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90篇
  免费   80篇
  国内免费   2篇
财政金融   91篇
工业经济   59篇
计划管理   1005篇
经济学   773篇
综合类   167篇
运输经济   43篇
旅游经济   75篇
贸易经济   550篇
农业经济   446篇
经济概况   450篇
信息产业经济   10篇
邮电经济   3篇
  2023年   33篇
  2022年   75篇
  2021年   54篇
  2020年   122篇
  2019年   94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71篇
  2016年   83篇
  2015年   113篇
  2014年   309篇
  2013年   285篇
  2012年   333篇
  2011年   361篇
  2010年   402篇
  2009年   328篇
  2008年   265篇
  2007年   164篇
  2006年   127篇
  2005年   112篇
  2004年   87篇
  2003年   89篇
  2002年   49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28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欧洲荒野景观再野化是全球荒野保护运动中的创新典范,建立在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自然生态观上,构建出引人瞩目的具有21世纪特色的保护思路。其经历了从目标驱动为主导到恢复再野化发展的保护理念转变,该过程将保护运动升级到整个生态系统,并提出“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显示出欧洲国家对土地利用的创新思考。在分析欧洲荒野保护发展历程后,以“欧洲再野化”(Rewilding Europe)项目为切入点,介绍其发展理念,梳理其主体建构、合作机制及政策导向,以期丰富国际荒野保护的研究,并为中国构建荒野保护理念及体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以文化遗产景观“记忆”为线索,探讨文化遗产景 观保护的设计应用与方法。提出阐述了文化景观“记忆三元 素”及其在文化遗产景观感受中的关键作用:1)人类活动的 文化历史记忆;2)自然生态的环境变迁记忆;3)景观营造的 文化景观实体空间风貌记忆。基于现代景观的开放性和参与 性,以2个文化景观遗产设计实践为案例,从人的景观感受 出发,分析探讨了文化遗产景观感受与记忆的因果关系,阐 述了“记忆三元素”作为人、场所和城市之间互动的一种联 系,而成为三者交流的共同“语言”,及其三元耦合、主客 互动关系。基本结论:“记忆”是一种物质文化资源和社会 文化实体,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展现历史、现实和未来脉络; “记忆”强化了人与场所之间的互动、场所与城市之间的联 系以及人类文明历史的延续;基于记忆的城市文化遗产景观 设计行之有效  相似文献   
3.
传统符号和形式的应用是基于设计本身所呈现的语言和指示的目的,而不是仅用于装饰。设计师从造型的语意着手,在城市景观构筑物上加载与传统相关的元素,传达现代技术意图表达的语境,产生与相应的文化和传统相关的联想。通过景观构筑物外观所构成的传统语境来表达中国文化是不够的。中国文化应该通过设计、施工、运营等各个语境过程来呈现。传统包含变化,现代基于继承,如果我们只是利用传统元素和造型的作为设计工具或道具,在移除二者之后,传统的外在表象开始瓦解,变得摇摇欲坠。但是当外在表象也被移除之后,就显露出可以更深层次利用的精髓——文化与精神。  相似文献   
4.
面对目前乡村旅游开发所存在的"千村一面"的问题,以西江千户苗寨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乡村景观构成要素的分析,从不同方向提出乡村景观设计的策略,为乡村旅游的开发建设提供一些思路。  相似文献   
5.
文章对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幅度效应研究,揭示了土地利用景观格局特征和景观空间变化规律。采用梯度环与景观格局指数相结合的方法,对秦州区-麦积区土地利用景观类型空间幅度变化进行定量分析。不同景观类型的景观类型指数在不同幅度区间存在差异,景观水平指数在不同幅度区间也存在差异。在5km~20km幅度区间内尺度效应的差异较小,20km~55km幅度区间内尺度差异较明显,>55km幅度区间尺度效应消失,因此半径为55km的梯度环范围为研究空间幅度效应的有效幅度。空间幅度的变化影响斑块的分布状况、斑块间相邻程度及破碎化程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为了减少湿地旅游开发中对湿地自然生态系统的干扰和破坏,改变"先破坏,后修复"的传统旅游规划弊端,文章将反规划方法应用于湿地旅游规划中,旨在建立有利于湿地旅游规划可持续发展的控制指标体系。[方法]运用了德尔菲法和层次分析法对湿地旅游生态规划控制指标体系进行筛选和构建,计算指标权重并排序,并据此提出重点控制指标指导湿地旅游规划。[结果]利用上述方法,筛选了生物、水系、生态景观、社会作为湿地旅游反规划控制指标体系准则层并筛选了15个指标层,得到了湿地旅游反规划控制指标权值排序图,并将其应用到湿地旅游功能分区、基础设施建设和产品设计等旅游规划具体环节中去。[结论]本着"优先控制"的原则,对湿地旅游规划中优先控制指标进行了筛选,构建了湿地旅游反规划控制指标体系,反规划方法应用于湿地旅游规划中,既利于维护湿地自然生态系统安全,又是对湿地旅游规划方法途径的创新,也是对反规划方法的应用范围的拓展。  相似文献   
7.
“城市双修”的提出,促进了屋顶绿化的发展。将农业活动引入到校园建筑屋顶空间,增加城市的绿化率和人居空间环境的归属感,发挥积极的社会作用。通过实际案例对屋顶农场的概念、建设要求、设计及意义进行分析和说明。屋顶农场的建设,增加了学生们与大自然的亲密接触,丰富了课外活动,引导了学生们的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还解决了生活中师生对部分食品的需求。通过案例研究,以期对城市建筑屋顶农场的推广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8.
历史城区是城市区域中历史建筑保存最为完整、环境特色最为鲜明的区域。在城市更新的过程中,如何在保护历史建筑及环境的基础上,限定城区的合理容量是历史城区保护的核心任务。以哈尔滨南岗历史城区为例,结合城市设计理论及视觉景观分析方法,选定视觉景观控制要素,建立以景中视点与景外视点2个层级控制的分析框架,采取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式对历史城区的容量进行评定,并从建筑高度和容积率指标方面对历史城区容量进行控制引导。  相似文献   
9.
省域尺度下不同时序景观指数集与粒度效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景观格局变化是景观生态学中的热点问题。研究省域尺度下不同时序景观指数的粒度效应、选取计算景观指数所需的适宜粒度范围并筛选出代表性景观指数集对分析景观格局变化具有重要意义。[方法]以安徽省土地覆被为研究对象,以2000年、2005年、2010年的Landsat TM遥感影像为主要数据源,采用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对安徽省土地覆被的转移数量与方向进行研究;通过设置不同的栅格大小研究景观指数的粒度效应并选取合适的粒度范围;基于相关性分析、因子分析与敏感性分析,筛选出代表性景观指数集。[结果](1) 2000—2010年安徽省的土地覆被始终以耕地为主,其次是林地与人工表面;人工表面的增加是建立在耕地面积减少基础之上的,在10年间共有超过3 200km2的耕地转化为人工表面;(2)景观指数存在粒度效应,粒度变化会对景观指数的计算结果产生影响;省域尺度下计算景观指数所需的合适粒度范围为100~125m;(3)研究安徽省景观格局变化的代表性景观指数有4个,分别为最大斑块指数、景观形状指数、平均斑块面积、香农多样性指数。[结论]计算安徽省景观指数的适宜粒度范围为100~125m,安徽省的代表性景观指数集为最大斑块指数、景观形状指数、平均斑块面积、香农多样性指数,为进一步研究景观格局变化及驱动机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