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关于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规模的估计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胡枫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6,28(2):14-18
在传统的城乡二元体制下,我国是一个人口流动率极低的国家。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劳动力市场的不断完善,大规模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已经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进程中引人注目的现象。关于农村劳动力转移规模的估计,现有的大部分研究和调查结果并不一致。通过对现有文献中有关农村劳动力转移规模的估计进行梳理,希望能够更加全面地反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规模和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2.
增加农民收入问题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1997年以来,农民收入增幅逐年下降,导致下降的原因主要有农业生产的弱质性,农业结构不合理,农民工资性收入减少,农民负担居高不下和政策上的偏差等。增加农民收入的对策有:一是切实推进农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二是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三是积极发展外向型农业,增强农业的国际市场竞争力;四是拓宽农民就业渠道,增加居民工资性收入;五是政府要加大对农业的扶持力度。 相似文献
3.
我国城镇失业问题的实证研究--从农村劳动力转移角度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文章从农村劳动力转移角度讨论了转型经济下城镇失业的影响因素,利用1995~2003年中国30个省市的数据解释了各地区间失业率的差异,基于面板数据,在模型设定检验之后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分析,得出了农村就业人口占总就业人口比例对城镇失业有显著影响的结论。 相似文献
4.
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城市化进程的动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蒋红奇 《湖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23(1):44-46
随着一国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导致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产生,进而引发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当农村剩余劳动力发生转移时,将带来人口、资源等各种生产要素的聚集,人们的居住地由相对分散且规模不大的村落向城市集中,人们的就业也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城市在经济发展中的核心作用日益增强,从而带来规模经济和聚集经济,促使城市化规模的扩大,加快城市化进程. 相似文献
5.
成本收益视角下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邵俊梅 《山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14(1):3-5,23
农村劳动力转移既是关系农民增收的“民生”,又是关系实现全面小康社会和现代化目标的“国计”。当前,在“民工潮”依然存在之时,我国部分地区、部分行业却出现了“民工荒”。本文从描述这一现状出发,在成本收益视角下分析了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制约因素,进而提出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研究现状:一个文献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村劳动力转移是我国实现工业化必须面对的重大课题,也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参考国内已有劳动力转移的研究成果,结合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特点,针对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中存在的问题,制定既遵循经济规律、又有中国特色的劳动力转移政策,是我国政府的必然选择。文章回顾了国内农村劳动力转移研究的现状,并对众多零散的研究进行了归纳分析和评述。 相似文献
7.
农村劳动力转移中的子女教育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农村劳动力在城乡之间和区域之间的大规模流动,与父母一起流动的农民工子女队伍日趋庞大,他们的教育问题日益显现出来。现阶段农民工子女的受教育状况不容乐观,对此,教育部门应取消农民工子女进入公立学校的歧视性收费,城市政府应将民工子女的教育费用纳入教育事业费的预算,同时要积极引导和支持民工子弟学校的发展,保证民工子女都能上学。 相似文献
8.
英法农村劳动力转移城市化及其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萍 《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05,(6):65-67
从经济史的角度看,英法农村劳动力转移开始得最早,城市化进程最快,最具代表性.考察英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历程和原因,探究法国农村劳动力流向和现代化过程,从中可以发现农村人口城市化的共性,得出规律性的结论:第一,发展生产力、实现工业化是实现城市化进程的重要手段;第二,发展小城镇是实现城市化的重要途径;第三,消除劳动力转移的制度障碍并建立社会保障机制是促进城市化的根本保证等.这些结论对于寻求发展中国家城市化道路,尤其是对加快我国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城市化进程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关于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占才 《西安财经学院学报》2004,17(4):23-27
现代化的进程,总会引发农村劳动力转移、农村人口减少。从目前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趋势和效用看,我们可以肯定地说:农村劳动力转移是提高农民收入和发展农村经济的最佳选择。要实现农村劳动力顺利地转移,我们应当:真正给予农民“国民待遇”;彻底减轻农民“转业”的负担;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实现农村土地的“资本化”;放手让农民填补城市“空间”;大力加强对农民、农村劳动力的教育。 相似文献
10.
提高农民收入的途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高农民收入的对策有六条:一是切实推进农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二是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三是积极发展外向型农业,增加农业的国际市场竞争力;四是拓宽农民就业渠道,增加农民工资性收入;五是削减或取消农业税费;六是政府要加大对农业的扶持力度。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