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22篇
  免费   215篇
财政金融   173篇
工业经济   29篇
计划管理   486篇
经济学   735篇
综合类   47篇
运输经济   4篇
旅游经济   3篇
贸易经济   160篇
农业经济   55篇
经济概况   140篇
信息产业经济   3篇
邮电经济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55篇
  2021年   83篇
  2020年   241篇
  2019年   207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39篇
  2014年   134篇
  2013年   103篇
  2012年   109篇
  2011年   157篇
  2010年   105篇
  2009年   68篇
  2008年   61篇
  2007年   61篇
  2006年   67篇
  2005年   58篇
  2004年   45篇
  2003年   54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苏南乡村地区一直是中国乡村建设的先行区域,特殊的纵横交错的水网结构构成了一个错综复杂的系统,呈现出其他地区不具有的复杂性和生态特殊性。随着城镇的扩张,乡村的发展建设使其水网空间的平衡发展面临极大的挑战。传统单一静态的规划方法逐渐显示出无法适应经济、社会等发展要求的缺陷。苏南乡村地区以水为核心,从水生态系统服务供需关系的视角下探究水网乡村的适应性规划策略更加适应当前的乡村现状和需求。以传统水网乡村空间形态转译为基础,建立水生态系统供需服务评估体系,在评估水生态系统服务供需能力的基础上,分析供需分异模式及供需矛盾。从构建乡村水域空间生态格局、乡村水域空间功能分区规划,以及乡村水域空间多情景预判3个方面,提出苏南水网乡村的适应性规划策略,并为水网乡村的生态实践提出新思路。  相似文献   
2.
历史制度主义是新制度主义中的重要分支,强调政 策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被制度塑造的,存在着“路径依赖”现 象,这意味着在过去制度环境中做出的政策选择影响现在的政 策结果。中国城市治理制度深受苏联模式的影响,若想理解以 及应对规划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首先需探索其历史。提供了一 种从规划历史切入分析的视角以更好地理解与解决规划管理中 的现存问题,进而构建具有我国发展特色的规划管理理论分析 方法。首先探讨了历史制度主义在制度分析中的应用及优势, 然后通过探讨与分析我国绿地资源管理现状证明苏联模式如何 通过“路径依赖”影响现在的绿地资源管理机制,将历史制度 主义分析方法应用于理解我国的规划管理实践中,在我国自然 资源部成立的改革大背景下提出相应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城市山林”作为中国园林史研究中屡被提及的重要概念,已有了具体而明确的理论赋义。与之形成反差的,是当代研究长期缺乏对该词的历史溯源。为此,基于《四库全书》检索得到一定数量的文献史料,对“城市山林”概念的发展演变进行了初步考析。从中发现,“城市山林”并非一开始就是独立的概念;“城市”与“山林”两词媾和的过程,本质上是文人阶层有关“人之栖居”问题的长期思辨与抉择。而对此的认知,或将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园林”与“城市山林”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在半围合式城市住宅中,感知密度是居住体验的重要环节。空中庭院能够缓解高密度环境中的拥挤感,优化其空间形态,是改善环境感知的建构基础。使用虚拟现实技术进行密度感知实验,能探讨与空中庭院形态相关的视觉因素——可视性和绿视率对环境感知密度的影响。将广州万科峯境作为原型建立15组以可视性与绿视率为变量的实验模型,通过采集受试者对不同环境感知密度的主观评价,反映实验样本的空间特征,进而分析主观评价与客观量化之间的关联机制。分析结果表明:半围合式城市住宅空中庭院的可视性与绿视率是影响居住环境感知密度的重要因素;呈线状分布的、具有视觉层次性的空中庭院更受大众青睐。  相似文献   
5.
6.
韩锋 《技术经济》2019,35(4):47
从最近ICOMOS大会世界遗产热点“文化自然之旅”着眼,回溯世界遗产的文化与自然保护发展历程的主要节点,厘清自然文化之旅的历史脉络,助益遗产保护者透彻理解今天国际文件的背景及其重要性,指出文化与自然的融合是国际社会一直努力的方向,中国“天人合一”的文化景观,尤其是中国风景名胜区对世界遗产自然和文化的融合具有重大的价值,应该成为国际“文化自然之旅”的引领者。  相似文献   
7.
赵烨  高翅 《技术经济》2019,35(10):107
名山风景区“人与天调”的风景系统代表了中国独有的山岳文化现象和山水相融的总体特征。在风景自然和文化整体性视角下研究风景系统的形态、类型及其形成原因和规律,分析了风景资源评价和风景特质评价的互补性;构建了“相-制-理”的名山风景区风景特质理论及其实践框架。以武当山为例,探索“以脉绘景”的风景特质之相、“山川流峙”的风景特质之制以及“因脉而成”的风景特质之理。最后总结了风景特质理论作为形态学理论、作为图谱理论、作为地脉文脉认识论实践的整体性特点及其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生态建设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完成从服从到共生、从被动应对到主动响应的转变,经历了"从属—融入—协同—引领"与经济建设四个不同阶段的关系变迁.而在这一过程中,针对各个阶段的城市问题和需求,国家提出不同的城市绿色发展理念,从卫生城市建设,到宜居城市打造,以及海绵城市、生态园林城市和森林城市创建等.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在成都提出了公园城市的理念,构筑了我国绿色城市新发展的宏伟蓝图.站在历史角度,回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绿色高质量发展的进程,从"生态统筹发展,绿地质量提升,公园体系建设,韧性载体营造,健康主动响应,文化贯彻引领,公园+模式提出,管理机制构建"八个维度出发,探究了新时代我国公园城市理念的历史逻辑与发展路径,为构建新时代应对城市问题,满足人们美好生活需要的公园城市新模式提供理论参考和专业支撑.  相似文献   
9.
新时期国有企业面临转型升级的压力,人力资源的管理成为应对市场竞争的重要力量和核心竞争力。目前国有企业的干部与员工培训取得了很大发展,培训队伍的专业化程度逐渐提高,培训方式更加多元化,同时也面临培训管理机制缺乏联动性、师资队伍专业化程度不够、培训课程与实际业务脱轨等问题。文章通过分析提出,国有企业要加强组织管理制度一体化和规范化建设,加大内部培训师资队伍的培养力度,充分利用网络平台来优化培训内容等方式,构建起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为企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助力。  相似文献   
10.
:简要回顾中国风景名胜区规划的发展及体系特色,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与总结。通过对公共政策的了解,结合国际上保护地管理规划经验,提出风景名胜区规划应该成为公共政策。认为在现有风景名胜区规划框架之下,单一目标和项目清单式的规划成果已无法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提出在目前新的调整时期,风景名胜区规划体系亟须进化与改革,有必要重构风景名胜区的规划理论和体系,使规划能够满足社会发展和科学管理的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