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275篇 |
免费 | 324篇 |
专业分类
财政金融 | 1篇 |
工业经济 | 7篇 |
计划管理 | 250篇 |
经济学 | 883篇 |
综合类 | 57篇 |
运输经济 | 15篇 |
旅游经济 | 41篇 |
贸易经济 | 19篇 |
农业经济 | 285篇 |
经济概况 | 41篇 |
出版年
2025年 | 4篇 |
2024年 | 12篇 |
2023年 | 5篇 |
2022年 | 172篇 |
2021年 | 84篇 |
2020年 | 309篇 |
2019年 | 240篇 |
2018年 | 11篇 |
2017年 | 25篇 |
2016年 | 37篇 |
2015年 | 24篇 |
2014年 | 55篇 |
2013年 | 55篇 |
2012年 | 99篇 |
2011年 | 102篇 |
2010年 | 91篇 |
2009年 | 45篇 |
2008年 | 45篇 |
2007年 | 38篇 |
2006年 | 46篇 |
2005年 | 21篇 |
2004年 | 19篇 |
2003年 | 13篇 |
2002年 | 16篇 |
2001年 | 10篇 |
2000年 | 8篇 |
1999年 | 8篇 |
1998年 | 2篇 |
1995年 | 1篇 |
1992年 | 1篇 |
1985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5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土地生态化整治与景观设计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研究目的:推动中国土地生态化整治技术与景观设计的应用与发展。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综合分析法。研究结果:中国土地生态化整治技术与景观设计的内涵、发展方向与关键技术有待全面完善提高。研究结论:国外土地整治技术主要针对土地整治中的水土流失、景观功能衰退、土地退化等3类问题,强调土地整理区从物种、地块到整理区的多尺度生态化整治与景观空间优化配置的统筹设计。中国现阶段土地整治技术的核心应是生态化整治与景观设计技术,其在不同区域、不同类型土地整治区的集成应用是主要发展方向。具体包括4方面的关键技术:不同类型土地整理区地表值被及土壤动物与微生物区系恢复与重构技术;不同类型土地整理区生态化整治技术;不同类型土地整理区的景观设计技术;生态化整治与景观设计耦合的关键技术集成体系。 相似文献
2.
改善通风的城市形态因素可以分为建筑和道路2个方面。建筑形态的通风评价主要采取综合迎风面积密度方法,将城市建筑环境转化为具有数值属性的栅格,从而提取城市建成区的通风廊道,但是该方法忽略了城市重要的通风路径——城市街道。以街道的朝向为主要评价对象,挖掘线状要素城市道路的通风廊道,作为建筑形态通风廊道划分方法的补充。根据通风潜力随夹角的变化规律,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的空间分析技术进行街道的通风潜力评价,在综合迎风面积密度密集的区域,存在通风潜力较高的城市街道 相似文献
3.
4.
汪朝飞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9,40(9):218-224
[目的]为推动楚雄州旅游扶贫工作进程,使楚雄州贫困人口顺利脱贫,文章研究了基于扶贫的乡村景观分布特征,并对其质量进行评价。[方法]采用地理信息系统(GIS)研究楚雄州基于旅游扶贫的乡村景观分布特征,采用层次分析法(AHP)计算指标权重,采用打分法选取了一定数量的游客以及专家对楚雄州五大类型乡村景观的每个指标进行打分,并通过加权法计算各类型基于扶贫的乡村景观综合评价指数,对其进行评价。[结果]基于旅游扶贫的楚雄州乡村景观分布较均衡,接近于平均分布。5大类型中民俗文化型景观质量最优,其次是景区带动型、生态环境型和城镇依托型,产业融合型景观质量最差。[结论]发挥楚雄州特色,大力发挥民俗文化型乡村景观在旅游扶贫中的带动作用,鉴于景区带动型乡村景观是地区乡村旅游名片,政府应持续加大对其建设力度,提升景观综合质量。由于产业融合型乡村景观具有巨大的开发潜力,楚雄州应继续保持对其开发、摸索和实践。 相似文献
5.
居住区景观设计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居住区景观设计的探讨,讲述了居住区景观概述、居住区景观设计的影响因素和居住区景观设计的原则。通过这些来认识居住区景观设计的发展概况,居住区景观设计与人和建筑的和谐统一关系,使景观更好的为人服务。 相似文献
6.
7.
Landscape is defined by the European Landscape Convention as “an area perceived by people, whose character is the result of the action and interaction of natural and/or human factors”. Many efforts have been devoted in addressing the core concepts on which this definition roots: perception and interaction of men and nature, but when coming to large (continental) scale assessments, the latter prevail on the former.This paper aims at presenting a framework for a measurable landscape awareness indicator as a key link to the public demand for a specific type of landscape: the agricultural landscape. This is a necessary effort to complement more physically based assessments, which include as well the impact of human activities on landscapes.The analysis is carried out at different levels of governance: EU and regional, using an example from the Alentejo region in Portugal and EU wide databases, and addresses conceptual and practical questions: what type of societal landscape awareness can be monitored and by whom (e.g., individuals, specific social groups, society as a whole); what are the landscape dimensions that should be assessed; what are the limitations imposed by data-related constraints. By applying the methodology to build composite indicators to map landscape societal awareness, the paper shows the regional and local meaning of indicator approaches developed at European level, presents developments for downscaling to regional level, while introducing the social component to support sound policy development for European rural landscapes. 相似文献
8.
环城绿带对城乡边缘带景观的促进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认为环城绿带通过抑制城市蔓延而有益于城市景观;环城绿带以其与城乡边缘带在地理空间、建设目标和管辖上的关联性构成了对城乡边缘带的作用基础,并由此形成其促进机制.基于环城绿带对城乡边缘带景观的作用基础和促进机制的分析,提出要从城乡发展与规划角度保证环城绿带的合理空间布局,从形态和尺度上保证环城绿带的生态功能,从制度和公众支持方面保证环城绿带的永久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在通常的风景园林书籍中,未曾明确将人及其活动列入景观设计的要素。喜欢观看他人及被人观看是人的本性之一。明确提出并论述应将人及其活动列入景观及景观设计之要素的必要性。在风景园林等景观场所的规划设计中,将人及其活动作为景观要素之一加以考虑,必将进一步拓宽景观规划设计的视野,增加其维度,有助于提升景观设计的水平,使所设计的景观更加人性化,更加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为建设美丽中国,留住乡愁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10.
挠力河流域是重要的生态敏感区,国际生物多样性保护网络的重要节点,该流域湿地是三江平原地区重要的生态屏障,具有无法替代的生态价值和资源意义;分析了景观格局空间粒度的变化.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