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做EAP这些年,我一直有一个梦想,希望通过自己的绵薄之力,让我们的每一位同胞都能知道EAP,并利用EAP来解决自己的困扰,提高个人的心理资本。我希望看到每一个生命都充满从容、自信和力量,个人身心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础,同样也只有个体的身心幸福得到保障,社会才会进步。我非常相信自己这些年的选择可以帮助生命走出阴翳,重获灿烂。EAP这条道路在未来可能还会遇到各种挑战,但我会坚定地走下去,因为,我愿意看到每个生命都灿烂! 相似文献
3.
在这次汶川大地震中,我国政府在紧急救助中首次派出了心理服务志愿者,对地震中的受害者,特别是青少年,进行了心理危机的干预。这种心理服务.对灾害引起的心理问题、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起着缓冲、减轻和愈合的作用。心理知识的应用既受到了灾区人民的欢迎,也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重视。 相似文献
4.
很大一部分残疾人不能很快建立自信的原因在于他们找工作会遇到很多困难。更多的残疾人身体受伤后只能呆在家里,没办法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 相似文献
5.
心理服务是丰富军队政治工作内容和方法,提高我军“三化”建设水平的重要手段。伴随着新时期军队战略方针的重大调整,在我军面临“市场”与“未来战场”的严峻挑战下,如何调适官兵所形成的心理压力,关系到我军战斗力的生成和发展,更关系到能否打赢未来信息化战争的关键所在。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要在全军范围内构建心理服务工作机制,这种机制的形成将从内容、制度和方式方法上拓宽政治教育的实践领域,为我军的全面建设和发展增添新的力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重庆区县居民的心理服务需求状况,为居民心理健康引导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570名重庆区县居民,用自编的"重庆区县居民心理服务需求"问卷进行调查.结果:女性的行为问题得分显著低于男性;已婚组的社会交往、自身发展和职业发展却低于未婚组;硕士组的居民在家庭关系、夫妻关系、行为问题方面均低于其他组别;居民的心理服务需求在收入水平上不存在显著差异;高于50岁年龄段居民的社会交往、自身发展、职业发展得分均显著低于另外两个组,小于30岁在家庭关系得分低于另两组.结论:依据不同群体居民的心理服务需求,有效的开展心理服务活动. 相似文献
7.
地方入伍大学生在培训中易产生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产生的苦闷与焦虑心理,自身能力素质与工作、训练要求之间的差距产生的畏难和自卑心理.人际关系不良造成的逃避心理,生活方式的改变产生的压抑心理,因恋爱受挫造成的情感危机心理等不良问题。要消除他们的不良心理,必须扎实搞好军人职业常识和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教育,为大学生做好人际关系和生活方式的指导,建立专业化的心理咨询服务中心,培养大学生抗挫折能力和自我调节能力,加强校园文化发建设,营造心理健康氛围。 相似文献
8.
在部队经常性思想工作和经常性管理工作中,要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借鉴和优化心理服务工作的手段和渠道,从切实加强对心理服务工作的组织领导入手,积极创新心理服务工作的方式方法,优化完善心理服务工作的资源环境。真正提高部队基层管理工作的科学性,营造自尊自信、和谐顺畅的内部关系。 相似文献
9.
边海地区远离大陆,信息闭塞,岛陆反差大,人员执勤训练任务繁重,精神生活相对枯燥,容易引发心理问题。当前人员心理问题日趋凸显,心理服务工作亟待加强。在边海地区开展好心理服务工作,事关边海地区的稳定,事关人员的健康成长,事关能否完成前沿岛屿守卫使命的问题,必须立足当前、着眼长远。 相似文献
10.
军队心理服务工作是现代军事活动的重要内容,中外军队都极其重视这项工作。但是由于国情、军情和科学技术发展的差异,中外军队的心理服务工作有所不同。希望通过浅析外军的心理服务工作的特点,对我军的心理服务工作起到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