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96篇
  免费   457篇
  国内免费   94篇
财政金融   148篇
工业经济   109篇
计划管理   1918篇
经济学   1330篇
综合类   756篇
运输经济   83篇
旅游经济   211篇
贸易经济   371篇
农业经济   812篇
经济概况   80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84篇
  2022年   166篇
  2021年   138篇
  2020年   264篇
  2019年   175篇
  2018年   107篇
  2017年   108篇
  2016年   161篇
  2015年   183篇
  2014年   432篇
  2013年   443篇
  2012年   564篇
  2011年   665篇
  2010年   499篇
  2009年   438篇
  2008年   550篇
  2007年   412篇
  2006年   345篇
  2005年   216篇
  2004年   171篇
  2003年   134篇
  2002年   80篇
  2001年   91篇
  2000年   32篇
  1999年   32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11篇
  1983年   2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碳达峰和碳中和的提出对城市群发展提出新的要求,城市群高速发展与环境问题间的矛盾日益加剧,绿色低碳发展路径亟待研究.以京津冀城市群为研究对象,在梳理城市群发展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分析城市群循环系统构成中要素间的关联关系,并通过量化模型,搭建基于系统动力学的城市群绿色低碳发展系统;重点从经济、能源、环境和城市聚合4个角度构建仿真系统,建立要素间量化函数,设定基本场景,以2010—2019年数据为基础,对系统进行仿真运行.算例结果表明,构建的仿真系统通过了检验,拟合程度较好;通过设计不同场景,验证相关参数变化时对系统运行的影响程度,发现综合场景对未来系统运行效益最佳,兼顾了经济发展与碳减排问题,能够促进城市向群绿色低碳发展.  相似文献   
2.
森林公园旅游是森林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森林公园旅游区域协调发展对于推进森林旅游可持续发展和林业产业结构调整具有重要意义。以2010—2019年湖南省14个市州森林公园数量、面积、旅游接待人数和旅游收入数据为基础,运用位序—规模分布理论与首位分布理论,对湖南省森林公园旅游规模差异及其分布状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湖南各市州森林公园旅游发展的绝对差异在扩大,但相对差异变化不大。(2)湖南省森林公园旅游发展不均衡情况总体上表现为森林公园数量<森林公园面积<旅游接待人数<旅游收入的局面。(3)在排名上,大部分市州都出现了一定波动,但在旅游接待人数和旅游收入方面,张家界一直稳居首位,娄底的旅游收入排名有大幅度上升。文章最后简要探讨了这种差异形成的原因和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3.
作为兼具自然生命力与人工艺术魅力的遗产类型,历史园林保护与复建在全世界范围内受到关注。为全面了解历史园林复建研究的发展情况,对1983年以来国外历史园林复建文献进行系统综述,对历史园林复建的定义与内涵、历史园林面临的问题与挑战、复建的标准与依据、复建方法,以及复建效果5个主要研究领域进行了分析。基于历史园林遗产特征,从价值评判、活态特征、整体视角和动态变化4个方面探讨了历史园林复建原则,以期为中国历史园林传承发展提供借鉴。 关 键 词:风景园林;历史园林;系统综述;复建;遗产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苏州工业园区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在打造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建设方面取得明显成效。文章在阐述园区当前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剖析园区创新发展存在的薄弱环节,进而提出建设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的战略对策。  相似文献   
5.
采用Malmquist-Luenberger指数法对华东地区森林公园生态效率值进行测定的结果表明:从时序范围看,2011—2016年华东地区森林公园生态效率的均值为1. 006,但从2015年起进入下滑态势,说明华东地区森林公园的生态效率已经达到有效水平,但在扩大森林公园规模的同时忽视了对环境的有效保护以及资源的合理配置;从空间差异角度看,只有浙江与安徽两省的森林公园生态效率值未达到有效水平(分别为0. 851和0. 871),其余各省(市)的森林公园生态效率值均大于1,说明区域内存在一定的差异性;技术进步指数下降是制约MalmquistLuenberger指数提升的主要原因。由此可见,加大技术投入,促成交流合作机制,形成特有的竞争优势等,对提高区域森林公园生态效率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6.
赵烨  高翅 《技术经济》2019,35(10):107
名山风景区“人与天调”的风景系统代表了中国独有的山岳文化现象和山水相融的总体特征。在风景自然和文化整体性视角下研究风景系统的形态、类型及其形成原因和规律,分析了风景资源评价和风景特质评价的互补性;构建了“相-制-理”的名山风景区风景特质理论及其实践框架。以武当山为例,探索“以脉绘景”的风景特质之相、“山川流峙”的风景特质之制以及“因脉而成”的风景特质之理。最后总结了风景特质理论作为形态学理论、作为图谱理论、作为地脉文脉认识论实践的整体性特点及其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冯棣  文艺 《技术经济》2019,35(8):22
美国西南地区丰富的印第安文化遗存,促成了西南成为美国国家公园和国家纪念地分布最为密集的地区。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景观要素——崖居,是印第安族群迫于亡种灭族的生存压力,在人类几乎无法完成空间建造的崖壁上,利用有限的生产资源创造的文化景观奇迹。当美洲大地上全是印第安城市及村落的场景在历史上几乎被完全抹去时,残留在美国西南大地皮肤褶皱中的崖居,被当作国家公园或国家纪念地中的重要景观资源保留下来,成为美国公众共享的国家记忆。通过对崖居空间元素、历史形成的分析,揭示崖居文化景观“化石”遗产样本的研究具有超越地域、人种、国别的启示和意义。  相似文献   
8.
优化城市基础设施对于提升居民消费水平具有积极意义。交通与通讯两类基础设施对居民线上、线下消费的影响存在差异。在普及网购的同时改善城市居民出行条件,使实体店在展示产品、现场体验等方面与电商形成互补,将有助于实现线上、线下渠道的积极互动。以2011—2016年全国近300个地级市构建的面板数据进行计量分析,验证了基础设施对居民消费的促进作用,并发现当前交通、通讯两类设施的交互作用主要体现为协同效应。进一步的研究表明,以完善基础设施支持线上、线下渠道共同发展,还能够适应居民家庭年龄结构变化的新特点。上述结论说明,以完善基础设施促成渠道协同,将对全面优化消费者体验、提升居民消费水平产生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污染防治法》的颁布标志着中国将形成完善的土壤污染防治法律体系,建立从污染土壤调查、修复、风险防控、监测到场地再利用,从环境标准到规划管理的全方位制度。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宏观背景,再加上中国土壤污染严重、规模大、修复难、成本高、周期长等特征,将导致大量污染场地转变为绿地或生态用地,最终对绿地系统的数量与规模、布局与功能、规划与管理、环境质量标准等多个维度产生实质性影响。分析这一趋势,对其影响提出预判,最终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This article challenges both contemporary and classic urban theory by analyzing the historical case of coastal Ecuador. Working from primary and secondary sources, I track the urbanization of coastal Ecuador during the long nineteenth century, when cacao exports determined not only the economic wellbeing of the city of Guayaquil, but of the entire tropical lowland region. I argue that this extended urban geography was both experienced and practiced as an unbounded economic and cultural region. As the value of cacao exports skyrocketed, capitalists in the city invested in infrastructural projects and financial instruments, divorcing money‐making from cacao production. After the Gran Incendio (great fire) of 1896, the city was rebuilt according to the ideals of modern liberal planning that further separated the city from the country symbolically, despite their continued material interconnection. This work suggests that long histories of capitalist urbanization provide material and theoretical support for critiquing bounded urban theory both past and present, by moving beyond the city and highlighting the processes undergirding spatial production under capitalist social relations. Likewise, this historical case study argues that city‐centrism, rather than being constituted epistemologically, was tied to liberal notions of the urban based on nineteenth‐century ideologies of modernization and progres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