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4篇
  完全免费   25篇
  经济学   309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34篇
  2011年   39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35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1 毫秒
1.
中国地区工业化进程的综合评价和特征分析   总被引:118,自引:1,他引:117  
本文旨在从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工业结构、就业结构、空间结构等多方面对我国大陆所有省级区域的工业化水平进行评价。基于经典工业化理论选定了地区工业化综合评价体系的构成指标和相应的标志值,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各个指标的权重,采用最新的第一次经济普查数据测算出各地区工业化水平,并用主成分分析对评价结果予以检验。本文的基本结论是:2004年中国工业化进程的地区结构是一个典型的金字塔型,有向橄榄型结构演变的趋势;1995—2004年的10年中,绝大部分地区处于加速工业化阶段,但先进地区与落后地区之间的工业化差距在不断拉大;2000年以后,工业结构升级代替产业结构调整成为大部分地区工业化的主要动力。  相似文献
2.
产业集群竞争力评价分析及指标体系设计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对产业集群竞争力进行科学、全面的测评,不仅有助于产业集群更好更快地发展,而且对于提升企业竞争力、区域竞争力和国家竞争力也起着重要作用。在“从影响主体确定到系统结构分解”的竞争力评价体系设计方法论原理指导下,对产业集群竞争力评价体系进行系统分析与设计,构建了一套涵盖12个因素、46个子因素和97项显性观测指标的五层测评体系。对指标权重、集群边界、数据收集和处理方法等的分析表明,该评价指标体系在实践中的应用操作是方便、可行的。  相似文献
3.
国家自主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作者在理解和认识“自主创新”和“国家创新能力”两个概念的基础上,探讨了“国家自主创新能力”的内涵,并提出了国家自主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将国家自主创新能力分解为国家自主创新的投入能力、国家自主创新的产出能力、国家自主创新的扩散能力和国家自主创新的支撑保障能力四个一级指标,且将一级指标细分为十六项二级指标。  相似文献
4.
建立信用评级指标体系的几个理论问题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信用评级指标体系是信用评级的依据,也是保证信用评级结果客观公正的手段。当前主要存在指标体系包括哪些内容、设置原则、应否规范化、如何评价、评价标准如何确定等问题,特别是“入世”以前,如何向发达国家学习。作者从理论上作了一些研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5.
县域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研究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仇方道 《经济地理》2003,23(3):319-322,326
县级区域是中国分布最为广泛的基本行政地域单元,是可持续发展战略得以贯彻执行的基本组织者和管理者。文章以区域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建立了县城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估方法。并通过对江苏省新沂市可持续发展的综合评价,反映出该评价指标体系比较合理,评价方法简便实用,得出的评价结果符合实际。  相似文献
6.
乡村景观美感评价研究   总被引:22,自引:2,他引:20  
谢花林  刘黎明  徐为 《经济地理》2003,23(3):423-426,432
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更加开放的乡村发展环境,乡村将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变化。根据乡村景观的特点,提出了一套分层次的乡村景观美感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提出模糊综合评判模型,应用于北京市海淀区温泉镇白家疃村景观美感评价,取得了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7.
滨海生态旅游地可持续发展模式研究--以江苏连云港为例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徐菲菲 《经济地理》2003,23(4):547-550
文章以滨海城市连云港为例,通过多目标加权平均法,创建了滨海生态旅游地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首次运用趋近度和因子贡献度两个指标对其定量分析,对所有参评因子,都采取了简单的便于计算的量化指标,方法简便易行,具有一定的操作性和可推广性。并据此尝试提出了滨海生态旅游地可持续发展模式:“资源环境——社区参与——经济发展——管理监控型”模式。  相似文献
8.
区域农业资源可持续利用系统评价模型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4  
本文提出了区域农业资源可持续利用系统评价的两大基础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和“生态 -经济-社会耦合理论”,构建了区域农业资源可持续利用系统评价指标体系及综合量化模型。  相似文献
9.
山西省可持续发展的灰色综合评估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选取山西省周边的省、区及我国部分发达省作为参照对象,从区域可持续发展出发,建立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应用多维灰色评估方法,对山西、山西周边省、区及我国部分发达省的可持续发展态势进行了对比研究,以寻找山西与其他省、区的差距,探索山西可持续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0.
城乡一体化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及应用——以河南省为例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笔者主要采用频度统计法、理论分析法和类似于多元统计分析中因子分析确定主因子的方法构建城乡一体化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网络层次分析法对城乡一体化评价各指标及准则层赋权,以指标体系综合评价值对河南省2006年区域城乡一体化发展状态进行静态评价对把握城乡一体化的过程与阶段性及制定区域城乡一体化发展规划都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