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36篇
  免费   56篇
  国内免费   1篇
财政金融   126篇
工业经济   68篇
计划管理   835篇
经济学   211篇
综合类   643篇
运输经济   35篇
旅游经济   111篇
贸易经济   612篇
农业经济   36篇
经济概况   216篇
  2025年   7篇
  2024年   27篇
  2023年   43篇
  2022年   34篇
  2021年   52篇
  2020年   90篇
  2019年   77篇
  2018年   67篇
  2017年   78篇
  2016年   46篇
  2015年   70篇
  2014年   268篇
  2013年   363篇
  2012年   332篇
  2011年   369篇
  2010年   240篇
  2009年   112篇
  2008年   145篇
  2007年   115篇
  2006年   89篇
  2005年   79篇
  2004年   50篇
  2003年   44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35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ABSTRACT

Although e-commerce is evolving at an incredible speed, asymmetric information and opportunism have increased online purchasing risks and market inefficiencies. The lack of face-to-face contact and the inability of the customer to touch and feel tangible products necessitate that online business must provide customers with reliable information and convince customers of their trustworthiness. While the research on Third-Party Assurance Seals (TPAS) is not new, the effectiveness of TPAS has not been persuasively addressed by empirical studies. Our study is different from previous efforts in that it is comprehensive because it combines consumer trust, perceived risk, and influences of TPAS in the B2C e-commerce context. The results of the study show that (1) the effects of TPAS on perceived risk are channeled through perceived trustworthiness, thus demonstrating the mediating role of perceived trustworthiness in B2C e-commerce, (2) perceived risk, perceived usefulness of website, and subjective norm appear to be significant predictors of intention to purchase from the website, (3) a third-party assurance seal strongly affects online shoppers' perceived trustworthiness toward online retailers, while the seal appears to have little effect on perceived risk directly; perceived risk is strongly associated with intention to purchase from the website.  相似文献   
2.
新的全日制义务教育《体育(1至6年级)课程标准,》对体育课提出了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等五大领域的教学目标。文章通过实验,在对比中阐述了以新课程标准为教学目标,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设计和课堂实施,可使学生各方面的发展更符合新时期的要求的观点,并提出了单元教学计划设计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优化城市基础设施对于提升居民消费水平具有积极意义。交通与通讯两类基础设施对居民线上、线下消费的影响存在差异。在普及网购的同时改善城市居民出行条件,使实体店在展示产品、现场体验等方面与电商形成互补,将有助于实现线上、线下渠道的积极互动。以2011—2016年全国近300个地级市构建的面板数据进行计量分析,验证了基础设施对居民消费的促进作用,并发现当前交通、通讯两类设施的交互作用主要体现为协同效应。进一步的研究表明,以完善基础设施支持线上、线下渠道共同发展,还能够适应居民家庭年龄结构变化的新特点。上述结论说明,以完善基础设施促成渠道协同,将对全面优化消费者体验、提升居民消费水平产生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针对职业院校开设的微电子专业一直缺乏合适的教材,苏州大学出版社出版了《半导体器件物理与工艺(基础版)》一书。该书是基于课程改革研发的高职高专教材,将权威性、针对性和实用性融于一体,避开艰深的理论,注重实际应用方面的介绍,教学实用性强,对职业院校微电子相关专业人才培养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5.
高尔夫球场草屑作为堆肥原料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要对高尔夫球场3~11月间的草屑作为堆肥原料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月份修剪下的草屑量不同,以5月份球道的平均修剪量最高,鲜重可达124.6g/m2。高尔夫球场修剪下来的草屑含有大量的营养元素;施用农药后,修剪下来的草屑检测到农药的残留;高尔夫球场的草屑C/N值一般在10左右。  相似文献   
6.
网络口碑信息对消费者购买决策的影响:一个实验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金立印 《经济管理》2007,(22):36-42
本文通过实验法考察了网络口碑信息对消费者购买决策的影响,就网络口碑的影响力在口碑信息类型、传播方向和产品涉入度不同的情况下会表现出哪些差异等问题作了分析。实验结果支持了所提出的6项假设,网络口碑信息对于消费者购买决策的影响力可能会随着口碑传播方向、信息类型以及产品卷入度的不同而呈现出显著差异的预测得到了证实;信息类型、传播方向和产品卷入度之间所存在的交互效应也会明显地作用到网络口碑对消费者购买决策的影响效果。  相似文献   
7.
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教改实践分析及教学整体方案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是经贸类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在教学实践中对教学内容、实践教学、教学方法的探索,为确定这门课程的整体教学方案积累了经验.从培养综合素质高、创新能力强的人才出发,课程教学的整体方案应是课堂教学、操作实习、教材编写、案例软件编制、启发式教学、考试等诸多环节与内容的较好融合.  相似文献   
8.
思想政治理论课和专业课作为高职院校实施人才培养非常重要的两类课程,担任这两类课程的教师作为高职院校做好立德树人工作非常重要的两支队伍,二者是否能够在教育教学中同向同行、形成合力,不仅关乎两类课程自身建设质量、更与高职人才质量稳步提升息息相关,但是囿于二者过去在教育理念、教育方法等方面存在差异,导致二者在协同育人方面的效果不明显,为更好地贯彻落实国家大力倡导的"三全"育人理念,展现合力教育实效,需要高职院校积极探索出适合二者协同育人的制度和方法,为新时代的中国培养出更多更好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相似文献   
9.
电子技术精品课程建设的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子技术精品课程建设包括教学队伍,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等。它对于推动课程的整体改革,推进教育教学观念创新,提高教学质量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价格离散是衡量市场整合的重要指标,为全国统一大市场研究提供新的切入点。通过采集同一商品在不同平台商家的日度价格数据,对中国价格离散程度进行测度。结果表明:(1)中国线上市场的价格离散程度总体处于较高水平,且不同类别商品间存在显著异质性。基于此构建的高频价格离散指数(iPDI)发现,指数越低,说明市场统一程度越高,反之统一程度越低。(2)商品价格方差分解发现,价格离散主要源自跨平台竞争,并且构建实证模型,得出跨平台竞争对价格离散呈倒U型关系。(3)将价格离散的微观测度结果应用于宏观层面,基于价格离散特征编制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iCPI_pd),更准确地反映商品价格的波动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