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55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7篇
财政金融   386篇
工业经济   349篇
计划管理   915篇
经济学   529篇
综合类   394篇
运输经济   28篇
旅游经济   14篇
贸易经济   596篇
农业经济   84篇
经济概况   572篇
信息产业经济   5篇
邮电经济   7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29篇
  2021年   30篇
  2020年   36篇
  2019年   40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52篇
  2016年   76篇
  2015年   105篇
  2014年   323篇
  2013年   250篇
  2012年   308篇
  2011年   352篇
  2010年   318篇
  2009年   345篇
  2008年   357篇
  2007年   283篇
  2006年   203篇
  2005年   206篇
  2004年   106篇
  2003年   91篇
  2002年   92篇
  2001年   64篇
  2000年   57篇
  1999年   25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4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4.
全球化背景下,在旅游目的地开发与营销过程中忽视了地方的本质特征,旅游目的地竞争走向“无地方性”与“无个性”的地方趋同陷阱。地格理论融合地理学的地方性理论、营销学的品牌个性理论、旅游学的推拉理论以及管理学的资源基础论,提出旅游目的地开发与营销成功的关键是以地格为依托,即关注目的地长期积累形成的生活方式的本质特征,避免地方趋同。本文指出具有代表力、吸引力与竞争力的旅游地格是旅游目的地的品牌基因,还从旅游目的地政府、游客和居民视角出发,运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创建了由自然环境、人文环境与群体性格组成的地格因子体系。  相似文献   
5.
资产减值作为对历史成本的修正手段,在一定的程度上起到了修正资产的账面价值与市场价值背离的效果.本文分别讨论了预期信用损失模型第一、第二阶段的资产减值计提中,采用静态的现值计量和动态现值计量会有不同经济后果:采用静态现值计量的结果是资产真实的价值与计量结果相互背离;采用动态现值计量的结果是资产真实的价值与计量结果相互融合.基于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计提资产价值准备有可能沦为管理层进行损益调整的工具,因此本文建议:在预期信用损失模型三阶段估计中,完全采用动态的现值计量,对第一、第二阶段进行追溯调整,使资产的经济价值与预期现金流的现值完全匹配.  相似文献   
6.
李雯琳 《现代企业》2020,(2):128-129
随着互联网金融热度的不断增加,为了能够明确界定互联网金融模式,从2012年开始,软交所互联网金融实验室通过对互联网金融相关信息的不断研究和深入分析,对相关公司进行相关研究,并认真研究互联网金融创新产品,最终梳理出了第三方支付、P2P网贷、大数据金融、众筹、信息化金融机构、互联网金融门户等六大互联网金融模式。互联网金融与传统金融本质上是相似的,但由于其自身的技术特点,与传统金融相比,互联网具有许多创新之处,货币交易和流通形式都发生了许多变化。  相似文献   
7.
探讨思想政治教育本质并对这一问题的回答直接关系着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在社会的实施效果。截至目前,学术界对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的研究在进行深层次的挖掘。  相似文献   
8.
从翻译的文化本质入手,以70年代西方译界出现的“文化转向”为背景,语言学家尤金·奈达提出了“功能对等”的理论作为依据,从功能对等的概念出发,去探究翻译对等的实质和不同的文化语境下运用的多种翻译策略,找出最对应的功能对等模式,达到译文与原文的最佳功能对等。  相似文献   
9.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对我国市场经济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企业的市场营销策略开始发生变化,传统的营销方式逐渐弱化,与大数据时代特性相结合的新型营销方式兴起。文章在对大数据时代特征进行阐述的基础上,分析了大数据营销的本质,提出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企业在产品、价格、渠道、促销、品牌及服务方面可采取的营销策略,对市场营销实践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0.
何平 《金融评论》2021,13(1):41-53
本文渐次考察了中国主要货币形态的历史演进过程、制度特征及其规律,发现货币形态演进中消解掉的价值要素、职能偏重和担保品的外在化,必须由相应的社会制度来维系.单纯货币形态在技术上的改进,不可能改变其作为货币商品代表的性质.铜钱、纸币和白银主导货币地位的更替演进,在于弥补先行货币形态在特定货币职能上的缺陷,它们之间相互补充.货币形态演进的中国经验表明,数字货币的登场,重在特定场景下扩展支付手段、完善货币生态,而非完全替代传统支付工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