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16篇
  免费   414篇
  国内免费   233篇
财政金融   274篇
工业经济   545篇
计划管理   1091篇
经济学   1725篇
综合类   1320篇
运输经济   17篇
旅游经济   63篇
贸易经济   1101篇
农业经济   542篇
经济概况   1585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124篇
  2022年   158篇
  2021年   224篇
  2020年   231篇
  2019年   121篇
  2018年   107篇
  2017年   160篇
  2016年   191篇
  2015年   240篇
  2014年   462篇
  2013年   567篇
  2012年   722篇
  2011年   840篇
  2010年   684篇
  2009年   583篇
  2008年   616篇
  2007年   597篇
  2006年   515篇
  2005年   372篇
  2004年   237篇
  2003年   157篇
  2002年   113篇
  2001年   83篇
  2000年   43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新基建作为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成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基于2015—2021年中国71个城市的面板数据,构建双向固定效应、中介效应和调节效应三种回归模型,实证检验新基建发展对城市产业结构水平的影响及内在机制。研究发现:新基建发展能促进产业高级化水平,改善不合理的产业结构状态,提升产业合理化水平;新基建通过发展物联网和激励城市研发创新两种间接路径对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产生积极影响;新基建对产业结构水平的影响受到地方政府干预行为的调节作用,在地方政府合理的行政管理下,新基建对产业转型升级的积极作用更为明显;新基建发展对产业结构水平的提升作用具有区域异质性和城市规模异质性,在中西部地区和大城市地区的作用效果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2.
地方政府“以地谋发展”的策略在促进各地区制造业大规模集聚和出口贸易快速增长的同时,也势必会给企业出口产品质量带来深刻影响。本文综合利用中国土地市场网城市土地交易数据、中国工业企业数据、中国海关进出口产品数据和中国城市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土地市场扭曲对企业出口产品质量升级的影响,并对其内在机制进行了探讨。研究发现:中国城市建设用地配置存在明显的工业偏向性,进而导致工业用地价格被低估,产生工业用地应得收益大于实际价格的反向扭曲问题。这种反向扭曲可通过抑制技术进步、阻碍产业结构高级化、弱化集聚经济效应等机制显著降低制造业企业出口产品质量。土地市场扭曲对企业出口产品质量升级的影响具有明显的异质性特征。具体而言,土地市场扭曲不利于一般贸易企业与混合贸易企业出口产品质量提升,但对加工贸易企业出口产品质量提升具有促进作用。土地市场扭曲对企业出口产品质量升级的抑制作用由东到西依次递增。土地市场扭曲不利于外资企业和国有企业出口产品质量提升,对集体企业及民营企业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3.
发展“绿色矿业”是人类进入生态文明社会的必然选择,绿色发展理念指导下的“绿色矿业”发展具有主旨统一性和实践多样性、国家主导性和企业渐进性,需要完善的理论指导、体系构建和政策支持。“绿色矿业”的运行体系是由相关主体(绿色政府、绿色企业、绿色社会、绿色市场)及其功能共同形成的网络结构,各主体多元化、多维度的相互作用共同促进“绿色矿业”的有序发展,最终实现“矿业经济发展、生态环境良好、发展成果共享”的目标。我国发展“绿色矿业”的实践取得了显著成效,各地不同的发展模式既有目标的同一性,又有方式的差异性。当前,我国“绿色矿业”发展还存在标准体系不健全、政策法规不完善、发展格局不协调、协同监管不到位等问题,需要进一步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企业的主体作用、行业协会及社会的协调支撑作用,并构建和优化“绿色矿业链”和“绿色矿业区域板块网络”,推动“绿色矿业”健康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4.
Purpose: The aim of this article is to elucidate the state of B-to-B marketing research in France by conducting a review of theoretical and empirical studies in this field that have been published over the last three decades.

Methodology/approach: Authors identified relevant literature sources, and proceeded with classifying the publications according to their main theme of study (as determined by reviewing the topic, the abstract, and/or keywords). To extract the main articles, authors explored multiple electronic databases, including Source Premier (EBSCO), Elsevier Science Direct, Google Scholar, and Cairn.info. This methodology has allowed comparisons both in time and in relation to similar works done in other countries. The analysis focuses on the main contributions of French literature in the B-to-B domain and establishes that progress has been made in understanding the issues of B-to-B marketing in France, as well as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heory in this field.

Findings: The review shows that B-to-B marketing research in France, although under-represented in relation to its B-to-C counterparts, is gradually emerging from the shadows and covers important topics that are increasingly diverse and varied. By identifying the main topics studied by French B-to-B marketing researchers, this work advances this academic discipline while also providing valuable information.

Originality/value: This study is the first attempt to conduct an in-depth examination of the state of B-to-B marketing research in France. Findings yielded by this literature review would be beneficial to both B-to-B marketing researchers and practitioners and promotes this research field.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对我国北方地区大规模生猪养殖技术效率进行测度,以期发现影响其技术效率增长的主要因素,为我国现阶段生猪养殖业战略性区划调整"南猪北进"工作提供实践指导和理论支持。[方法]根据随机前沿分析方法 (SFA)基本原理,运用对数型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及我国北方大规模生猪养殖数据构建中国北方大规模生猪养殖随机前沿分析模型,对我国北方大规模生猪养殖技术效率进行测度并据此提出相关建议。[结果]北方地区大规模生猪养殖技术效率值纵向上来看整体在不断下降,而从地域上来看内蒙古自治区和东北地区技术效率值较高,北京与西北地区技术效率值较低。[结论]内蒙古自治区与东北地区适宜作为大规模生猪养殖承载地,与国家政策具有一致性;华北地区与西北地区大规模生猪养殖技术效率测度值较低,存在较大改进空间;针对该现状提出构建经济效益与环境保护并重的规模生态生猪养殖体系。  相似文献   
6.
以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为主要特征的新工业革命方兴未艾,与朱格拉周期形成叠加,与经济高质量发展形成难得的历史交汇。当前江苏站到了新工业革命与经济高质量发展融合的全新起点,开启了经济增长新周期,致力于改善经济运行质量,提高经济效益。研究表明,新工业革命与经济高质量发展呈现相互依存、相互融合、协调发展的总趋势。文章通过对江苏经济高质量发展态势分析,把握新时代江苏的新方位、新坐标,推动新旧动能转换,实现江苏经济增长由"L型"向"V型"转变,彰显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江苏作为",为其他区域经济发展提供现实观照。  相似文献   
7.
资源依赖型地区产业转型是保障国家资源安全和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我国资源依赖型地区数量多且分布广,现阶段此类地区开发阶段不同,所以进行产业转型的路径存在差异,其过程任重而道远。针对我国资源依赖型地区产业发展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找出其问题,基于此,科学全面的探讨适合此类地区实现产业转型的五个战略,并进一步分别从地区资源开发阶段和地区利益相关主体两个维度,制定出符合资源依赖型地区产业转型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基于中介效应模型和2007~2016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构建异质性环境规制、技术创新与工业绿色化的作用机理理论分析框架,并通过构建异质性环境规制指标体系和工业绿色化指标体系将异质性环境规制与技术创新驱动工业绿色化的作用机理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行政型环境规制对工业绿色化起抑制作用,不存在技术创新中介效应;市场型环境规制对工业绿色化的影响存在部分中介效应,可通过技术创新"挤出效应"抑制工业绿色化;公众型环境规制与工业绿色化关系只有中介效应,且公众型环境规制通过技术创新"激励效应"促进工业绿色化;异质性环境规制驱动工业绿色化的技术创新中介效应的研究结论经稳健性检验依然不变。研究认为:在推进异质性环境规制驱动工业绿色化过程中,应充分利用公众型环境规制驱动技术创新"激励效应",同时应有效规避市场型环境规制驱动技术创新"挤出效应"。  相似文献   
9.
对产业结构演化的研究都是从供给端计算的产业结构,本文构造了从需求端计算的产业结构并依此对美国需求端产业结构的演化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表明,当年价所计算的美国需求端三次产业结构的变化小于供给端产业结构的变化;1970年以来美国第二产业的变化差异中近40%可以用外贸因素来解释。进而本文采取不变价计算了美国产业结构的变化,研究表明,自1970年以来按不变价计算的美国需求端的产业结构变化很小,且美国第三产业比例提升中有31%可以用不同产业价格因素变化来解释,44%可以用国际贸易来解释,仅有25%可以用第三产业收入弹性的变化来解释,因而收入弹性不是美国第三产业比例提升的重要原因。美国能够维持经常账户的逆差,将第三产业作为动力产业的根本原因在于美元的霸权地位。相比较而言,中国一直以来处于国际收支“双顺差”的状态,中国的具体国情和国家实力均无法满足大规模输出人民币使之成为其他国家储备货币的条件。  相似文献   
10.
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2018年数据与笔者收集的数据,本文采用跨地区和出生队列的变异构造双重差分模型(Cohort DID)分析了地方政府投资驱动型产业政策对农村人力资本积累的影响。研究发现,2008年之后地方政府投资驱动型产业政策引致的大规模传统基础设施投资与农村适龄青年完成高中教育的可能性之间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使用工具变量的检验结果表明,上述研究结论具有较强的稳健性。此外,本文还尝试性地探究了上述效应的作用机制:投资驱动型产业政策引致的传统基础设施投资大幅攀升,一方面增加了建筑业及相关低技能工作的机会,提升了投资教育的机会成本;另一方面带来了低技能劳动力工资的提升,导致了不同教育水平劳动力工资趋同、技能溢价下跌,降低了预期教育回报。本文的研究结论可以为“十四五”时期中国全面构建与创新驱动型经济发展模式相匹配的产业政策体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