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81篇
  免费   70篇
  国内免费   36篇
财政金融   85篇
工业经济   68篇
计划管理   662篇
经济学   219篇
综合类   394篇
运输经济   1篇
旅游经济   17篇
贸易经济   183篇
农业经济   25篇
经济概况   233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65篇
  2020年   53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58篇
  2014年   234篇
  2013年   192篇
  2012年   201篇
  2011年   260篇
  2010年   166篇
  2009年   94篇
  2008年   116篇
  2007年   96篇
  2006年   72篇
  2005年   50篇
  2004年   39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十年来,OECD国家以多种方式加快推进教育改革,并重视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鼓励学生使用“信息化技术”、强调“主动式学习”、强调教师专业能力特别是“批判性思考”技能。这些实践是OECD国家教育创新的亮点,对我国深化教育改革,培养21世纪创新型人才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对物流模式的发展也有了新的要求。从目前的发展情况来看,跨境电子商务物流模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这种物流模式打破了传统方式的弊端,给电子商务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为进一步加强跨境电子商务物流模式的发展,需要分析其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创新与发展趋势,进而促进跨境电子商务物流模式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为了适应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产业转型的升级,我国多次出台了关于“产教融合”的政策文件。如何借助“产教融合”实现旅游类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是地方本科高校旅游类专业教师需要探讨和实践的重要课题。本文以晋中学院旅游管理系为例,探讨产教融合背景下旅游类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的优化路径,并试图结合实践构建“围绕一条主线,依托三方协同,开展四类合作,实现六个结合”的1346人才培养体系,以期为有效提升旅游类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水平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基于企业年金的人力资本管理功能,本文分析了实施年金计划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及其机理,并以2007―2017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企业年金具有显著的创新激励效果,实施年金计划能够显著提高企业的创新水平。影响机理检验表明,企业年金能够通过增强员工满意度、加大对员工创新技能培训投入来发挥创新激励作用。进一步研究显示,企业年金对创新的积极影响具有一定持续性,并且在不同环境和企业特征下具有异质性,即企业年金对创新的促进作用仅体现在国有企业、处于市场竞争程度较高的企业以及处于成长期的企业。本文研究结论拓展了企业年金政策实施效果与企业创新影响因素的研究,为建立并完善企业年金计划、优化薪酬福利制度以实现创新引领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经验支持。  相似文献   
5.
以是否获批创新型城市建设试点单位为基本条件,采用多期双重差分法和三重差分法进行“准自然实验”,研究创新型城市建设对企业创新的促进作用及其作用机理。结果发现:创新型城市作为创新型国家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能积极推动辖区内的企业创新活动;并且其主要通过增强企业集聚度、提高金融中介机构服务强度与扩大对外开放引进外商投资等途径对企业创新活动起到激励与保障作用。非试点城市应该借鉴这些先行经验,并结合自身的经济发展状况,推出系列政策以促进企业创新。  相似文献   
6.
基于引力模型,结合社会网络分析法的凝聚子群分析,对31个省(区、市)的创新产出空间联系进行探究,研究发现:我国省域创新产出空间联系主要集中于京津冀和长三角一带,呈现出严重的分布不均状况,具有较强的区域集中性和空间依赖性;北京、天津、上海、浙江、江苏作为区域创新产出引力较强的节点省(区、市),对周边区域的创新产出具有较强的辐射作用;总体来看,省域创新产出空间联系并没有形成贯穿东西南北的交叉网状结构,中心省(区、市)数量较少且分布不均,辐射范围有限。基于此,提出加大区域创新投入、减少区域创新产出联系的政策性障碍、营造区域创新产出联系的良好环境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Organizations increasingly depend on employee efforts to innovate. However, the quality of relationships between leaders and employees may affect the recognition that employees receive for their innovative work behaviors. Drawing from a social cognition perspective, we tested a model in which leader–member exchange (LMX) moderates the impact of employee innovative work behavior on supervisory ratings of employee performance. Results from two multisource studies combining self, colleague, and supervisor ratings consistently showed that employees receive more favorable performance ratings by engaging in innovative work behavior when they have high‐quality LMX relationships. Moreover, we found that this interactive relationship was mediated by leader perceptions of innovative employee efforts, providing support for a moderated mediation model. Implications for the literatures on performance appraisal, LMX, and innovation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8.
Can older managers overcome stereotypes relating age to low competence? We integrate the literature on age and cognitive ability with research on innovation to explore whether—and if so, when—employees' age harms performance and promotability appraisals made by their supervisors. Multisource, time‐lag data from 305 project managers indicate that the negative stereotypes can be explained through decreased innovative behavior. However, older employees are not always seen as poorer performers with less potential to be promoted due to their reduced innovative behavior. Rather, interdepartmental collaboration moderates these effects. Specifically, older employees with low interdepartmental collaboration are less innovative and receive worse performance and promotability appraisals than younger employees, but the “age handicap” vanishes when older employees collaborate with members of other departments. Organizations should foster formal or informal collaboration among units to prevent negative consequences of an aging workforce.  相似文献   
9.
根据我校办学定位,纺织工程专业对“产学研”教学模式进行了大胆的革新,并提出了新形势下人才培养的关键,探索“产学研”模式下校企联合育人的必要性,提高了教学的时效性,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得到很大提升,达到学生毕业即可就业的目的,这为复合型技术型人才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培养德艺兼备的建筑工匠人才是推动建筑企业发展的必然举措。基于新时代我国建筑行业人才爱岗敬业精神缺失、技术专业能力不强的问题,建筑人才培养必须以工匠精神为指引,打造爱岗敬业、专业能力突出的高素质土木建筑人才。论文以工匠精神的内涵概述作为切入点,分析培育具有工匠精神的建筑人才的价值和意义,最后提出践行工匠精神,培养高素质建筑人才的路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