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9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1篇
工业经济   1篇
计划管理   8篇
经济学   42篇
综合类   22篇
旅游经济   1篇
贸易经济   5篇
农业经济   1篇
经济概况   18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3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农村机构经过了一系列的改革,总体上仍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为:农村机构改革的进程缓慢;农村机构改革不配套;在改革的内容上存在偏颇;乡镇政府职能的越位、缺位与错位。下一步改革的策略是:实现事权和财权的统一;推进县、乡、村联动改革;推进乡镇事业单位改革;改革干部政绩考核制度。  相似文献   
2.
筛选沪深两市采掘业上市公司中在2008年发生并购的公司作为样本,对比全行业和未发生并购企业数据,采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DEA)对长期并购绩效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并购活动在短期内会对企业造成绩效冲击,但长期来看,并购有利于公司绩效的提升。  相似文献   
3.
上市公司国有资本股权结构和主体问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相似文献   
4.
邓小平经济理论体系的基础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这个体系以社会主义的本质论为核心,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为一根主线,以市场经济理论为主要内容,同时以改革开放、共同富裕、发展战略等理论为重要组成部分,构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邓小平经济理论体系是对马列主义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关于国有公司的国有资产所有权主体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认为鉴于目前所构建的国有资产授权经营体制缺乏一个能代表全体人民的监督机制,因而设想在全国人大之下设立一个产权监督机构来弥补三级授权经营体制的不足,构建新的国有产权的监督、管理和经营体制的框架。在此基础上阐述了解决国有资产所有权主体缺位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6.
由于广州和佛山分属不同行政区域,两地政府的地方保护主义和机会主义行为导致广佛同城化难以深入进行并陷入困境。要走出广佛同城化困境,应考虑构建责任明确、在管理和协调广佛同城化方面权威、高效的超广佛政府的第三方组织——广佛管理协调行政委员会。  相似文献   
7.
关于国有公司国有资产所有权主体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解决国有公司国有资产所有权主体问题主要不在于国有资产管理机构的设置,而在于“政 企分开”和“政资分开”。解决国有资产所有权主体缺位的有效途径:一是通过确立国有资本产权在国有 企业中的“人格化”;二是通过设立对委托人和代理人的约束和激励机制来减少委托代理成本。  相似文献   
8.
第一、二产业的科技进步是第三产业发展的基础,第三产业的科技进步是本身增长的动力。科技进步使第三产业劳动力素质提高,装备科技含量提高,服务方式现代化。市场经济要求市场载体健全和完善,直接带动第三产业发展。第三产业发展又为我国深化企业改革、产业结构调整服务。  相似文献   
9.
农村集体经济的性质与内涵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长期以来的"集体经济"以及"集体所有制"认识都深受高度集中计划经济意识形态的影响,从而偏离了"集体经济"的本来含义.马克思有合作制的理论论述却没有使用"集体所有制"这一概念,而合作制却是集体经济的原初规定.鉴于国有全民经济、股份制以及股份合作制的本质规定以及现代公司制的发展要求,集体经济组织应该从"无差异的所有者"群体向"有差异所有者"的法人企业转变;从集体成员"无差异政治福利"的所有者权益实现形式向能定量化、能兼顾风险偏好和利益激励的"按股分红"转变.同时,需要剥离集体企业员工作为所有者个体和公司职员的双重身份,理顺所有者和职员的分配关系.而这些都必须基于集体经济本质的重新认识.  相似文献   
10.
论按生产要素分配的依据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确立按生产要素分配的依据,首先要分清两个问题一是不能将价值创造和价值分配相混淆;二是按生产要素分配的依据不是要素价值论。按生产要素的贡献大小来决定分配,其中生产要素贡献大小的量无法确定。克拉克依据生产率递减规律,用边际产品收益来测算生产要素的报酬,存在着一系列无法解决的难题,因而是不科学的。本文认为,按生产要素分配的依据只能是生产要素所有者的所有权在经济上的实现形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