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基于“三螺旋”理论的“创业型”大学建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三螺旋"模型是目前国际上研究大学—产业—政府关系的理论基础之一。在此理论基础指导下,世界各国纷纷改变高校的传统职能,开始建设"创业型大学"。"创业型大学"是一种集成的、全新的大学理念和战略。它在"研究型"大学的基础上重新定义和扩展了原有的教学职能、研究职能和服务职能,更加强调自身的自主创新能力、与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相结合的能力。依据"三螺旋"理论和国际上建设"创业型"大学的经验,我国高校建设"创业型"大学首先必须从观念和组织上进行改革。根据科研水平和创业层次都相对比较低且发展不平衡的现状,我国高校在建立"创业型"大学的过程中必须要更重视提高学术创新能力,构造大学创业的坚实基础。并且处于不同发展程度的高校——部分"研究型"大学和一般高校——都要合理找准自身定位,采取适合自己发展层次的创业措施。 相似文献
2.
3.
李昱 《湖南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4,(4):49-52
"行政化"是高校学术人力资源管理所面临的一个重要难题。导致这种状况的原因可以从组织管理层面视角和个体层面视角两种角度进行分析。高校解决学术人力资源"行政化"问题,在组织层面上要明确"去行政化"不等于"去掉行政体系",不断完善激励体制机制,明确绩效评价体系,不断提高薪资待遇,逐步为"商业化"思潮降温;在个体层面上要做好自我职业生涯规划,明确价值取向,培养良好的集体意识。 相似文献
4.
随着高校学术团队建设的迅速发展,影响学术团队建设的因素不断出现。如何搭建一支具有"高水平、高质量"的高校学术团队,已成为高校的重要课题。当下,与世界发达国家的先进高等教育机制相接轨,完善现有高校团队建设的机制,可能是解决高校学术团队建设中的主要问题的主要策略。 相似文献
5.
当今大学对社会的影响不再局限于生产知识与培养人才,在地区持续繁荣和产业更新方面也发挥重要作用.通过对上海、北京两地94家创意设计企业的问卷调查,分析大学在发达城市创意生产系统中的实际功能.研究表明,大学对创意经济响应迅速,受其专业发展与经费筹集等内部利益驱动,以及企业需求与政府激励等外力助推,大学不再是地方发展的被动参与者,它们可以作为新产业的驱动者.除了担当企业和政府的决策智囊和人力资源库之外,大学还凭借其专业品牌、人力资本、社会资本等优势资源,通过提供资源与设施、师生创业,成为创意企业孵化器,其功能为其它机构难以替代. 相似文献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