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178篇
  免费   775篇
  国内免费   629篇
财政金融   1512篇
工业经济   811篇
计划管理   6089篇
经济学   4284篇
综合类   6204篇
运输经济   81篇
旅游经济   245篇
贸易经济   2938篇
农业经济   1640篇
经济概况   4778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163篇
  2022年   244篇
  2021年   353篇
  2020年   441篇
  2019年   236篇
  2018年   228篇
  2017年   258篇
  2016年   347篇
  2015年   658篇
  2014年   1881篇
  2013年   1663篇
  2012年   2439篇
  2011年   3200篇
  2010年   2489篇
  2009年   2240篇
  2008年   2372篇
  2007年   2152篇
  2006年   2046篇
  2005年   1453篇
  2004年   1095篇
  2003年   899篇
  2002年   525篇
  2001年   481篇
  2000年   307篇
  1999年   134篇
  1998年   57篇
  1997年   56篇
  1996年   44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11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6篇
  1977年   1篇
  197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This study focuses on customers' information-sharing behavior in the context of online brand advocacy behavior regarding hotel brands. We aim to explain hotel customers' online brand advocacy behavior through three-sided justice evaluations (i.e., justice for employees, justice for the self, and global belief in a just world), and their hotel satisfaction. Hypotheses are tested by using survey data acquired from 688 individuals on Amazon's Mechanical Turk (MTurk) through partial least squares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 (PLS-SEM). The findings show that customers' perceptions of justice for the self positively affect their hotel satisfaction, perceptions of justice for employees and the global belief in a just world positively affect online brand advocacy behavior, and hotel satisfaction also positively affects online brand advocacy behavior. We expand current research efforts on online brand advocacy research and provide theoretical and managerial implication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marketing and management research and practice.  相似文献   
2.
以2009—2020年粤港澳大湾区11个城市为研究对象,探讨制造业集聚与区域创新的关系。研究发现,制造业集聚显著提高区域创新水平,可通过提高企业竞争这一路径实现。进一步分析发现,金融业集聚对区域创新发展具有显著的正向关系,金融产业和制造业产融协同集聚显著提高区域创新水平。研究结果表明,制造业集聚加剧产业内部企业创新竞争,带动区域创新发展,且金融业在创新中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指出应鼓励区域企业创新竞争,优化营商环境,为产业融合发展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3.
我国粮食产后损失情况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系统分析了粮食产后各环节损失的原因及损失量,针对相关粮食损失原因及状况,提出了减少粮食产后损失的措施及建议,以期为我国实现节粮减损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4.
农村新业态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农村新业态快速发展,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新动能。文章在介绍农村新业态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剖析了当前存在的顶层设计不清晰、要素制约突出、水平有待提升以及规范化不足等系列问题;结合乡村振兴战略全面实施带来的新机遇,提出要强化顶层设计、优化发展环境、加快转型提质、加大监管力度等政策建议,加快促进农村新业态健康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5.
[目的]粮食安全的根本是在耕地,关键在于耕地质量。目前新增耕地主要源于土地开发项目、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土地复垦项目等,这些新增耕地需要对其开展耕地质量等别评定工作,了解新增耕地的质量状况,分析其空间特征,这对落实国家耕地保护制度、开展农村土地整治工作等具有重要作用。[方法]文章以南方典型丘陵区域——江西省宜春市作为研究区域,在新增耕地质量评价的基础上,运用地统计学、景观生态学、Arcgis空间分析技术和典型相关分析方法,研究宜春市新增耕地质量的空间特征,掌握耕地质量等别的分布规律,了解耕地质量的影响因素,为制定合理的耕地资源利用与保护政策提供依据。[结果](1)Moran′s I值结果表明宜春市2014年新增耕地利用质量在空间分布上的空间自相关性最强,而耕地自然质量空间自相关性最弱。(2)景观破碎度指数结果表明优、高等别的新增耕地质量破碎度大于中、低等别的; 多样性指数结果表明新增耕地质量多样性指数比较大; 优势度指数结果表明新增耕地质量等别优势度指数比较小,与多样性指数结果相呼应; 均匀度指数结果表明,新增耕地质量等别均匀度指数相差不大,新增耕地质量等别比较均匀。(3)质心结果表明2013—2014年间宜春市新增耕地质量的格局整体上是向西南方向变化。[结论]宜春市新增耕地质量不高; 新增耕地的利用水平差异性较小,自然本底状况差异较大; 新增耕地质量等别类型多,各质量等别类型耕地均有增加,耕地质量参差不齐,较高等地的新增耕地相对低等地而言更破碎化; 新增耕地的开发格局向着西南方向移动; 该研究为南方丘陵区的新增耕地保护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对学科的认知包括认识学科内涵、学科性质与任务、学科发展进路等核心问题,关系到如何构建学科体系,是学科建设的重要内容。从深化学科认知的视角,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学科发展与理论体系构建,要坚持几个重大原则,包括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建立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础之上;要以生产关系分析为核心来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范式;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本质属性;把共同富裕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逻辑主线;以问题为导向研究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教材要体现学科的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7.
2010年开始,向基层赋权作为行政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在全国范围铺开。从权力义务视角对其进行研究有现实的必要性。赋权的核心是行政权力的转移,以权力转移过程中涉及的诸要素为切入点,可以分析出多重权力关系和有关主体在其中的权力义务。在此基础上,通过保障行政相对人对于赋权的参与权、设计上级行政机关实施赋权的制度、消除上级行政机关赋权的依据问题和设计基层行政机关行使权力的制度等方式完善向基层赋权,既使行政机关能够有效推进行政体制改革,又能对行政权进行有效规范、保障行政相对人权利。  相似文献   
8.
军工研究所在国家经济和国防建设中占有重要地位,对军工研究所的薪酬体系进行完善至关重要。通过分析发现,该薪酬体系存在薪酬结构简单、低激励、薪酬体系考核和监督脱节等问题。论文在现有文献和军工研究所"三元"薪酬结构的基础上,针对具体问题建立"五元"薪酬体系方案。"五元"薪酬体系方案分别从明确优化方向、宽带薪酬策略、确定优化的目标和方法、制定方案以及考核与保障策略进行设计,为改革提供科学、合理、有效的解决建议。  相似文献   
9.
The introduction of automated vehicles (AVs) is a virtual certainty. Much less certain is the timing of their introduction and how rapid the transition to full automation will be. Various governments are already working to facilitate this shift by, for example, amending and elaborating regulations to support the introduction of AVs, or supporting tests in different urban environments. Meanwhile, urban and regional planners and decision-makers are still grappling with the uncertainties and differing opinions about the possible impacts of AVs on land-use changes and location choices, particularly in relation to the space available for vehicles, both moving (i.e. roadspace) and stationary (i.e. parking space). This paper uses a backcasting approach to identify critical policy decisions and measures to be taken before the implementation of AVs, so as to achieve a more desirable, attractive and high-quality city. These policy measures primarily relate to the reuse and reallocation of parking and roadspace. Two strategic decisions are found to be essential to meet the major goals of sustainable and liveable cities: a clear commitment to a shared mobility and the delimitation of Core Attractive Mixed-use Spaces (CAMS). In order to deliver these desired urbanisation patterns, a set of three policy paths, involving eight policy packages, is proposed for the next 20–30 years. This article provides urban and regional decision-makers with examples of interventions that can be implemented beyond and during the implementation of AVs.  相似文献   
10.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间物流合作对“设施联通、贸易畅通”意义重大,如何加强物流合作,需要进行科学决策。世界银行发布的物流绩效指数(LPI)已成为评价各国跨境物流绩效综合水平的工具,利用该工具进行分析研究,可以为跨区域物流合作提供决策参考。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中东欧国家的合作是目前最具区域板块价值的合作机制,即“17+1合作”,需要进行系统性的合作机制研究。利用“一带一路”沿线中东欧17国的LPI,通过多维分析,可探索中国加强与中东欧国家之间的跨境物流合作新路径。在验证LPI6个子要素衡量一个国家物流绩效水平合理性的基础上,通过对中东欧17国LPI的平均值、增长率和变异系数进行分析发现,影响中东欧与中国物流绩效的重要因素依次为基础设施水平、物流质量和服务能力、货物追踪性、国际运输能力、海关效率、货物运输时效性。另外,对中东欧17国LPI的6个子要素进行聚类,并对不同群类进行针对性分析。在“一带一路”建设背景下,中国应充分发挥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平台和丝绸之路基金的主导优势,提升跨境物流通道设施水平,加快建设“一带一路”自贸区,构建物流大数据信息中心,打造中东欧物流枢纽网络,促进中国与中东欧国家之间的跨境物流、供应链合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