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4篇
贸易经济   7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1.
信道估计的准确程度直接影响正交频分复用系统的性能。为了提高时变信道估计算法的精度,基于总体最小二乘准则(TLS)提出了一种时变信道的估计方法。该方法用线性模型对时变信道进行建模,不仅考虑了信道噪声,同时也兼顾了模型误差。该方法能较好地跟踪信道的变化,显著消除模型误差。仿真结果表明所提算法的均方误差介于最小二乘算法与最小均方误差算法之间,在不同归一化多普勒频移下,该算法具有较好的稳健性。  相似文献   
2.
为了提高正交频分复用(OFDM)系统中时变信道估计的精度和系统性能,提出一种利 用无迹粒子滤波(UPF)算法的OFDM时变信道估计方法。该方法首先将OFDM系统时变信道建 模为具有动态特性的状态方程,然后利用UPF算法,结合接收信号动态地估计信道状态。仿 真结果表明:在高斯和非高斯环境下,所提的方法均可以获得比采用传统粒子滤波(PF)算 法的信道估计方法更高的估计精度和更好的系统性能,因此适用于实际系统。  相似文献   
3.
短波天波信道(时变信道)的衰落特性是影响远距离短波通信质量的主要因素,准确 分析预测短波信道传输特性是通信成功的基础。结合工程试验分析了影响短波通信质量的 诸多因素,选择最佳的通信信道,成功实现了远距离短波地空通信。分析预测-选择信道频 率-静态测试-短波通信的方法,对短波通信系统远距离通信能力考核试验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智能车载协作系统中车辆快速移动使得无线通信信道具有时变特性,为有效评估系统的误码性能,给出了符合车载时变信道的一阶自回归(AR1)模型,提出了一种基于AR1模型的自适应解码转发(ADF)协作误码率分析方法。该方法通过AR1模型的多普勒频偏相关系数来刻画时变信道特性,根据中继译码结果自适应选择是否协作转发,提升了智能交通系统的可靠性。此外,利用矩生成函数(MGF)推导出ADF协作下多进制正交幅度调制(M-QAM)信号误码率封闭表达式,并分析了车载移动速度和信道状态信息(CSI)估计精度对误码性能的影响。数值仿真结果表明,车载系统能通过增加CSI估计精度,有效地减少车载快速移动引起的误码平顶值。该方法相对于放大转发(AF)协作通信方式,平均误码性能提高约8.7 dB。  相似文献   
5.
为了适应高速宽带无线通信的需要,本文在一种高速数字并行接收机(APRX)结构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时变信道下的信道估计和均衡方法。使用伪随机(pseudo-randomnumber,PN)序列相关进行信道估计,将所得到的信道频率响应粗估计按照一个DFT块的长度在一帧内进行线性内插得到信道频率响应细估计,将其用来在频域进行信道均衡。这种结构能适应高速率传输的要求,并且能有效地对抗时间和频率选择性衰落。仿真结果表明,在多径衰落信道下,APRX已经无法工作,而本文提出的数字并行接收机的信道估计和均衡方法有较好的性能,并且该方法实现简单,便于应用。  相似文献   
6.
G3标准电力载波通信以正交频分复用(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OFDM)为核心抑制多径效应,结合RS(Reed-solomon)和交织编码等纠正随机错误,提高可靠性。由于信道环境时变性明显,上述措施不能满足高可靠通信需求。针对这一问题,首先,提出了分段重复编码算法并应用于G3信号传输模型,通过对有效信息进行分段重复编码,增大信息通过低衰减信道的概率,提高可靠性;其次,设计了混合窗函数有限冲激响应(Finite Impulse Response,FIR)带通数字滤波算法对信号进行滤波处理,在保证相位的前提下,尽可能去除带外噪声干扰,优化OFDM的性能,并提高分段重复编码的作用。经性能测试,所形成的分段重复编码和FIR数字滤波的传输模型在平均误码率为10-2时有2~3 dB的性能提升,适合在强时变性和强噪声的信道中进行高可靠的通信传输。  相似文献   
7.
为了能够获得较精确的快时变信道估计,利用模糊模型拟合快时变信道,提出了一种 新的信道估计算法。算法采用自适应技术进行导频子载波频域传输函数模型参数的识别,然 后通过插值拟合全部信道的频域传输函数。仿真结果表明,在系统多普勒频移小于0.1的情 况下,信道估计的MSE性能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