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63篇
  免费   701篇
  国内免费   37篇
财政金融   266篇
工业经济   575篇
计划管理   1534篇
经济学   2005篇
综合类   1489篇
运输经济   103篇
旅游经济   450篇
贸易经济   1083篇
农业经济   788篇
经济概况   1808篇
  2025年   87篇
  2024年   150篇
  2023年   169篇
  2022年   246篇
  2021年   300篇
  2020年   377篇
  2019年   255篇
  2018年   195篇
  2017年   236篇
  2016年   282篇
  2015年   292篇
  2014年   582篇
  2013年   793篇
  2012年   823篇
  2011年   954篇
  2010年   741篇
  2009年   622篇
  2008年   678篇
  2007年   639篇
  2006年   538篇
  2005年   382篇
  2004年   227篇
  2003年   160篇
  2002年   114篇
  2001年   96篇
  2000年   52篇
  1999年   27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Many regions have experienced long-run economic fluctuations generated by the life cycles of their dominant industrial clusters. During the downswings in the 1970s and 1980s, proactive structural policies were typically launched in German regions to combat job losses in their core clusters and to create new jobs in new industries. With respect to the German State of Bremen, this paper provides empirical evidence of: (1) a long-run regional downswing; (2) the potential job effects of proactive regional industrial policy programmes in terms of increasing regional employment, by safeguarding jobs in the regional core industries and creating new jobs in new growth industries; and (3) a time pattern in the job effects, which are related to the different generations of programmes.  相似文献   
2.
宋艳菊  谢剑锋 《科技和产业》2010,10(2):35-37,53
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协调发展是促进就业和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必然要求,是考察一国或一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合理化水平的重要指标。针对辽宁省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出现的不协调性问题,利用1978-2007年相关数据,采用结构偏离度、就业吸纳弹性等实证分析方法,得出二元经济体制惯性、资本密集型主导、科技含量低等是其形成的主要原因,最后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在分析工业园区废弃物交易存在资产专用性和不确定性等问题的基础上,通过构建园区废弃物交易生态协作收益模型,分别探讨了社会最优条件下、单期交易条件下和关系契约条件下有助于废弃物交易双方生态协作的最优激励机制安排。研究结果表明:资产专用性和不确定性等导致单期交易下生态协作存在效率损失,此时根据生产效率分配协作租金可最大程度地减少生态协作效率损失;关系契约推动了生态协作效率的提升,利用企业可通过隐藏废弃物在利用环节的价值增值信息以及调节奖励支付规则等获得社会最优条件下的生态协作收益;废弃物交易双方越关注未来的预期收益,废弃物交易中的协作程度越高,废弃物交易双方获取的生态协作收益就越大;废弃物再利用的成本越高,越需要交易双方进行长期协作,越需要对园区进行政策干预。  相似文献   
4.
产业技术联盟是国家和区域技术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政府要根据科技发展规划以及重点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技术创新需求,加强对产业技术联盟的规划与管理。通过分析产业技术联盟的生命周期特征,本文指出了联盟不同发展阶段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联盟不同发展阶段的政府管理思路,设计了联盟组建阶段、成长阶段、成熟阶段和再造阶段的政府管理策略,旨在为政府明确产业技术联盟的管理重点,促进联盟的快速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5.
天津近郊的小城镇建设过程中,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虽然是在政府主导下进行的,但当地自身经济发展水平和农民生活方式的改变是政府推动土地流转的基础和前提;政府则通过对土地的整合及重新规划,推动了当地的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水平提升,也加快了农民身份的转变,并为失地农民提供了相应的就业机会和社会保障。农村集体土地的流转是地区产业结构升级和农民就业转型的需要,而政府主导的土地流转可以更好地促进当地产业结构的演化升级和农民的就业转型。  相似文献   
6.
“公园城市”是生态文明思想在城市建设领域的体现,为中国新时代城市发展指出了方向。“公园城市”理念是继承中国古代城市建设思想,吸取国外城市建设经验,针对新时代社会发展的需求而提出的。山水城市是中国古代城市的主要特征,在近代吸收花园城市等国外城市理论而发展,20世纪90年代钱学森院士提出“山水城市”理念。梳理山水城市的历史流变,认为公园城市与山水城市存在内在关联性,是山水城市在新时代的发展范式。  相似文献   
7.
针对船舶制造过程中存在的设备、网络、数据以及监测感知、处置恢复等多方面的工控网络安全问题,收集提取多源异构数据,引入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进行分析处理,开展船舶工控网络安全态势要素提取、网络安全态势要素关联分析、网络安全态势评估等研究。构建可抵御不断演变的工业网络高级威胁的安全态势监测预警机制,实现船舶工控网络安全态势的监测预警,提升船舶制造车间工控网络在安全监测、预警响应方面的能力。  相似文献   
8.
从政策工具和产业创新链两个维度建构智能装备产业政策的分析框架。收集2012—2018年中国、德国、美国、日本等典型国家的智能装备产业政策文本,使用内容分析法进行编码。研究发现:在智能装备产业政策上,各国均最为重视环境政策的应用;中国与其他国家呈现明显区别的是政策工具应用的种类“多而散”,环境政策工具应用最多,供给政策工具应用最少,人才政策工具并未得到充分的使用;在创新链的整个过程中,中国虽然更加重视后期阶段,但是却很少采取贸易管制政策来规范市场环境。  相似文献   
9.
生态产业是本世纪产业发展的一种新型模式。构建生态产业链,发展生态产业是实施循环经济,促进全球经济模式由线性经济向生态型经济转变的有效途径。本文以产业生态学的思想为基础,针对目前生态产业链在实践中所面临的问题,运用价值链的理论框架分析生态产业链,将生态价值融入经济价值中,提出了构建生态产业链的对策建议,从而为我国的产业生态化建设和循环经济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0.
地方政府“以地谋发展”的策略在促进各地区制造业大规模集聚和出口贸易快速增长的同时,也势必会给企业出口产品质量带来深刻影响。本文综合利用中国土地市场网城市土地交易数据、中国工业企业数据、中国海关进出口产品数据和中国城市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土地市场扭曲对企业出口产品质量升级的影响,并对其内在机制进行了探讨。研究发现:中国城市建设用地配置存在明显的工业偏向性,进而导致工业用地价格被低估,产生工业用地应得收益大于实际价格的反向扭曲问题。这种反向扭曲可通过抑制技术进步、阻碍产业结构高级化、弱化集聚经济效应等机制显著降低制造业企业出口产品质量。土地市场扭曲对企业出口产品质量升级的影响具有明显的异质性特征。具体而言,土地市场扭曲不利于一般贸易企业与混合贸易企业出口产品质量提升,但对加工贸易企业出口产品质量提升具有促进作用。土地市场扭曲对企业出口产品质量升级的抑制作用由东到西依次递增。土地市场扭曲不利于外资企业和国有企业出口产品质量提升,对集体企业及民营企业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