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计划管理   3篇
经济学   2篇
贸易经济   2篇
农业经济   8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托达罗模型的理论内核和政策含义,本文认为在目前中国城乡差距持续扩大的情况下,加快转移约1.6亿左右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关键是要提高农村转移劳动力在城市的就业概率。为此,除了要调整产业结构、发展中小企业以外,还应该注意改革教育制度以提高农村劳动力的人力资本积累,避免劳动力的需求与供给的双向脱节。  相似文献   
2.
竹俊  胡俊波 《商业时代》2006,(21):24-25
我国外贸依存度的迅速提高,带来了巨大的风险。笔者认为应该对由此带来的风险有清醒的认识,必须建立和完善风险监测、评估体系,及时采取应对措施,降低风险,提升应对风险能力,才能使经济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3.
国际金融危机暴发后,农民工返乡创业得到了各级政府的重视,但是创业并非易事,本文通过对四川省金堂县两个镇的实地调研后发现:制约农民工返乡创业的因素不禁来自农民工个体微观层面(如"资本匮乏"、"人力资源积累不够"、"思想较为保守"、"负担重、抗风险能力弱"等),一些宏观层面的客观因素(如当地经济发展状况)也制约着农民工返乡创业.同时,调研发现,尽管出台了大量优惠政策,但由于这些优惠政策的惠及面太窄,以至于这些优惠政策的实施效果欠佳.  相似文献   
4.
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模式研究:一个模式构想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传统农产品交易方式的弊端是导致农产品价格剧烈波动的重要因素,而电子商务交易具有供应链扁平化,信息公开、透明和共享,市场规模无限扩大,物流成本显著降低的优点使其成为未来农产品流通的重要发展方向。但是,目前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仍存在卖方信息链缺失、农村电子商务平台资源短缺、交易对象标准化程度偏低和交易过程面临‘道德风险’等诸多困难。本文提出了一个新的农产品电子商务解决方案以试图解决这些问题。  相似文献   
5.
中国农村改革三十年成功经验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回顾中国农村三十年的改革历程,最成功的经验就是我们坚持"解放思想,事实求是"的思想路线,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坚持政府的规范和引导,遵循市场经济的规律。展望未来,如果我们始终坚持运用这些宝贵经验,中国农村改革必将取得更大的绩效,中国农村必将成为和谐农村。  相似文献   
6.
随着产业结构的升级和人口的转移,城市化已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但是由于受到土地制度的约束,我国的城市化水平并不高,甚至低于世界平均城市化水平。建立在制度约束条件下的农民最大化行为模式的分析框架,对目前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的几个现象进行经济学分析,使之明确土地制度的约束是阻碍我国城市化进程的深层次原因。  相似文献   
7.
农民首创与政府引导:农村土地制度改革30年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回顾农村土地制度改革30年的历程.本文认为可以分成"因穷求变"和"为富求变"两个阶段.其中农民首创与政府引导结合所形成的合力是改革最重要的推动力.改革之所以能够成功就是因为我们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坚持政府的规范和引导.遵循市场经济的规律.  相似文献   
8.
"供大于求"是目前四川劳动力市场的基本态势,在"十二五"时期这一矛盾仍将存在,不仅如此,由于世界产业格局调整、国内经济发展方式转型,"十二五"时期四川劳动力市场还会面临许多新的挑战.但同时也应该看到经济的发展也将为四川劳动力市场带来许多新的机遇.在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情况下,扶持农民工返乡创业不仅可以缓解劳动力市场的压力,加快当地经济发展,提升产业结构,还有利于劳务输出地承接完整的产业链.  相似文献   
9.
本文回顾了自1978年以来四川省农业农村改革的40年历史,根据各个时期的农村经济社会主要矛盾,将这40年历史划分为四个大的阶段。对四川省在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农村投融资体制、农村公共服务管理体制、农村行政管理体制、农村社会管理体制等多个方面的改革贡献进行了分析和梳理。在此基础上对四川省农业农村改革之所以取得成功的经验进行了系统总结。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四川省438户农村小微企业为研究对象,从企业的融资需求、融资获得性、融资结构及其面临的信贷约束四个方面,对“信用评价”能否缓解企业“融资难”进行了检验。本文首先通过构建Logistic模型和Odered Logit模型进行回归分析。然后,为消除样本选择导致的估计偏差,采用倾向得分匹配(PSM)方法对回归结果进行反事实检验。最后,依据反事实检验结果对回归模型作了进一步的修正。研究发现:从整体上看,信用评价的确能够缓解农村小微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但从结构上看信用评价更多的是在非正规金融渠道发挥作用,而在正规金融渠道中的作用并不明显。正规金融机构在对农村小微企业发放贷款的时候,更多地还是按照传统经营模式,根据企业的抵押物的多少、规模的大小、营业收入的高低来选择业务对象。另外,农业小微企业所面临的融资难问题比非农业小微企业更为严重。本文的研究结论为理解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政策的合理性以及进一步改善农村小微企业融资状况的重点与方向提供了新的经验证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