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01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1篇
财政金融   88篇
工业经济   46篇
计划管理   225篇
经济学   154篇
综合类   107篇
运输经济   7篇
旅游经济   3篇
贸易经济   237篇
农业经济   77篇
经济概况   267篇
信息产业经济   1篇
邮电经济   1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34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47篇
  2019年   49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36篇
  2016年   43篇
  2015年   55篇
  2014年   103篇
  2013年   94篇
  2012年   81篇
  2011年   103篇
  2010年   54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37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85篇
  2005年   171篇
  2004年   54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2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却正强 《经济师》2023,(11):153-154
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开设每门课程的应有之义,作为实践性很强的创新创业课程更应该先行。目前,创新创业课程思政的潜力还没有得到充分挖掘,需要从提高教师认识、优化课堂教学效果和课后强化三个维度来提升创新创业课程思政的有效性,从而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相似文献   
2.
3.
在对比我国嵌入全球价值链与构建我国自己的国家价值链的背景下,文章以贵州省装备制造业为例,分析其融入国家价值链的历史及行业优势,并结合融入障碍,提出西部地区融入国家价值链要打破区域壁垒,建立多方位合作平台,需求差异化发展等建议。  相似文献   
4.
农业转移人口的人力资本是其城市融入度的重要影响因素。文章基于贵州省351位农业转移人口的实地调查数据,对农业转移人口的人力资本与其城市融入度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发现,学历、培训次数、工作年限、健康均会对其城市融入度产生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王浩 《中国外资》2021,(4):33-33
新时期,世界局势波诡云谲。受新冠肺炎病毒疫情影响以及美国实施的单边经济和外交政策等因素的影响,全球贸易和经济发展充满不确定性。中国依靠自身制度优势成功控制住疫情,为中国乃至世界经济的发展赢得了宝贵的经验和时间。  相似文献   
6.
7.
广大中西部内陆城市,多数在规划和发展对应的临空经济区,但在具体发展中都存在着较多的困难和问题,而国家"一带一路"战略无疑为这些临空经济带来了重大的发展机遇。以郑州航空港为例,文章首先从功能定位、发展方式、相互作用等方面指出了内陆城市临空经济与"一带一路"战略的相关性,提出了战略融入发展的思想,接着分析了"一带一路"战略下内陆城市在发展临空经济方面所面临的问题,最后,从综合交通枢纽建设、支柱产业的打造、区域金融生态系统和跨境电子商务等几个方面,给出了临空经济融入发展的策略建议。  相似文献   
8.
通过德尔菲法构建了中国茶道融入高校思政教育的效果评价模型。该模型由强化理想信念、培养爱国主义情怀、提高品德修养、增长知识见识、鼓励奋斗精神、提升综合素养6个一级指标29个二级指标组成,为中国茶道融入高校思政教育的效果评价提供了客观科学的依据,也为其他传统文化课程融入高校思政教育的效果评价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9.
有相关调查研究发现,医疗保险对农民工城市融入的影响是分位存在的.本篇文章中针对医疗保险对农民工城市融入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结果认为,越是城市融入度高的农民工对医疗保险越是重视,也就越看重医疗保险是否能够满足自己在城市中的生活需要.因此,农民工融入城市还是直接受医疗保险影响的.  相似文献   
10.
本文基于近年来中国部分流动人口“流而不迁”的典型事实,利用中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CMDS)和城市特征的匹配数据,构建公共服务可及性综合指数,使用IV probit和PSM方法,探索迁入地的公共服务可及性对流动人口永久迁移意愿的影响及内在逻辑。研究结果表明,公共服务可及性显著提升了流动人口的永久迁移意愿,降低了“流而不迁”的暂时性迁居概率,且该结论在考虑了内生性问题和自选择问题后仍然稳健;公共服务可及性的“人口迁移效应”因地区差异、城市级别、户口类型、家庭规模而存在显著的群体异质性,因流动性质、个体特征而存在显著的个体异质性。进一步研究显示,主观社会融入感在公共服务可及性的“人口迁移效应”中发挥中介机制作用,公共服务可及性对主观社会融入感具有正向影响,提升了流动个体的永久迁移意愿。基于流动人口福利改进的伦理目标,本文认为:公共部门应兼顾公共服务的地区均等化和类别均等化;注重流动人口多维度、综合性的公共服务可及性水平提升;优化公共信息的传播路径并拓展流动个体对公共服务的表达渠道和参与范围,从而实现公共资源的最优配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