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经济学   12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 毫秒
1.
高校师德师风建设内涵分析和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廉雨 《经济师》2010,(4):107-108
师德是教师从事教育劳动时必须遵循的各种道德规范的总和,是一所高校办学精神和办学理念等大学文化的集中体现,是学校生存与发展的希望与动力所在。文章从高校师德师风建设内涵和要求进行分析,进一步阐述了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的重要性,并从加强领导、建章立制、严格考核等8个方面提出了师德师风建设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2.
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创建高校和谐环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师德师风是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及其表现出来的思想和工作作风,师德师风建设是教师队伍建设的核心内容,是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促进高校和谐发展、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环节.和谐校园的创建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谐校园的创建必须有一支高水平、高质量、高素质的和谐教师队伍,而良好的师德师风又是建设高水平教师队伍的前提.  相似文献
3.
“以人为本”的师德师风建设要求高校财经类教师以学生为本,不断提高职业道德和业务水平。“以人为本”的师德师风建设,对高校财经类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对新时期的高校财经类教学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彭海红 《新经济》2016,(6):25-26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改革的深化发展,江西高校师德师风建设不断受到社会思想文化、价值观念和道德观念等的冲击,继而出现了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师德师风是教师的一种内在修养,属于道德范畴,仅仅依靠外在的规范、制度硬性约制和教师评价体系软性引导,仍然是有欠缺的。本文基于人文视角,从江西高校师德师风建设的必要性到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而提出各种施措对师德师风建设予以探究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 《江南论坛》2012,(11):I0004-I0004
始建于1957年的崇安职校是一所历史悠久、师德师风淳朴的中等专业学校,位于无锡市中心,交通便利、设施齐全。学校实行职工学校、社区培训学院两块牌子一套班子的集约型领导体制,充分凸现出"一体多元"的办学优势功能。学校始终坚持以"诚信为本,质量为魂,服务至上"的办学宗旨,一心一意谋发展,一丝不苟抓质量,一身正气抓管理,一往情深待学生,面向市场办学、按照需求  相似文献
6.
在科教兴国的战略布局中,高等教育担负着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和知识创新、技术创新的重要历史使命,而高等教育的发展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文章从当今高校师德、师风所存在的问题出发,积极探究了问题的生发根源,提出了建设高校师德、师风的应有之则以及应对之策。  相似文献
7.
《经济技术协作信息》2008,(34):F0004-F0004
哈尔滨市第138中学行风评议工作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教育局行风评议工作会议精神,以依法治校为核心,以校务公开为载体,以师德师风建设为重点,以治理教育乱收费为主要内容,以服务群众为目标,以人民满意为标准.以民主评议为契机,坚持教育、制度、监督并重,以评促纠,以评促健,扎实推进我校政风行风建设工作。  相似文献
8.
《经济师》2019,(9)
中国教育发展正在实现从教育大国崛起向教育强国迈进。身为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授业解惑的主导者,社会文明的传播者,其言行举止、师德师风关系到整个教育的成败,也关系到教育强国战略目标的实现,更关系到整个国家的兴衰和民族的未来。因此教师从自身做起,从点滴做起,严守师德师风,努力做一个优秀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者和引导者、倡导者,深入钻研,潜心教学,创新方法,关爱学生,积极引导,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培养经世致用的优秀人才是教育的本质、教师的天职、国家强盛的根基。  相似文献
9.
汪蓓  高秀玲  陈莹  朱亚飞  李彦明 《经济师》2013,(12):149-151
师德师风建设是高校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内容,加强医学院校师德师风建设对培养合格医疗卫生专业技术人才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文章以西北某医学院校为例,从分析目前该校青年教师的师德师风现状入手,探索青年教师师德师风建设的有效途径,从而为提升学校人力资源管理水平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0.
魏涛 《经济研究导刊》2013,(31):298-299
立足于中国高等教育的功能定位,提出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应以提升中国高等学校的师德水平作为切入点,以师德师风对学生的传递作用来促进优良学风的形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教学与科研相互促进的教育改革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