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453篇
  免费   126篇
  国内免费   47篇
财政金融   10026篇
工业经济   464篇
计划管理   1821篇
经济学   3067篇
综合类   1199篇
运输经济   20篇
旅游经济   1篇
贸易经济   2805篇
农业经济   252篇
经济概况   2948篇
信息产业经济   18篇
邮电经济   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34篇
  2022年   168篇
  2021年   254篇
  2020年   328篇
  2019年   335篇
  2018年   106篇
  2017年   234篇
  2016年   386篇
  2015年   570篇
  2014年   1197篇
  2013年   1364篇
  2012年   1853篇
  2011年   2483篇
  2010年   1745篇
  2009年   1847篇
  2008年   2082篇
  2007年   887篇
  2006年   804篇
  2005年   837篇
  2004年   1196篇
  2003年   1064篇
  2002年   752篇
  2001年   531篇
  2000年   485篇
  1999年   233篇
  1998年   101篇
  1997年   107篇
  1996年   131篇
  1995年   98篇
  1994年   79篇
  1993年   38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51篇
  1990年   38篇
  1989年   25篇
  1988年   16篇
  1987年   20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13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经济师》2018,(2)
当前的国际油价暴跌不会改变加大非常规油气资源开发利用的战略取向。提高非常规油气资源开发利用能力,有助于我国应对油价动荡、改善能源结构、维系能源安全、保证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我国非常规油气资源丰富,但技术瓶颈极大地阻碍了其商业化开发利用。马克思主义的财税思想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在充分考虑技术现状、相关政策及国外经验的基础上,文章基于马克思主义的财税思想提出了全面性、效率性及适时适度原则指导下的促进技术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本文根据新古典资本需求理论和实际余额效应理论建立了一个包含投资需求和投资效率的前瞻性泰勒规则模型,并构造了一个反映企业投融资需求状况的企业综合状况指数,将其引入扩展的前瞻性泰勒规则模型,然后从宏观和行业两个层面对加入企业综合状况指数的前瞻性泰勒规则进行了检验和比较。研究发现:(1)前瞻性利率传导的企业资产负债表渠道基本有效,短期名义利率对于超过80%行业的企业综合状况指数缺口的反应系数显著,但对不同行业的反应差异较大;(2)短期利率对企业综合状况的反应系数较小,而对通胀缺口和产出缺口的反应系数相对较高,显示货币当局调整利率可能更多的是针对通胀缺口和产出缺口反应;(3)货币政策对资产价格“反应不足”,其对股价的反应系数非常小,对房价的反应系数不显著。  相似文献   
3.
国外货币政策操作并没有关注产业结构调整的先例,所以我国货币政策是否应关注产业结构调整一直是一个存在争议的议题。研究发现:在理论层面,货币政策只能在短期内产生"结构性"的非对称性效应,当跨越资本投资影子价值"均衡点"后,货币政策的产业结构调整预期目标并不会产生;在实证层面,非参数格兰杰检验结果显示,当滞后1—9个月后,货币政策是产业结构调整的"过程"指标和"结果"的格兰杰因果原因,但随着滞后期增长,货币政策并不是产业结构调整的格兰杰原因。此外,无论是在"过程"层面还是在"结果"层面,产业结构调整都不是货币政策的格兰杰因果原因,二者间不存在互动效应。研究综合表明:作为经济总量调节的货币政策关注产业结构调整,只能视为短期性、暂时性经济行为,不应将其视为常态化工具。  相似文献   
4.
席波 《中国金融》2020,(4):37-39
从历史的角度看,2019年我国LPR机制改革及其后续的存量贷款定价锚切换至LPR,是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进程中的关键一环,将进一步推动我国货币政策调控向价格型转变。展望未来.这次LPR改革只是新的开始,顺利完成利率并轨“最后一公里”仍有很长的路要走,如何加强LPR与市场利率的联动效应?如何进一步完善LPR向贷款利率的传导路径?商业银行该如何优化贷款定价?这些既是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核心要务,也是摆在政策制定者和商业银行面前的重大课题。本期特别策划专题,就LPR新机制的政策传导路径及未来发展方向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5.
郭栋 《中国金融》2020,(4):45-46
LPR体现中央银行中期政策利率理论思想“商业银行两部门”模型是改革逻辑的理论框架中央银行的LPR政策逻辑有别干美联储,美国选择短期政策利率--联邦基金目标利率(Federal Funds Target Rate,FFTR)为“利率锚”。其LPR的定价机制为短期政策利率加固定利差,美联储调整短期政策利率能通过货币政策传导路径完全影响实体经济的融资成本。  相似文献   
6.
杨继生  向镜洁 《金融研究》2020,485(11):40-57
货币政策支持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在于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引导流动性进入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因此货币资金的配置效率至关重要。本文基于交互效应面板分位数回归,测度货币政策对实体企业流动性的异质性效应。研究发现:在样本期内,实体经济流动性配置陷入了资金越充裕的企业越易于获得融资,越易于获得融资的企业资金越充裕的窘境。这种流动性配置的“马太效应”具体表现为,货币政策对尾部企业的支持力度不及头部企业的一半;虚拟经济对尾部企业的“分流效应”高达头部企业的3倍,从而强化了流动性配置的失衡。因此,当前密集出台的一系列普惠政策有助于提升流动性配置效率,进一步完善调控模式的关键在于健全现代化金融体系,增强货币政策的靶向性和针对性。  相似文献   
7.
8.
9.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