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经济学   3篇
综合类   1篇
旅游经济   8篇
贸易经济   2篇
经济概况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收获信任与温暖的新潮旅游群体——对沙发客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段圣奎  张述林  姜辽 《旅游学刊》2013,28(7):101-108
源于欧美的沙发冲浪是一种新颖时尚的互助旅游方式。相比于传统的旅游模式,基于网络信任的沙发冲浪具有情感投入、体验充分、成本低廉等特点。借助ROST WordParser词频分析软件,通过对相关沙发客网站的文本内容进行分析,总结出沙发客旅游行为的50个高频词汇,并归纳为动机、感知、活动、交通方式、沙发城市、游玩地点等六大类目。研究发现,"朋友"和"温暖"在文本词汇中出现频率最高,结交朋友、扩展人脉是沙发客的主要旅游动机之一,受到热情接待、体会家庭温暖是沙发客的共同感知;"联系"、"聊天"、"游览"构成沙发客的基本活动;"火车"、"搭车"与"公交"组成交通方式的关键词汇;国际大都市"上海"、"北京"及风景如画的"厦门"、"杭州"成为热门目的地;"景点"、"大学"与"公园"是沙发客关注的游玩地点。  相似文献   
2.
古镇类旅游地的居住空间在旅游商业化的影响下发生变迁,居住空间的相关研究是社会空间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古镇居住空间变迁的研究是理解旅游驱动旅游地社会空间变迁作用机制的重要切入点.研究以周庄古镇历史镇区为案例地,通过质性研究的方法对周庄居住空间变迁进行调查,并展开分析,发现周庄历史镇区的居住空间形成了使用者多元化、空间功能多样化、空间分布破碎化的变迁特征,认为产生变迁的根源是旅游发展后新主体大量涌入,其基于各自的立场而对旅游商业化有着不同的理解与评价标准,而这种源于利益考量的理解与评价的差异与变化产生了对古镆旅游商业开发的不同行为,本地社会关系在这种频繁的实践与互动过程中不断复杂化,出现新的空间,居住空间发生变迁.游客是居住空间变迁的主要依据,其好恶的变化引导了市场变化,旅游市场供给方积极响应变化,满足游客的需求;政府是变迁的主导力量;开发商通过资本优势影响政府,强化了政府在变迁中的作用;本地世居居民是旅游发展前居住空间的建构者,旅游发展后发生分化;外来旅游从业者涌入,置换本地居民,传统社区共同体瓦解,推动了变迁.  相似文献   
3.
从空间思维理论出发,沿着确立思维空间——搜集空间信息——信息处理与空间思维决策这一思路,解读了空间思维过程,尤其对点式思维、线式思维、面式思维、体式思维等思维决策方式进行了重点探讨。最后,将空间思维理论应用于旅游发展规划之中,并以陕西省镇巴县旅游发展规划为例,进行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4.
本文分析了我国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大规模的扩招之后,教育质量下滑日益严重的问题,从内涵入手界定学术型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特征和范围,从而为如何建立一个更完善的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提供理论基础。最后通过学术型研究生教育中的普遍问题,提出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构建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5.
重庆市"一小时经济圈"内旅游资源单体数量较多,品位较高,空间集聚效应明显,但旅游空间结构的三个要素——节点要素、通道要素和域面要素均有其制约因素,因此,本文从这三个要素出发,提出了"一小时经济圈"旅游空间发展的战略选择以及空间布局体系。  相似文献   
6.
生活方式型旅游企业主移民社会交往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活方式型旅游企业主移民是为了追求某种特定的生活方式,在目的地长时间居住,与周围群体发生交往.文章以大理古城生活方式型旅游企业主移民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深度访谈、非参与式观察等方法,分析生活方式型旅游企业主移民的日常生活与社会交往.研究发现:生活方式型旅游企业主移民的日常活动主要分为三类:购物消费、朋友交往、休闲活动.生活方式型旅游企业主移民的社会交往"圈子"具有三大特征:(1)自发性和同质性;(2)随意性和非功利性;(3)交往空间的开放性与私密性.社会交往"圈子"对生活方式型旅游企业主移民的作用主要体现为":圈子"是生活方式型旅游企业主移民的信息来源和资源支持,圈子交往为生活方式移民提供了情感支撑和归属感.该研究丰富了旅游移民的研究内容,并为旅游目的地移民政策的制定、社区管理与目的地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乡村度假模式创新——服务经济休闲化趋势与管理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乡村旅游经历了一轮较快的原始积累之后,逐步迎来快速发展时期,一种新型旅游形式——乡村度假逐渐成为市场的新宠。由于农村居民的整体素质与城市居民存在一定差距,不能照搬城市里标准化的城市经营模式,因此需要对乡村度假模式进行技术创新,以使其适应农村居民的实际情况,同时又符合服务经济休闲化发展趋势,使休闲化的度假模式成为乡村经济再发展的契机。文章同时对服务经济休闲化过程中城市居民表现出来的消费特征进行分析与对策研究。  相似文献   
8.
重庆市璧山县游憩地空间结构演变及发展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重庆市璧山县为研究对象,采用会议、观察法和无结构访谈法,运用网络连接度指数、网络通达度指数以及游憩感知距离等计量方法,分析游憩地空间结构演变及其统计特征。研究发现重庆市璧山县游憩地空间结构演变经历了从双核到单核的地理集中过程;新生景区呈现沿重要交通干线发展的趋势,并且联系更加紧密;与一般旅游地相比,交通条件的影响感知最强,其次是景区质量和实际距离,而对旅行花费的感知偏弱。最后提出游憩地发展的若干模式。  相似文献   
9.
文学旅游在浅阅读时代具有非凡意义.现代阅读方式变革打破了传统的文学审美模式和获取知识的路径,对我国文学的现代生存提出挑战.通过文学旅游获取知识,并接受审美教育已成为鲜活的时代话题,具有新的时代意义.该研究选择《水浒传》故事发祥地水泊梁山为案例,通过访谈和网络博客获取研究资料,运用扎根理论构建文学旅游者的审美消费模型,再次收集网络博客数据对该研究的理论饱和度进行检验.研究发现:文学作品作为“前结构”或“前理解”存在,是文学旅游者的—种期待视界,对文学作品的熟识程度决定了文学审美的深度.文学旅游者的审美消费体现为审美感知、审美想象、审美理解和审美情感的有机融合,其中前者是后三者的起点,审美感知通过人物、往事、故事环境、小说情节等展开审美想象;审美感知借助景观、人物、环境达到审美理解;审美感知能够激发文学旅游者的审美情感,包含对作品、作者、人物、时事的评价以及自我励志.该研究理论上可以拓宽文学旅游的研究视角,实践上可以为文学资源的旅游开发和传统人文精神传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创意产业作为区域新的经济增长点,产业价值链不健全成为其发展的制约性因素。文章基于价值链理论对创意产业进行定义,分析价值链主要环节及创意产业发展支持条件;进而从价值链核心增值环节、价值链整合及延伸三个角度分析创意产业价值链运作模式;最后对创意产业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