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国外学者对跨文化管理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国外相关研究经历了20世纪50~70年代的萌芽阶段,70~90年代的大发展,90年代至21世纪初的多元化交叉发展三个阶段,并将伴随经济全球化进程呈现出多学科交叉、多层次关联、多视角整合的网络化、立体化发展格局。 相似文献
2.
汪顺来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4(4):82-83
文化差异对学生的外语学习尤其是写作影响很大。文化差异对篇章结构、语句结构、措词和修辞都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3.
文化差异表现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中西文化差异如从语言表象入手考察,其实质内涵是价值观的差异.因此,在外语教学中应注意文化导入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4.
刘娅萍 《黄石理工学院学报》2001,17(3):49-51,72
文章就中西方禁忌语的不同,从多个层面进行了分析,解析产生诸多不同禁忌的文化,社会原因,并就如何规避尴尬语境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5.
全球化不仅影响着世界文化的进程,而且制约民族文化的发展。中西民族文化若想实现由本土化向全球化转变,就必须按照正确逻辑序列发展,既要克服文化隔离所产生的文化障碍,正确认识两种社会的文化差异,又要坚持求同存异、多元共存的整合原则,经过不断地文化冲突和相互渗透,最终完成民族文化的创新。 相似文献
6.
贾和平 《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2(1):61-64
招商引资文本在对外经贸活动中具备不可忽视的价值。招商引资文本的英译效果至关重要。为了做好这项工作,译者应充分了解和把握译文受众的文化背景和中西社会之间的文化差异,克服字面翻译的机械性与单一性,并集中有效信息,顺应受众兴趣及思维逻辑,实现翻译效果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7.
海燕 《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综合版)》2011,9(2):113-116
英、汉语言中,动物词汇常发生语义重叠现象,即词汇对应关系。但是由于英、汉两民族长期生活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中,对同一动物词汇产生不同联想而赋予不同文化内涵,因此,研究和发掘动物习语所承载的文化信息和语言功能,在跨文化交际及翻译中有很大的实用价值。本文采用大量的实例,探讨英汉动物类象征词的语义差异现象,指出动物类词语的内涵在不同的文化中不同之处以及不同动物词的翻译方法。 相似文献
8.
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国家间的贸易往来日趋频繁。商品广告及其翻译起着重要的桥梁沟通作用。但文化差异会直接影响到广告的效力。因此在翻译过程中要采取文化适应原则对文化进行适当的改写。 相似文献
9.
在国际营销活动中,文化环境是极其重要而又极易被忽略的一个因素,文化差异往往成为企业跨国经营的无形壁垒。那么在国际营销过程中,文化差异问题该如何解决?本人个人认为,主动调整营销战略,积极融入当地市场是最好的解决方法。本文从文化差异的角度着手,以迪斯尼乐园为案例,通过对其在跨文化经营中的成功和失败的案例进行分析,阐述了跨文化运营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一些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0.
孟宏 《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4):122-124
习语是一个国家的语言和文化的结晶。通过对英汉习语语言特征、文化差异的对比和分析,全面地了解英汉言语风格和文化差异,深刻地了解认识英汉民族文化内涵,将对中西文化交流起到积极地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