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9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4篇
财政金融   1篇
工业经济   4篇
计划管理   7篇
经济学   22篇
综合类   16篇
运输经济   1篇
旅游经济   1篇
贸易经济   10篇
农业经济   19篇
经济概况   28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宁安“渤海国”旅游景区可持续发展策略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宁安市“渤海国”旅游景区经过十余年的发展对推动当地经济与文化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然而,从可持续发展角度来看,景区在其发展过程中仍存在着市场适应性不强、利益群体间关系无法理顺以及游客体验质量无法保障等问题。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景区只有转变管理模式、重新整合旅游资源、科学评价各利益群体间的价值创造关系,才能逐步确立竞争优势力量,参与到国内、国际旅游市场竞争中来。  相似文献   
2.
杨洋  黄庆旭  章立玲 《经济地理》2015,35(2):141-148,168
在遥感和GIS技术支持下,发展出一种基于长时间序列DMSP/OLS夜间灯光数据的土地城镇化水平测度方法,并以环渤海地区为例进行1992—2010逐年土地城镇化水平时空测度研究。结果表明,在1992—2010年间:1基于DMSP/OLS夜间灯光数据提取的城镇用地信息总体精度和Kappa系数平均值分别达到了88.11%和0.61,能较好地反映区域城镇发展的实际情况,具有一定的可信度;2从总体上看,环渤海地区土地城镇化水平增长迅速,由1992年的0.82%增至2010年的3.20%,年均增长率指数为7.80%;3从区域差异上看,环渤海地区三大城市群之间、滨海城市与非滨海城市之间、距海岸线不同距离的区域之间土地城镇化水平差异显著并呈进一步扩大趋势;4从空间特征上看,土地城镇化水平高值区呈现出一定的向海性。本研究可为快速有效地测度分析区域土地城镇化水平,进而调整和优化区域城镇化格局,推进区域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3.
王旭辉 《中国市场》2007,(19):14-15
近年来,伴随着环渤海地区经济的发展,区域港口群的发展非常迅猛,港口的规模不断扩大,港口物流能力也不断增强。综合物流迅速发展,促使港口从运输枢纽向物流节点转化。但由于渤海湾内港口众多,港口间存在竞争大于合作的状况。作为物流系统最重要的节点,现代港口区位发展的关键是通过与物流系统的其他节点之间有效的合作,不断提高整个物流系统的综合物流能力。  相似文献   
4.
采用网络分析方法,对1995—2014年环渤海地区区域经济空间网络关联结构进行分析,研究发现:环渤海地区区域经济空间网络关联特征显著,分为“辽宁”和“京津冀鲁”两个子网络;网络密度稳步上升,但仍然较低;核心区域的经济比重有所降低,但份额始终较大;网络效率在波动中趋降,空间溢出效应趋于显著。其中,北京、天津、济南等9地属于“主受益”板块,石家庄、保定、潍坊等19地属于“经纪人”板块,沈阳、大连、鞍山等4地属于“双向溢出”板块,而秦皇岛、承德、葫芦岛等12地属于“净溢出”板块。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控制FDI区域差异以及投资多元化等有利于环渤海地区增强区域经济空间关联。应多途径构建区域经济关联通道,打造“环型”网状关联经济,并通过产业转型升级和经济多元化发展增进区域经济空间关联。  相似文献   
5.
对阻碍环渤海地区发展障碍的重新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曼琦  席强敏 《经济地理》2011,31(8):1246-1251
对通常认为的阻碍环渤海地区经济发展的几个问题,通过相关数据分析论证,提出:①环渤海地区更多的是地理区域概念,政府推动和学者呼吁缺乏内在的基础和动力。②在一定程度上,阻碍环渤海地区的发展问题之一是缺乏经济的龙头。但京津合作成功后能够在多大范围内发挥龙头作用,取决于其经济核心的能量和它所提供的服务内容。振兴环渤海地区的主要作用在于其对中西部和东北地区发展的带动作用。③与祈望政府协调相比,加快环渤海地区发展的关键是加快政府职能的改革,提高政府工作效率,改善投资软环境,以聚集更多有活力的企业。  相似文献   
6.
流动人口来京的主要成因包括城市化因素、经济因素、区位因素、文化教育因素和交通设施因素五大方面。从城市化因素来看,北京的城市化进程是流动人口涌入北京的主要拉力,同时又影响着在京流动人口的区域分布;从经济因素来看,北京市经济增长与流动人口规模呈正相关关系,北京市产业结构决定了流动人口数量和结构及其分布;从区位因素来看,首都因素对人口流入的拉力效应明显,来京流动人口主要来自京津冀及环渤海区域,而且北京在全国特大城市中的竞争力也是其吸引人口流入的关键因素;从北京市的文化教育和城市基础设施因素来看,优质教育资源、历史文化名城的吸引力和包容性、全国交通枢纽地位和发达的城市基础设施是流动人口来京的重要推动因素。  相似文献   
7.
刘利 《特区经济》2011,(5):65-66
环渤海区域旅游发展具有地理位置优越、旅游资源丰富、交通网络发达等优势条件,但也存在各城市旅游不平衡、市场准入机制运行不畅及旅游产品结构不合理等劣势。现阶段,环渤海区域旅游业处于一个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时期,我们必须抓住这个有利发展时机,努力应对挑战的不利影响,实现区域旅游的长足进步。  相似文献   
8.
流动人口与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成为当前我国流动人口管理的重要问题。在经济快速发展和流动人口规模持续增长的过程中,环渤海地区正面临着流动人口如何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的严峻挑战,因而在"十二五"时期应该通过深化城乡体制改革、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等措施,积极促进流动人口更好地服务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9.
环渤海区域被喻为中国经济增长的第三级。本文对于环渤海区域吸引外商直接投资(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FDI)的优劣势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加大环渤海地区吸引国际直接投资力度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目的]科学评价农业绿色发展水平,测度环渤海地区农业绿色发展区域异质性,厘清农业绿色发展关键路径,对促进该地区农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方法]文章以环渤海地区4省2市1区为研究对象,构建农业绿色发展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权法测度农业绿色发展水平,综合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和变异系数法解析该地区农业绿色发展空间异质性特征。[结果](1)环渤海地区农业绿色发展水平整体呈现递增态势,其中产出效益变化显著;(2)对比2005和2019年,环渤海地区4省2市1区农业绿色发展路径具有典型区域差异性:2005年京晋和内蒙古资源节约表现显著,津冀辽鲁环境友好表现显著;而2019年京产出效益表现显著,津鲁辽冀环境友好表现显著,晋和内蒙古资源节约表现显著。(3) 2005—2019年环渤海地区4省2市1区农业绿色发展耦合协调度呈现上升趋势,但处于低度耦合协调阶段,耦合协调度变异系数呈现下降趋势,农业绿色发展区域差异性逐渐降低。[结论]资源节约与环境友好层面是推进环渤海地区农业绿色发展的重点方向,制定差异化区域发展战略,加强区域间联系,发挥京津城市辐射效应,缩小区域之间差异,促进环渤海地区绿色农业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