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156篇
  免费   512篇
  国内免费   247篇
财政金融   6853篇
工业经济   2015篇
计划管理   9277篇
经济学   11417篇
综合类   3586篇
运输经济   514篇
旅游经济   126篇
贸易经济   11093篇
农业经济   2881篇
经济概况   12823篇
信息产业经济   186篇
邮电经济   144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625篇
  2022年   550篇
  2021年   741篇
  2020年   1129篇
  2019年   1145篇
  2018年   390篇
  2017年   924篇
  2016年   1287篇
  2015年   2179篇
  2014年   4740篇
  2013年   3816篇
  2012年   4319篇
  2011年   4666篇
  2010年   4424篇
  2009年   4435篇
  2008年   4883篇
  2007年   3933篇
  2006年   3236篇
  2005年   3119篇
  2004年   2686篇
  2003年   2321篇
  2002年   1263篇
  2001年   993篇
  2000年   822篇
  1999年   315篇
  1998年   266篇
  1997年   286篇
  1996年   268篇
  1995年   231篇
  1994年   158篇
  1993年   158篇
  1992年   129篇
  1991年   130篇
  1990年   162篇
  1989年   104篇
  1988年   24篇
  1987年   16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2篇
  1900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北京大学数字普惠金融指数(2011-2018)"数据,文章综合运用空间自相关检验、Dagum基尼系数分解、核密度估计和Markov链等分析工具,多视角分析了我国数字普惠金融发展的地区差异及动态演变.研究表明:数字普惠金融呈现逐年上升趋势,具有明显的异质性和空间集聚特征;区域间差异是数字普惠金融总体差异的主要来源;全国和三大区域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总体呈现向右移动趋势;各发展状态较为稳定,且彼此之间的流动性较低,呈渐进式动态演进.据此,研究从市场和政府联合调控、实施差异化发展策略及统筹区域间和区域内发展等方面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完善创新生态系统、提升区域创新能力是我国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的重要目标。基于2013-2018年中国(内地)30个省份面板数据,采用面板数据模型实证检验科技企业孵化器是否促进了区域创新能力提升,并基于中介效应模型探讨风险投资和孵化基金在其中的间接作用。结果发现:①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显著提升了区域创新水平,但主要增加的是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专利申请授权数总量,对发明专利申请授权数并没有显著促进作用。上述结果在剔除直辖市样本、采用随机效应模型及空间计量模型的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②通过中介效应模型检验发现,区域风险投资和孵化基金集聚效应是科技企业孵化器影响区域创新水平的主要机制;③科技企业孵化器对区域创新的影响在不同区域间差异较大,在东部地区的创新激励效应更加显著,而且政策工具强度对科技企业孵化器与区域创新水平的关系具有正向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3.
紧紧抓住创新的"第一动力"和乘数放大效应,引领超常规、可持续发展,是中国优化城市与区域发展战略的重点和内在要求.本文从创新的意义与相关学理剖析入手,从新供给经济学的分析视角切入,提出经济发展供给侧创新作用原理的理论模型与量化表达,形成以"守正出奇""守正创新"支持高质量发展潜力释放思路要领的框架性认识.结合中国当下发展新形势,以创新引领城市高质量发展这一命题,指出需以制度创新、科技创新和管理创新相结合,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针对中国新型城镇化战略的客观要求,从国土开发顶层设计入手,动态优化各地定制化解决方案,并把握高质量发展的共性要求,以宜居宜业改善民生为核心优化公共服务供给,把握好制造业的提质增效升级发展,优化收入分配推进城乡一体共赢.此外,要抓住已涌现的"一带一路"建设与"新老基建"等发展机遇,注重新型城镇化中的有效投融资,西部城市需在应对挑战中把握后发优势,以"有效市场+有为、有限政府"组合打开活力潜力空间,推进中国经济社会实现弥合"二元经济"的新型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之现代化愿景.  相似文献   
4.
马念慈 《中国经贸》2023,(16):181-183
2021年9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下发了《关于印发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促进行动(2021—2025年)的通知》(国卫医发〔2021〕27号)。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在我国深化医疗改革背景下,高素质医疗人才的培育、合理化的人才梯队建设作为医院改革发展的基础,是公立医院核心竞争力的源泉,是推动其高质量发展的不竭动力,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丁力 《财经界(学术)》2023,(28):114-116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乡镇卫生院的财政收入逐年提高,财务管理工作的难度也随之提升。通过调查与分析发现,目前乡镇卫生院财务管理工作中存在薄弱环节主要包括管理制度、人员素质、风险意识和监督管理等几个方面。本文对此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改善策略,以提高乡镇卫生院财务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6.
以2009—2020年粤港澳大湾区11个城市为研究对象,探讨制造业集聚与区域创新的关系。研究发现,制造业集聚显著提高区域创新水平,可通过提高企业竞争这一路径实现。进一步分析发现,金融业集聚对区域创新发展具有显著的正向关系,金融产业和制造业产融协同集聚显著提高区域创新水平。研究结果表明,制造业集聚加剧产业内部企业创新竞争,带动区域创新发展,且金融业在创新中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指出应鼓励区域企业创新竞争,优化营商环境,为产业融合发展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7.
产业中企业之间合作共创区域品牌对企业、产业乃至整个区域的经济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企业在合作共创区域品牌的过程中面临着在发展自身企业品牌与合作共创区域品牌之间的策略选择问题.基于非合作博弈论视角的研究发现:博弈的均衡解集与企业所处的外部环境和市场条件有关,当外部环境与市场条件较为宽松时,企业之间共创区域品牌的合作空间就比较大,由区域品牌带给企业的外部性收益也比较高,进而形成一个正向反馈机制.  相似文献   
8.
文章利用2008-2018年省级面板数据,在构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对中国各区域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水平进行了测度与评价,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各地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水平整体呈现逐年上升的态势,但是区域间存在差异,东部地区的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水平显著优于中部和西部地区.因此,要从加强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以新动能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加快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创新、推动制造业区域协同发展、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高端制造人才以及加快制造业绿色低碳升级等路径出发,提升中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9.
本文运用双重差分法研究哈大高速铁路、郑西高速铁路、武广高速铁路、京沪高速铁路和京广高速铁路开通对站点城市及区域经济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各条高速铁路线路的时间效应基本一致,但各站点效应的符号不同.郑西高速铁路和武广高速铁路的站点效应为正,说明在相对不是很发达的东北和中部地区,交通基础设施对经济发展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京广高速铁路和京沪高速铁路的站点效应为负,原因是选取的地级站点城市与经济发达的直辖市和省会城市很近,高速铁路开通使生产要素和资源向经济发达的大城市集聚,虹吸效应明显.同一线路站点效应存在异质性,说明高速铁路效应需要依托于区域经济环境.东部地区存在虹吸效应和经济集聚效应,但并没有拉大高速铁路站点城市和非站点城市的经济发展差距;但在中部和东北地区,增加高速铁路站点、加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会更好地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总体来看,高速铁路开通有利于区域经济的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10.
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当前我国在块集聚与点极化双重压力下面临的现实难题,长江经济带尤其是欠发达省份承接发达地区产业转移是解决该难题的必然路径选择。产业转移活动因区域主客体特征变量不同,呈现出典型的多发式转移和门槛转移特征,使得区域政策制定缺乏科学指导,陷入盲目拼政策红利的状态。结合效率模型及考虑熵权的经济社会发展协同度分析,测算了2004-2016长江经济带各省(市)年综合产业转移效率,并考察了门槛效应值及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在考察期内,长江经济带各省(市)产业转移效率提升较为明显,但不少省(市)存在不协调的阶段性平衡关系,且这种关系还未显露经济总量驱动下的协同发展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