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3篇
工业经济   4篇
计划管理   10篇
经济学   7篇
综合类   11篇
贸易经济   21篇
农业经济   2篇
经济概况   24篇
信息产业经济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蒋华 《商业时代》2006,(27):31-31,37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消费者的心理研究已成为现代商标设计的核心。只有把握消费者的心理特征,满足消费者的新奇、得益和逆反等心理,才能科学而策略地设计商标,最终真正被消费者接纳。  相似文献   
2.
我国社会正处于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时期,伴随社会各方面的深刻变化,人们思想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和差异性日益增强,价值多元化日益明显,以自我为核心的拜金主义、个人主义、享乐主义等社会不良倾向的蔓延,严重侵蚀到当代大学生的心灵,影响着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取向。本文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课的逆反心理基本概念入手,对这种现象的产生原因进行了深入的剖析,在此基础上从教学主体、教学内容、教学模式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3.
4.
安全监察是生产安全一项很重要的环节,但在施工现场,作业人员对安全监察人员存在不同程度的反感心理。各种重于形式的活动偏多、项目应接不暇、本位思想严重、外行监督内行、人情关系等是逆反心理所产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5.
郭明悦 《新西部(上)》2009,(8):174-174,176
逆反心理是思想政治教育中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必须深入分析和正确认识大学生逆反心理成因,在教学过程中要密切注意学生特殊的生理、心理与认知偏差的影响及调适,脱离实际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影响及调适,传统教学模式与环境因素的负面影响及调适等问题,采取积极有效措施防止和消除这一心理现象,切实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6.
一直含蓄低调的远大,流传着两则温情故事。 第一个故事与静电除尘器的诞生有关。许多年来,不管多么忙碌,张跃每晚必回家陪父母用餐,但家里总是夏天热得出汗,冬天冷得发抖,原因是母亲不准开空调。有时忍不住对母亲说,是她对自己的事业有逆反心理才反对空调,母亲则伤心地说空调一开她就感冒。这件事成为张跃的心病,直到2005年的一天他才恍然大悟。  相似文献   
7.
教师不应当在漠不关心的研究学生的过程中来认识学生,而是应当在跟他共同学习和积极帮助他的过程中来认识学生.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师应当把自己的心分给每一个学生.在教师的心中应当有每个学生的欢乐和苦恼.教师应当做有心人,留意班级中那些默默无闻的学生,不要因为他们安分守已而忘记他们.更不能把学生当作工厂的产品,分等级对待.事实证明,他们中的多数经过精心培育,都有望进入优生行列.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都在强调,中学阶段就像一片潜藏暗礁的海域,需要父母们小心翼翼的行驰.如果让孩子们的"航船"在猪礁区左冲右撞,就可能会有不同程度的迷航.有些不良少年,就是在中学阶段走上邪路的.他们就像迷航中不幸触礁的船.  相似文献   
8.
哈姆莱特忧郁的浪漫气质使他以绝望和蔑视的眼光看世界,并产生悲剧快感。哈姆莱特的延宕是由于现实对其浪漫性格的扭曲而产生的对复仇的逆反心理。  相似文献   
9.
企业员工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项长期、复杂而又艰巨的系统工程。逆反心理是长期困扰企业员工思想政治工作的难点、疑点问题之一,常表现为对思想政治工作的"抗药性"和对立情绪。客现分析逆反心理的表现和成因,以及探寻有效的预防和消除措施,对做好新时期的思想政治工作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陶颖 《中国科技财富》2010,(14):381-381
政治教育的内在要求和根本目的就是要启发人们的社会主义觉悟,提高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培养正确的政治态度、观点和立场,使之充分认识所肩负的的历史使命和社会责任,增强进行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所需要的认识能力、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成为高度自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但在开展政治教育活动中,职工中存在着逆反心理和厌烦情绪,使政治教育活动难以达到其应有的效果。对于企业来说,如何将思想政治工作贯穿于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和提供优质服务的全过程,并且保持思想政治工作的生动活泼充满活力,发挥效用,充分调动广大职工群众的积极性,是企业经营管理者必须面对的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