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1篇
经济学   2篇
农业经济   7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中迫切需要解决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是实现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增加农民收入、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本文探讨了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中几个比较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在新时期的重要战略决策。但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农村的环境问题是一个不能忽视的问题。本文以成都市新农村建设中的环境问题为例,分析环境现状和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3.
研究目的:在土地利用现状及变更数据的基础上,综合运用多种空间分析法,揭示2005—2013年龙泉驿区耕地非农化空间过程和规律,并通过非农化重心曲线分析其空间扩散路径,从而为耕地资源保护与合理利用提供参考借鉴。研究方法:综合运用空间数据挖掘、GIS空间分析、重心模型等数学模型方法。研究结果:(1)龙泉驿区耕地非农化空间分布较为明显,集中分布在西部平原的城镇周边及主要交通干线附近区域,表现出明显的不均衡性,但2009—2013年与2005—2009年相比,这种不均衡性有所减弱;(2)以耕地非农化指数为等级划分标准的高等别非农化区的行政村集中分布西部平原城镇周边区域,整体呈现出西高东低的空间分布格局,但2005—2009年与2009—2013年不同等级耕地非农化区数量关系及空间格局发生了较大变化;(3)2005—2013年不同等级耕地非农化重心呈现出由高到低从城乡结合部外围区域向城镇中心回旋的趋势,以2005—2009年为基础,2009—2013年高等级耕地非农化重心向西移动,而低等级向东移动,耕地非农化总体重心向西北方向移动了1861.32 m。研究结论:研究结果较好揭示了2005—2013年龙泉驿区耕地非农化空间格局及其空间扩散路径,在一定程度上能为耕地保护与合理利用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4.
为了对成都市整个区域的土地进行宏观调控和合理配置,通过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并将分析后的数据进行空间转换,采用GIS技术对成都市整个区域的土地利用差异性进行分区研究。  相似文献   
5.
四川省在西部大开发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根据该省人口、耕地、粮食的历史资料,采用灰色系统GM(1,1)模型预测了人口、耕地以及粮食的发展趋势,并对三者进行了关联度分析,根据预测和分析结果,探讨了人口、耕地和粮食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6.
人居环境的自然适宜性和限制性是决定人口分布地理格局的重要因素;采用RS和GIS技术构建地理空间评估系统,从中观尺度和自然适宜性角度来研究四川省21个市州的人居环境的总体状况,并对其进行分区评价,从而揭示人居环境演化特征与结果。  相似文献   
7.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开发区在城市中的地位越显特殊,作为当前城市经济的增长点,开发区的土地集约利用程度直接关系到开发区的可持续发展,因而评价开发区的土地集约利用状况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分析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内涵基础上选取了14个指标,按照层次分析方法分为3个层次,分别确定各层次指标的权重,以达州市为例,对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8.
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在新时期的重要战略决策.但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农村的环境问题是一个不能忽视的问题.本文以成都市新农村建设中的环境问题为例,分析环境现状和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9.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制度实施绩效分析与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新型城镇化、工业化不断推进,城镇规模不断扩展与耕地资源持续减少的背景下,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制度作为一项缓解城镇建设用地紧张与耕地保护矛盾的权宜之策,正向绩效与负面问题同在。该文在分析增减挂钩制度理论内涵的基础上,结合实地调研结果,深入探讨增减挂钩实施的正向绩效与存在的问题。结果表明:增减挂钩作为一项国土管理创新制度,在促进农村土地集约利用、缓解城镇建设用地压力、统筹城乡发展与推进新型城镇化、改善人居环境等方面具有正向绩效,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表现为违背农民意愿、耕地质量难保障、利益分配不公平、实际操作缺乏监督等。在此基础上,认为任何一项新制度的实施都不可避免存在问题,正视问题、弥补缺陷是增减挂钩制度改进应该坚持的方向,提出农民利益保障、城乡利益共享以及耕地生产能力保护等是今后增减挂钩制度完善中需要进一步关注和解决的重点。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