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人力资本、R&D与生产率增长——基于中国省级数据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白俊红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1,(12)
利用1998~2007年中国地区面板数据,在测算各地区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技术进步及技术效率变化的基础上,对人力资本、R&D与生产率增长之间的相关关系进行了实证考察。研究结果表明,在考察期内,中国全要素生产率有所提高,技术进步是其增长的动力来源;人力资本与R&D促进了中国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这种提升主要是通过技术进步来实现的,对技术效率反而产生了显著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4.
考虑环境因素的区域创新效率研究——基于三阶段DEA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往研究在测算区域创新的效率时并未考虑环境因素的影响。本文以中国省级数据为基础,应用三阶段DEA方法,在控制环境因素的基础上考察了我国区域创新的效率问题。研究表明,我国区域创新的效率较低,且其原因主要是由于规模效率不高所致;与经典DEA方法相比,三阶段DEA方法的测算结果更符合经济现实,更能客观地反映各地区的创新效率水平。本文结论为我国创新型国家建设的效率改进提供了启示。 相似文献
5.
6.
以往研究虽然关注了能源效率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但却忽略了能源利用过程中环境污染的改善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影响。本文将环境变量纳入能源效率分析框架内,采用EBM-DEA模型测算了中国各地区能源效率,并利用动态空间面板模型,实证考察了环境约束下的能源效率对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中国经济发展方式具有明显的空间相关性和路径依赖性;与未考虑环境污染相比,环境约束下的能源效率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影响更为明显,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表明,如果不考虑能源效率提升的环境污染改善效应,将会低估其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影响。本文结论为提升中国能源效率水平,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供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7.
2009年高考英语科试卷中辽宁省新增了信息填空题.该题型采用七选五的多项选择题形式,共五小题,满10分.学生普遍反映该题有难度,答题时不知如何下手.失分率较高,如何掌握该题的技巧,并得高分,对广大师生来说是个不小的挑战.以下是笔者教学过程中总结出的解题思路,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中国的政府R&D资助有效吗?来自大中型工业企业的经验证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的研究目的旨在考察中国政府R&D资助企业技术创新的效果,并从政府偏好的角度分析影响资助效果的因素。本文采用1998—2007年中国大中型工业企业分行业数据,应用静态和动态面板数据模型的研究结果发现,中国政府的R&D资助显著地促进了企业的技术创新,而且企业自身的知识存量、企业规模、行业技术水平及产权类型等因素均会对资助效果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本文的结论为我国政府R&D资助政策的制定提供了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9.
基于2002-2013年中国工业企业的微观数据,本文考察了市场分割对企业生存风险的影响机制和作用效果.研究发现,市场分割显著提升了企业退出市场的概率,加剧了企业的生存风险,且企业所在地区的市场分割程度每提高1%,其生存风险将提升1.30%;市场需求效应、技术创新效应和资源配置效应对市场分割影响企业生存风险具有显著的中介作用,市场分割抑制了企业市场需求规模的持续扩张,降低了企业参与市场竞争和开展技术创新的积极性,阻碍了各类资源和要素的优化配置,从而提升了企业的生存风险;市场分割对企业生存风险的影响还存在"囚徒困境",来自周边地区的市场分割亦会提升本地区企业的生存风险.市场分割对企业生存风险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中部和西部地区,且市场分割对非国有企业、中小型企业以及新成立企业生存风险的影响效应要大于国有企业、大型企业和非新成立企业.研究结论为进一步优化企业生存的外部环境、促进中国实体企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