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87篇 |
免费 | 0篇 |
专业分类
财政金融 | 12篇 |
工业经济 | 1篇 |
计划管理 | 70篇 |
经济学 | 34篇 |
综合类 | 50篇 |
运输经济 | 2篇 |
贸易经济 | 50篇 |
农业经济 | 7篇 |
经济概况 | 61篇 |
出版年
2021年 | 1篇 |
2020年 | 1篇 |
2019年 | 3篇 |
2018年 | 1篇 |
2017年 | 6篇 |
2016年 | 10篇 |
2015年 | 11篇 |
2014年 | 25篇 |
2013年 | 26篇 |
2012年 | 31篇 |
2011年 | 25篇 |
2010年 | 31篇 |
2009年 | 31篇 |
2008年 | 31篇 |
2007年 | 22篇 |
2006年 | 10篇 |
2005年 | 2篇 |
2004年 | 9篇 |
2002年 | 6篇 |
2001年 | 3篇 |
1999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1.
对应用型本科院校“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晓虹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评价》2008,(3):111-111,115
应用型本科人才的行业性、应用性、社会性及其培养目标,决定了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专业教师队伍必须是一支结构优化、业务精干、富有活力的"双师型"师资队伍。本文就"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内涵,"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等问题进行了阐述,并提出了应用型本科院校"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的措施。 相似文献
2.
高校是现代化建设人才的摇篮,培养人才首先要有一支过硬的师资队伍。因此,师资队伍建设是当前高校发展的重中之重。我们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树立科学发展观,从高校自身特点出发,制定师资队伍建设的长效规划,实施人才强校的战略,有效地推进新时期高校的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3.
用人力资源开发理论构建高职院校教师培训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舒畅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2)
高素质的专业化高职师资队伍是高等职业教育的关键和基础,而教师培训则是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的法宝.高职院校教师培训的成功与否取决于是否有完善的教师培训体系,因此,构建完善的高职院校教师培训体系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4.
资产评估师后续教育是资产评估行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资产评估师后续教育体系建设有利于资产评估师自身综合素质的提高、评估行业服务质量的提高和评估行业的不断发展壮大.但是,随着社会经济和行业自身的发展,目前资产评估师后续教育体系还存在有待完善的地方,为此,中评协和地方评协深入了解评估师之所需,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加强后续教育教材的编写和运用,建立多层次、专业化、实用性与理论性相结合的后续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5.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对于推进我国高等教育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准确把握高等学校科学发展观的含义,实现用科学发展观来指导高等学校的发展和改革必须做到:坚持内涵发展,科学定位;坚持全面协调,促进跨越式发展;健全法制,建立机制;改善办学条件,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入,社会各界对英语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日趋重视,英语专业教学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同时也存在误区.复合型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是个系统工程,应采取EGP(通用英语)和ESP(专业英语)嫁接的方法改革课程体系,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改革教学方法,并在教学计划、教材、资料、科研等方面提供保障,加快复合型外语人才的培养. 相似文献
7.
8.
关于《西方经济学》课程改革与建设的新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基础地位的确立,突显了西方经济学在高校教学中的重要意义。然而,目前西方经济学的教学与现实要求存在较大的距离,提出了西方经济学课程的教学改革思路与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规范孝学管理制度;教学与科研紧密结合,提高科研实践能力等具体措施,旨在提高经济学的教学水平,培养适应我国经济发展变化的具有综合应用能力的经济管理人才。 相似文献
9.
强秋波 《福建财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1,(1)
成人高校师资队伍的基本素质要求,包括具有扎实的业务知识、全面的教学科研能力、丰富的实践经验、过硬的思想道德作风等。为此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采取有效措施,高定位、高起点调整师资结构,有计划地组织教师进修提高,加强课堂教学和科研工作指导,建立有效的评估体系和激励机制,促进师资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10.
正职业教育是世界各国"再工业化"的战略选择,也是我国实现现代化的必然途径。但是目前我国职业教育面临人才成长通道不畅、校企融合体制不顺、技能人才地位低下等问题,需要政产学研协同改革和深度融合,才能使职业教育真正成为全体社会成员都能享受到的公共产品。为此,由重庆师范大学牵头创建了"重庆市职业教育协同创新中心"。中心协同11家核心单位、40家紧密合作单位,辐射带动300家单位,在职业教育理论研究、体制机制创新、技能人才培养、师资队伍建设、优质资源开放共享等方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