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经济学   10篇
农业经济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目的 受区域条件和城乡二元体制的制约,黄土丘陵沟壑区城乡发展滞后。新时期,亟待厘清区域城乡关系现状,为乡村振兴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实施提供依据。方法 文章以黄土丘陵沟壑区57个区县为研究对象,分别构建县域城镇化和乡村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利用耦合协调模型探讨2000—2015年区域城乡发展的协调状况,结合相关分析探析“城”和“乡”对城乡协调发展的影响。结果 (1)区域城乡发展失衡,“城进村衰”问题加重。乡村人口系统、经济系统、社会系统和资源系统虽略有发展,但环境系统有一定程度衰退,而城镇化水平在各方面均取得较大发展。(2)区域城乡互动关系已趋稳定,城乡耦合模式以“中—中—高”、“中—低—高”为主。城乡发展协调水平总体较低,以勉强协调、初级协调为主。2000—2015年,区域城乡发展协调度空间差异明显缩小。(3)城镇化对区域城乡协调发展起主导作用,而乡村的作用较弱。结论 乡村发展滞后是制约区域城乡协调发展的主要原因,发挥乡村资源优势、加强乡村环境治理、激发乡村内生动力将有助于提高乡村发展水平、促进城乡协调发展。该研究有助于理解区域城乡关系现状,为区域协调发展和乡村振兴相关决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科学确定乡村聚落布局优化类型,利于指导乡村聚落布局优化及新时期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本文以宁夏盐池县为例,以物—场模型为基础,构建了乡村聚落发展的乡镇影响力指数、聚落自身活跃度及周围设施影响的空间场;借鉴空间相互作用的引力模型对乡村聚落的发展影响程度进行定量评价与分析;按乡村聚落的不同影响力大小,界定乡村聚落的不同演化方向,并针对其演化方向将乡村聚落优化类型划分为社区化发展型、综合发展潜力型、优势发展保持型、聚落迁并扶持型四大类。结果表明,盐池县社区化发展类型的乡村聚落共27个,面积11.58 km~2,占盐池县乡村聚落总面积的34.06%,主要沿中心城镇呈团块状分布;综合发展潜力型的乡村聚落共27个,面积9.45 km~2,占比27.79%,主要分布于城镇发展拓展边界的外围及设施条件较优越的地带;优势发展保持型的乡村聚落有33个,面积9.28 km~2,占比27.29%;聚落迁并扶持型的乡村聚落共15个,面积3.69 km~2,占比为10.85%,并针对4种优化类型,提出了较为可行的优化方案。研究结果可为乡村聚落的布局优化及乡村振兴的战略推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镇域发展研究进展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镇是中国的基层行政区域单位,镇域是县域和城乡发展的重要尺度单元。文章首先对镇的相关概念与功能进行分析,然后重点梳理国内外关于镇域发展研究的主要成果。在经济发展方面,学界就镇域产业经济发展特征、机制及如何保持镇域经济活力等开展了系列研究,横向的产业、格局类研究成果较多,但纵向的全景变化及机制的研究相对薄弱;在空间重构方面,空间规划、农村居民点布局优化、中心村镇建设等得到持续关注,但缺乏对不同类型农户和社区重构过程及发展动态的深入研究;在社会管理方面,公共服务供给与公众参与机制逐渐受到重视,而对于公共服务供给能力、公共事务治理能力提升路径的研究仍较薄弱;在资源环境方面,开展了镇域土地利用、景观生态、土地整治及其效应等相关研究,但对于镇域发展规模、产业类型特征与资源环境效应的基本关系仍不明晰,对镇域系统的资源环境效率缺乏综合认知。在新时代的新型城镇化、乡村振兴和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镇域对于区域和城乡可持续发展的作用将更加关键。应着力加强镇域人地系统演化过程与机制、镇域空间重构与乡村振兴、镇域社会管理制度与治理模式、镇域资源环境效应优化调控及镇域发展新情况与新问题研究,以更好地服务于上述国家重大战略。  相似文献   
4.
[目的]空心村整治是一项涉及规划设计、社区建设、土地复垦等诸多内容的系统工程。充分利用空心村内各类表土和建筑垃圾进行精准复垦实现土体有机重构和耕地快速熟化,是空心村整治的关键技术之一。以典型空心村内不同类型土体为例,分别测定其容重和含水量,建立土壤压实程度分级标准,明确不同利用类型土体的压实等级,进而探讨不同压实等级土体的改良措施及资源化利用途径。[方法]采用环刀法取样测定土壤容重和含水量,基于文献研阅和数据分析提出土壤压实指数及压实程度分级标准。[结果](1)普通农田、院落农地与林地表土压实程度相对较低,压实等级为Ⅱ级,可直接作为耕层土壤;(2)院落实土与复垦农田压实程度略高,压实等级为Ⅲ级,经深耕翻土等改良措施后即可作为耕层土壤;(3)晾晒场院与土墙墙体压实程度较高,压实等级为Ⅳ级,也可改良后作为耕层土壤,但需综合措施且需经1~2年的时间改良;(4)村内道路与房基实土压实等级最大为Ⅴ级,应优先作为复垦时的垫层使用,若当地土壤资源匮乏,也可作为耕层土壤,但需经过2~3年的改良,时间和经济成本相对较高。[结论]文章研究成果可为空心村不同压实程度土体的资源化利用及复垦土壤快速熟化提供科学参考,对于城乡发展转型背景下空心村综合整治、新农村建设以及农业现代化具有重要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5.
6.
7.
郭艳军  刘彦随  李裕瑞 《经济地理》2012,32(9):114-119,125
当前我国总体上已经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阶段,农村发展面临巨大机遇。但是长期以来推行的依靠政府、外来企业等开发援助的外源式发展并不能有效解决农村持续稳定发展问题,在此背景下内生式发展转向愈加明显,内生式发展理论基础和发展机理值得探讨。从地理学综合视角出发,运用一般方法论、自组织理论、农村整谐发展理论多学科视角,解析内生式发展的理论基础,拓展内生式发展的理论内涵;并选取北郎中村作为研究区域,剖析农村内生式发展的系统构成、系统特性、演化规律、整合机制。研究表明:①内生式发展体现内因与外因的辩证关系,是系统内部要素在内部动力主导作用下自组织演化过程,其实践形式是整谐发展。②内生式发展或是农村持续稳定发展的根本途径。农村发展系统具有自组织性,内部整合是其演化发展的根本动力。③整谐发展是内生式发展的重要途径。通过组织重建、产业重塑、空间重构,整合系统要素,激发内部动力,与外力耦合联动,强有力推进农村发展系统演化发展,同时为外部资源有效利用提供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8.
城镇化进程中我国"小农"为特征的粮食生产模式发生了深刻的变革,而粮食生产模式的转型是我国乡村转型发展进程中变化最为显著的部分。文章从粮食生产系统概念界定出发,基于粮食生产供给功能、农户生计保障功能、城乡转型支撑功能和生态环境保育功能,构建了粮食生产系统多维功能评价指标体系。利用黄淮海地区1990、2000、2010和2015年四期分县截面数据,定量评价了粮食生产系统不同功能的时空格局特征,及其内在关系演化过程。结果表明:(1)黄淮海地区粮食生产供给功能不断增强,空间分布上京津地区和山东半岛城市群地区不断减弱,而冀、鲁、豫、皖多省交界地区不断增强;农户生计保障功能和城乡转型支撑功能存在高度的正相关性;生态环境保育功能整体上"南高北低"。(2)1990—2015年黄淮海地区粮食生产系统总体功能不断增强,逐渐形成了"高功能都市型"、"过渡提升型"和"低功能生计型"三类粮食生产地域类型。(3)粮食生产供给功能与农户生计保障功能的相关系数由1990年的0.38转变为2015年的-0.22;而粮食生产供给功能与城乡转型支撑功能相关关系由弱相关转变为负相关;粮食生产供给功能越强的地方生态环境保育功能越高。然而,1990—2015年,70%粮食生产供给功能上升的县呈现出生态环境保育功能下降的趋势,粮食生产带来的生态环境压力不断增大。因此,国家粮食生产政策的制定需加强对农户生计保障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注。  相似文献   
9.
农牧交错带乡村空间发展类型及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璩路路  李裕瑞  李琳娜  曹智 《经济地理》2019,39(10):153-161
乡村空间发展类型识别与划分一直是乡村地理学研究热点之一。文章以宁夏盐池县为例,利用引力模型、可达性测度模型和空间自相关模型识别该县乡村地域空间发展类型,通过地理探测器探测其影响因素,揭示影响农牧交错带乡村发展核心要素的空间分异状况。结果表明:乡村空间发展系统分析框架对于新时期农牧交错带村域空间发展类型的识别与发展振兴具有一定的适用性和导向性;宁夏盐池村域空间发展类型可识别和划分为4种乡村地域空间发展类型,分别为城郊融合类、集聚提升类、适度挖潜类、搬迁撤并类,并对分类因素进行了探测分析,以期对乡村振兴能够进行靶向治疗,促进乡村振兴战略的落实落地。该研究结果可为农牧交错带"乡村空间重构"和"乡村振兴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以北京市县域尺度为研究对象,从劳动投入、资本投入、经济产出、财税收入、居民收支5个方面构建城市土地利用效率评价指标体系,采取定量模型方法开展了实证评价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北京市18个区县城市土地利用效率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呈现出中心城区较高、近郊区略低、远郊区较低的圈层式特征。城市土地利用效率与区域发展现实条件、城市发展功能定位、建设用地管控强度、低效土地开发强度、城市土地市场发育程度等息息相关。为此,科学编制城市和土地利用规划、创新多元化供地模式、构建科学地土地再开发利用激励和约束机制,应该成为今后政策制定的主要着眼点和落脚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