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2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论旅游环境承载力——持续发展旅游的判据之一 总被引:100,自引:2,他引:98
正确判断人类旅游经济行为是与否与旅游资源、环境条件相匹配,是实现持续发展旅游的前提。本文作者提出了初步判断旅游经济与环境是否协调、是否持续发展的理论和指标--旅游环境承载力,给出了它的定义、特征、组成体系及技术实现途径。 相似文献
2.
3.
基于心理契约的知识型员工激励机制设计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从知识型员工心理契约结构特性出发,分析利用心理契约对知识型员工进行有效激励的必要性,在此基础上提出综合激励模型,通过心理契约的信守、巩固、修正和发展来整合各种激励,真正激发知识型员工的创造力. 相似文献
4.
员工职业生涯的心理契约的动态管理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员工的职业生涯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在这一过程的不同阶段,员工的需求、态度、工作行为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别,员工与企业之间的心理契约在内容上也会发生变化。而心理契约作为一种隐性契约,具有显著的特殊性,这种特殊性在客观上要求企业对其进行动态管理。本文从职业生涯管理的视角阐述了员工不同职业生涯阶段心理契约的特点以及如何对其进行动态管理。 相似文献
5.
国外关于信任研究的多学科视野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对信任的研究引起了西方社会科学研究者的广泛关注,但是国外的学者基于不同学科背景,对信任的理解存在差异性。社会心理学把信任理解为个体特质和对情景的反应;社会学把信任看作是社会关系的一个重要维度,使社会信任和制度信任的研究变得异常重要;经济学认为信任是人们有限理性选择的结果,但是,后来的经济学融合了社会文化因素,开创了信任的经济—文化研究的新路径。多学科视野的交融与不断突破将成为信任研究的一个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6.
7.
心理资本与战略人力资源管理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本文分析了心理资本的内涵,比较了其与人力资本、社会资本的差异,并探讨了战略人力资源管理和心理资本的联系,提出了以创新性战略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培育和开发心理资本的途径。 相似文献
8.
投资者“热手效应”与“赌徒谬误”的心理实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本文运用心理学实验研究发现,无论股价连续上涨还是下跌,在中国资本市场上具有较高教育程度的个人投资者或潜在个人投资者中,“赌徒谬误”效应对股价序列变化的作用均要强于“热手效应”,占据主导地位。在股价连续上涨的情况下,随着上涨时间加长,他们认为下一期股价下跌的可能性越来越大,从而卖出的倾向增大,而买进的倾向变小;股价连续下跌时,随着下跌的时间加长,投资者认为下一期股价上涨的可能性越来越大,从而买进的倾向增大,卖出的倾向减小。这一结果表明,在中国股票市场处于中长期“熊市”中时,至少较高知识水平的个体投资者存在期望市场回升的基本心理动力。实验也发现了这些投资者存在着明显的“处置效应”,即股价上涨时倾向于卖出,股价下跌时则倾向于继续持有,该效应在女性及专业投资知识与经验程度较低的投资者身上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9.
农民工市民化进程中的心理形态和社会文化环境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农民工作为社会整体的一部分,从发展趋势看,其必然要向市民转变,然而农民工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的转变并不是自然而然的,其转变方向也不是惟一的,在这一进程中,农民工的心理形态是复杂的。因而,除了要从制度层面考虑加速农民工市民化的进程外,还要关注农民工生活的社会文化环境。 相似文献
10.
基于员工积极心理的快乐管理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快乐管理作为一种旨在提高员工幸福感的新的管理模式,积极心理学的发展对其产生了不容忽视的影响与促进。员工在工作时,其积极心理成为一种主导性的心理状态,便能从工作中获得快乐。本文从营造积极的工作环境,培养员工的积极人格,让员工在工作中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三个维度,分析了快乐管理如何培育与维持员工的积极心理。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