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93篇
  免费   194篇
  国内免费   73篇
财政金融   484篇
工业经济   117篇
计划管理   684篇
经济学   472篇
综合类   611篇
运输经济   21篇
旅游经济   9篇
贸易经济   418篇
农业经济   116篇
经济概况   528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53篇
  2022年   62篇
  2021年   111篇
  2020年   99篇
  2019年   54篇
  2018年   42篇
  2017年   54篇
  2016年   60篇
  2015年   104篇
  2014年   309篇
  2013年   213篇
  2012年   294篇
  2011年   371篇
  2010年   243篇
  2009年   223篇
  2008年   230篇
  2007年   212篇
  2006年   252篇
  2005年   158篇
  2004年   118篇
  2003年   76篇
  2002年   39篇
  2001年   38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姜胜贤  文天凤 《科技和产业》2023,23(13):164-168
近年来,大量企业基于数字化转型实现了弯道超车。选取2007—2021年A股上市公司数据,利用企业年报中数字关键词的词频来描述数字化转型程度,研究企业数字化转型程度对企业融资成本的影响。研究发现:企业数字化转型与融资成本显著负相关;检验延长时间窗口发现,在企业实施数字化转型后的一段时间内,数字化转型仍然降低了融资成本;根据异质性分析,数字化转型对非国有企业降低融资成本产生的效果更好,且东部地区企业深化数字化转型降低成本的作用更显著。  相似文献   
2.
基于独特的京津冀地区企业调查数据和克服内生性的结构方程模型,本文对融资约束的成因及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分析结果表明,企业自身条件和外部市场环境均对融资约束有重要影响,且企业自身条件对融资约束的影响更强。总的融资约束指标对企业绩效的影响不显著。在区分融资约束的不同维度后,本文发现,融资可得性提高显著促进了企业绩效提升,融资频率增加却降低了企业绩效,而融资获得速度(等待时间)对企业绩效没有统计上的显著影响。进一步的分析表明,无论是正规融资渠道,还是非正规融资渠道,上述结论仍然成立。利用多种政策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改善企业的自身条件,是缓解融资约束的最有效办法。  相似文献   
3.
4.
窦程强 《技术经济》2020,39(2):55-63
以纳税信用评级披露作为一个天然外生冲击,并基于2013—2016年1214家A股上市公司的微观数据构造准自然实验,使用双重差分法系统评估纳税信用评级结果披露对上市公司研发投入的影响。结果发现:纳税信用评级结果披露显著增加了上市公司的研发投入。基于PSM-DID方法的估计结果与上述结论无明显差异。稳健性检验也表明上述结论的正确性。机制检验表明,纳税信用评级结果披露通过降低企业的融资约束,进而促进企业增加研发投入。此外,分样本回归发现纳税信用评级结果披露只能对中小型企业和民营企业的研发投入产生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5.
This study investigates debt market effects of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R&D) costs capitalization, using a global sample of public bonds and private syndicated loans issued by public non‐financial firms. Firstly, we show that firms capitalize larger amounts of R&D in a year when they exhibit a propensity for issuing bonds, rather than borrowing funds privately from the syndicated loan market, in the subsequent year. Secondly, we provide evidence that capitalized R&D investments reduce the cost of debt. We infer that debt market participants are able to identify firms’ motives for R&D capitalization, as we find a reduction in the cost of debt only for those firms that do not show indications of employing R&D capitalization for earnings management reasons. Indeed, only for this sub‐sample of firms, the amount of capitalized R&D contributes positively to future earnings. We confirm that R&D capitalization is positively associated with audit fees and thus can be deemed to be a signaling device. Lastly, we find that it is the amount of R&D a firm is expected to capitalize and not the discretionary counterparts, which facilitates a firm's access to public debt markets, reduces bond and syndicated loan prices, and contributes to future benefits.  相似文献   
6.
Motivated by the rising consensus that corporate engagement in climate change actions holds the key for society's transition into environmentally resilient economy, the study examines whether a firm's commitment to climate change action and its carbon risk exposure shape the firm's debt financing policy. Based on insights drawn from signaling, corporate reputation, and agency theories, we develop models that link corporate commitment to climate change actions and a firm's carbon risk exposure with its debt financing decisions. Using data drawn from S&P 500 companies, for years 2015 to 2019, we find a robust evidence that firms that engage in higher levels of commitment to climate change actions issue a higher proportion of debt with longer terms to maturity, even after controlling for their carbon risk exposure. However, we do not find a robust evidence corroborating an association between firms' carbon risk exposure and their debt financing policy. These findings are consistent with arguments that high-commitment firms enjoy positive reputation, better credit rating, and reduced agency and information asymmetry costs, allowing them to gain easier access to long-term debt markets.  相似文献   
7.
樊英  段文 《科技和产业》2021,21(11):152-158
以农业中小上市企业为例,构建应收账款融资信用风险评价体系,并通过Logistic模型度量基于违约概率的应收账款融资信用风险.结果表明,农业中小上市企业的盈利能力、成长能力、营运能力及应收账款质量、下游企业资质、供应链运营状况对其应收账款融资信用风险有重要影响,经检验该模型在预测农业中小上市企业应收账款融资信用风险方面的准确性较高,可为银行等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应收账款融资信用风险预警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8.
本文选取2010―2019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实证分析了高管薪酬粘性对企业投资效率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表明:(1)高管薪酬粘性对企业投资效率具有负向影响,会加剧企业过度投资,由此加大非效率投资及降低投资效率。(2)高管薪酬粘性对企业投资效率的负向影响仅对“奖优-低惩劣”薪酬契约有效。相对于非国有、高估值与制造业企业,高管薪酬粘性对国有、低估值与非制造业企业投资效率的负向影响更为显著。(3)管理者权力的提高会加剧高管薪酬粘性对企业投资效率的负向影响,加剧高管权力寻租引发的薪酬补偿效应,由此稀释薪酬奖惩对业绩变动的敏感度。融资约束程度的提高会减弱高管薪酬粘性对企业投资效率的负向影响,这种负向影响主要针对投资不足企业,对过度投资企业不显著。(4)风险承担在高管薪酬粘性与企业投资效率的关系中承担着中介作用,高管薪酬粘性通过影响企业风险承担来影响企业投资效率,“高管薪酬粘性-风险承担-企业投资效率”的传导渠道有效。  相似文献   
9.
基于2014年沪港通开通这一外生事件,建立PSM+DID模型考察资本市场对外开放对企业融资约束的影响。研究发现:沪港通开通有效降低了我国企业融资约束,该效应在民营企业、非跨国企业、地方司法效率和市场化发展水平较高的样本中表现更为明显;进一步研究发现,沪港通能通过提高企业信息披露质量和外部监督程度两种渠道来降低企业陷入融资约束困境的概率。沪港通有利于释放企业融资约束,为我国后续资本市场对外开放的系列政策的推行提供重要的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10.
随着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经济全球化已经成为全新的发展趋势,紧随其后的是后金融危机时代的到来。区块链是一种特定的数据技术,它在安全和便捷方面一直被业内人士所看好。论文围绕区块链技术对小微企业信用认证及融资的作用展开讨论分析,通过讨论分析有助于实现小微企业成功融资,为我国小微企业提供强有力的保障与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