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3篇
  经济学   23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创业理论研究与发展动态   总被引:35,自引:0,他引:35  
不论是在小公司还是在大企业里,不论是在正式的还是非正式的经济中,创业都以其特有的形式存在着。创业已经成为市场经济运行的一个基本职能,在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最近十几年来,创业现象更是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注,同时也吸引着众多学者在这一领域进行不断的  相似文献
2.
国外行为金融理论述评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现代金融理论是建立在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和有效市场假说(EMH)两大基石上的。这些经典理论承袭经济学的分析方法与技术,其模型与范式局限在“理性”的分析框架中,忽视了对投资者实际决策行为的分析。随着金融市场上各种异常现象的累积,模型和实际的背离使得现代金融理论的理性分析范式陷入了尴尬境地。在此基础上,20世纪80年代行为金融理论悄然兴起并开始动摇了CAPM和EMH的权威地位。行为金融理论在博弈论和实验经济学被主流  相似文献
3.
行为、意义与经济学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经济学“理性”假设只是关于人类行为的三种主要的理性假设之一 ,这些假设的目的是要理性地解释被观察到的各种“行为” ,从而对行为赋予意义。对于人类行为的另外两种理性化方法是 :行为学意义上的理性假设和现象学意义上的理性假设。在过去二十年里 ,由于大量的脑科学实验数据的积累 ,关于身体的现象学研究 ,呈现出与基于认知科学的行为学研究的合流趋势 ,构成了一个新的理解人类理性的框架。这篇文章旨在说明这一新的理解框架 ,并试图进一步界定经济学理性假设的适用范围。  相似文献
4.
解读行为金融学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行为金融学是在评论数理金融学的基础上建立的,能够解释金融市场中的异常现象,研究投资心理与行为的关系。它把投资的心理区分为理性趋利与价值感受,把心理学纳入投资行为分析,提出了研究投资行为的两种主要模型。因此,行为金融学成为一个引人注目的新兴学派。  相似文献
5.
行为金融理论的前沿发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新古典框架下的金融理论或有效市场理论假说存在基本缺陷或无法解释的问题 ,行为金融理论在某些方面对其提出的挑战直接针对新古典微观理论的一些基本理论前提。与新古典金融理论的理性假定不同 ,行为金融理论依赖对各种非理性心理现象的分析 ,其基础是实验心理学近年来发展的一些理论。行为金融理论的发展已经完成了从批评到建设的关键一步 ,它已不再是纯粹的批判式理论。另一方面 ,该理论至今缺乏内部一致性和系统性。未来的发展将是逐步将传统金融理论和行为金融理论整合为较为统一的理论体系 ,并进一步获得实践的检验。  相似文献
6.
科学与实证——一个基于“神经元经济学”的综述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诞生于20世纪90年代中晚期的神经元经济学(Neuroeconomics)是经济学的最新分支和经济学前沿研究的最新领域,它运用现代神经科学的范式、方法和技术工具分析人类的经济行为以及脑组织(主要是神经元及其相关的神经突触联结和神经网络)在人类决策过程中的功能、作用和机制,把经济学的实证研究提升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对经济学传统理论提出一系列意义重大的修正,从而为经济学的发展深化开拓了一个全新的空间。  相似文献
7.
投资者“热手效应”与“赌徒谬误”的心理实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本文运用心理学实验研究发现,无论股价连续上涨还是下跌,在中国资本市场上具有较高教育程度的个人投资者或潜在个人投资者中,“赌徒谬误”效应对股价序列变化的作用均要强于“热手效应”,占据主导地位。在股价连续上涨的情况下,随着上涨时间加长,他们认为下一期股价下跌的可能性越来越大,从而卖出的倾向增大,而买进的倾向变小;股价连续下跌时,随着下跌的时间加长,投资者认为下一期股价上涨的可能性越来越大,从而买进的倾向增大,卖出的倾向减小。这一结果表明,在中国股票市场处于中长期“熊市”中时,至少较高知识水平的个体投资者存在期望市场回升的基本心理动力。实验也发现了这些投资者存在着明显的“处置效应”,即股价上涨时倾向于卖出,股价下跌时则倾向于继续持有,该效应在女性及专业投资知识与经验程度较低的投资者身上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8.
基于质量成本的顾客满意度优化策略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顾客满意度是一个心理指数,它随着顾客所在环境、地点以及交易环节的不同而变化,直接作用于消费者的购买动机和购买态度。从经济心理学的角度出发,顾客购买商品的过程就是其消费决策的过程,这个过程分为认识商品、寻求购买方案、评价与选择和做出最后决定4个阶段,而在4个阶段中顾客的感受无  相似文献
9.
基于心理资本的人力资源管理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员工的积极心理资本是组织获取竞争优势的重要源泉。首先分析了心理资本的内涵与特征,进而深入阐述了基于心理资本的工作分析、招募甄选、培训开发、绩效管理和报酬管理等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的对策,最后对心理资本的应用作了简要评述。  相似文献
10.
不确定性与认知欠缺导致欠发达国家的政府失灵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政府失灵是经济学和政治学普遍关注的问题,并认为政府失灵造成的损失远大于市场失灵的后果,但作者并不同意主流观点把政府失灵简单地或主要地归为政府公务人员自身利益的追求造成政府行为的扭曲,而从客观环境的不确定性和感性认知的欠缺角度,对欠发达国家政府失灵提出了新的解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