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
我国地区资本配置效率差异的实证研究:1980—2003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在总结和批判经济增长中资本要素作用有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文章利用相关计量方法对我国地区资本配置效率差距进行了静态和动态的实证研究,并运用面板数据回归模型对地区资本配置效率的差异进行了因素分解。分析结果显示,地区资本配置效率的差异不具有收敛的特征,造成地区差距扩大的原因主要是地区市场化、政府干预水平和对外开放程度等存在非均衡性。 相似文献
2.
能源投入、污染排放与我国能源经济效率的区域空间分布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运用超效率DEA模型测算我国和地区能源效率,并采用空间计量经济模型,从地理空间溢出的角度解释能源效率空间特征并提炼出影响区域能源效率的主要因素。分析结果显示:(1)全国和地区能源效率符合倒U曲线特征,全国范围内能源效率的空间差距逐步扩大;(2)能源效率具有明显的空间外部效应,政府在制定能源节能战略时,应对区域间节能合作及先进生产技术的扩散给予更多的关注;(3)能源效率同政府干预、产业结构、产权结构、能源消费结构以及资源禀赋变量呈显著的负相关,与开放程度、能源价格呈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3.
4.
外国直接投资对我国制造业技术溢出的渠道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外国直接投资(FDI)对内资企业的技术溢出有不同的渠道效应。本文首先利用Malmquist指数方法测算出了我国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TFP),并将TFP分解成技术进步指标与技术效率指标,利用脉冲响应函数和Geweke分解检验分别动态模拟了FDI对技术进步与技术效率两种渠道的影响程度,以及FDI与两者的因果关系。研究表明:FDI对制造业生产率的溢出机制主要是通过对技术效率的提升表现出来的,但对技术进步的促进作用不明显。 相似文献
5.
在国际竞争愈发激烈和国内疫情防控常态化的新形势下,中国科协作为组织科技创新各方力量的重要平台,担当着服务科技经济融合发展的时代使命和重要责任。尽管科协服务科技经济融合发展已经取得一些成效,但是仍然存在数字化平台功能单一、激励机制欠缺、供需对接不够精准、可持续发展机制欠缺等问题。立足科协服务科技经济融合发展的实践及发展趋势,总结出平台智能化、主体联盟化、服务下沉化和合作国际化四种模式,并针对每种模式设计对应机制。基于模式及实现机制,结合国际经验借鉴,建议通过组织机制优化和管理过程改进推动科协服务科技经济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