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计划管理   3篇
综合类   2篇
贸易经济   1篇
农业经济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3 毫秒
1
1.
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耦合机理及协调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外直接投资(OFDI)作为一种技术外溢路径能有效提升国内技术水平,推动中国经济转型和结构战略性调整不断向前迈进。在L-P模型的基础上,针对1985—2013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数据,以全要素生产率作为技术水平衡量指标系统可以探究中国对外直接投资逆向技术溢出的技术进步效应及影响因素。结论显示,中国对外直接投资能够产生明显的逆向技术溢出效果,也即对外直接投资每上升1%将提高国内全要素生产率0016 3%,但影响效果不及外商投资、进口贸易和国内研发;此外,逆向技术溢出作用程度受到国内研发强度、人力资本、知识产权保护程度以及技术差距等因素的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2.
本文分析了勘察设计单位项目管理的现状,阐明了勘察设计单位实施项目管理的重要意义,并针对项目管理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进的意见及措施。  相似文献   
3.
如何对公司管理者的经营业绩进行合理评价是确保公司目标实现的现实问题.本文从会计角度、经济角度对比分析评价管理者的经营业绩,阐述了EVA财务评价方法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4.
5.
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协调发展问题是“四化同步”中的重要环节,也是当前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下面临的综合性课题。本文分析了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的耦合互动机理,构建了“两化”联合评价指标体系,并基于中国数据对“两化”耦合协调度进行实证测评,结果显示,我国“两化”协同度正处于稳步提升的态势,但城镇化对于农业现代化的影响力并没有充分发挥,甚至在一定程度上产生阻滞作用,需通过大力提升城镇化内涵质量促进“两化”协同发展。最后,本文点出了现阶段我国城镇化发展存在的问题障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促进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良性互动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中日油气产业发展具有较突出的共性,如中日两国同属于石油需求与消费大国,石油对外依存度极高;石油进口来源地和运输路线高度集中,石油供应安全性差;中日两国石油进口多元化战略趋同。由此决定了中日两国在世界油气领域存在竞争博弈的一面,包括中东市场上的油气竞争、俄罗斯远东石油管线争夺、中亚里海石油争夺,以及在东亚地区内部东海油气资源的争夺等;同时,作为东亚的油气消费大国、原油进口大国和经济大国,两国也应当在加强油气领域的技术交流合作、加强油气安全领域的合作和建立东北亚能源共同体与抵制亚洲溢价等方面进行广泛合作以实现双赢。  相似文献   
7.
如何对公司管理者的经营业绩进行合理评价是确保公司目标实现的现实问题。本文从会计角度、经济角度对比分析评价管理者的经营业绩,阐述了EVA财务评价方法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日本与中国同属于东亚小农社会,土地细碎化问题突出。日本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推动农业规模化发展,而其中诸多举措对我国农业规模化经营具有重要启示和借鉴意义。[方法]以大量数据材料作为支撑,分析日本积极推进农业规模化经营的现实背景,总结其为应对食物自给率走低、农业人口大量流失、农户兼业化程度加剧、耕地大面积撂荒、务农劳动力高龄化等农业发展难题所采取的主要应对举措及其成效。[结果]日本政府持续创新改进农地制度,推动土地向农业法人经营体集聚;高度重视适用于山丘区和农村留守劳动力的中小型农机发展,有效提升了农业劳动生产率和缓解了农村土地抛荒问题;积极培育多元化农业经营主体,推动农业组织经营模式创新;全方位提升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促进实现农业规模经济效益;多层次开展农业农村人才培育,化解农业接班人危机。[结论]中国正处于农地细碎化经营向适度规模经营转变发展的重要阶段,可充分借鉴日本成功经验,通过不断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加大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扶持力度,大力提升农业社会化服务运营效率,扎实推进新型职业农民队伍建设等举措,促进实现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目标。  相似文献   
9.
粮食种植业地理集聚的时空演变对于粮食安全具有重要影响。通过对2000~2018年我国粮食作物区位基尼系数、产业集中度、地理联系率、区位熵指数和莫兰指数等计算,分析我国粮食种植业地理集聚的时空特征及其演化趋势,并从演化经济地理视角探讨确保我国粮食安全供给的对策建议。结果表明:一是我国粮食种植业的地理集聚程度表现出稳步增强的趋势,不同粮食作物地理集聚程度存在显著差异;二是区域间粮食生产的专业化程度差异不断拉大,部分粮食作物生产趋向高度集聚在少数特定粮食主产省(区);三是随着我国"粮食生产—人口承载"的地理联系率持续走低,粮食产销区域之间的不平衡性日趋凸显;四是我国粮食种植业具有显著的正向空间自相关性特征,但不同粮食作物生产的空间关联程度差异明显。为此建议,要从进一步完善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加强粮食综合流通能力建设、深入推动粮食集聚化生产和优化粮食作物种植结构等方面着手确保我国粮食安全供给。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