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篇
财政金融   3篇
计划管理   8篇
经济学   16篇
综合类   3篇
贸易经济   3篇
农业经济   37篇
经济概况   8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学知识生产能力提升是推进中国“双一流”大学建设战略的重要突破口。资源是大学知识生产的基础,大学知识生产资源获取路径存在学术、市场和行政的三维场域分化。通过资源有效利用而培养能力是大学知识生产的最终目标,大学知识生产能力表征框架表现为输入性与输出性能力、学术探究力与市场竞争力的双重坐标,评价场域分化决定了大学知识生产能力测度标准的多维特性。大学科研管理实践是在遵循场域分化和各要素矛盾运动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对稳固基础、融合共生、优势转化等战略的主观选择及行动策略。  相似文献   
2.
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当前各地推进产业转型升级的必然要求。如何发挥土地在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中的作用,是必须首要解决的问题。研究发现,尽管各地围绕土地管理创新进行了不同层次的探索,但主要集中在供地、地价等环节,对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支撑作用有限,且不利于土地长效利用,缺乏系统性、整体性和前瞻性。从产业特点与土地资源优化配置有效衔接出发,现行土地管理应在土地使用流程关键环节创新,从规划、出让、审批、地价、退出等环节建立全方位、循环式土地利用制度支撑体系,形成不同环节土地管理的差异化组合模式,保障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3.
从能源消耗角度测算2009—2012年城镇土地利用的碳排放量,并运用LMDI分解模型对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解。研究表明,2009—2012年城镇土地利用碳排放量不断增加;经济水平提高、土地面积增加对城镇土地利用碳排放存在正效应,能源效率、人口规模、单位能源的碳排放量存在负效应。因此,为了实现城镇土地可持续利用,促进经济与环境的和谐发展,需要适度控制城镇规模的扩张速度,提高城镇土地集约利用率;同时,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推进可再生能源和清洁能源的开发和使用。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长三角农村地区进行实地调查,发现农村老年人在养老方式选择上倾向于居家养老,机构养老所占比重较小。年龄、自理能力、与家人的关系和晚年生活的孤独感对老年人养老意愿选择有显著影响。为了满足农村老人的养老需要,必须发展多元化的养老体系,在建立和完善居家养老服务体系的同时,充分发扬传统孝道文化,并适当发展养老机构,保障农村老人的生活需求。  相似文献   
5.
国家与社会的分化和不断成长的市民社会互动发展,促进了社会公共组织的生成与发展,社会行政应运而生。社会行政应用到我国教育领域,促进了教育行政主体本体的重构,也激发了我国教育行政体制的创新。  相似文献   
6.
文章在构建城市土地集约利用与城市化协调发展评价模型的基础上,分析了中国31个省区城市土地集约利用与城市化协调发展的程度。研究结果表明:(1)中国省区协调度及协调发展度都存在着明显的区域差异,协调发展水平整体上表现出东部地区大部分省份高于中西部地区的规律,而且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具有较强的相关关系;(2)中国省区城市土地集约利用与城市化协调度及协调发展度在空间分布上具有一定的对应性;(3)按照协调度和协调发展度将31个省区分为八类,分别体现经济发展、自然条件和政策因素等对区域城市土地集约利用与城市化作用的差异。  相似文献   
7.
本文结合阿玛蒂亚·森的可行能力理论,将贫困老人划分为经济贫困、能力贫困和精神贫困三种类型,并以南京市为例,分析贫困老人可获得的养老服务政策。研究结果表明:传统的划分贫困老年人的标准已不能适应老年人的现实状况,养老服务支持政策的主要受益群体已发生变化,能力、精神贫困老年人更易陷入养老的弱势困境;老年人可获得的养老服务支持偏重于日常生活照料服务支持,精神支持空白,且服务水平较低;老年人对政策落实的结果不满意,政策执行效果弱。本文建议:应依据可行能力理论,重新划分贫困老人的类型,并实施养老服务分类支持;还应结合公共财政能力,及时调整政策支持的方向和力度,瞄准老年人需要,最大化满足各类贫困老年人的服务需要;同时加强过程管理和监督,提升政策效果。  相似文献   
8.
陆万军  邹伟  张彬斌 《南方经济》2019,38(9):97-112
近年来,中国性别教育差距快速缩小并呈现出女性高等教育在校生比重超越男性的现象,文章从生育政策视角对这一现象进行了解释,认为计划生育政策通过改善女性教育获得显著促进了性别教育平等。队列分析显示,生育政策之后的出生队列中女性相对教育水平明显提高,性别教育差距明显缩小。基于生育政策地区差异和出生队列差异构建的双差分模型分析发现,以农村二孩政策地区为参照组,严格的独生子女政策在提高女性相对受教育机会方面更为明显。但相对于二孩政策,一孩半政策在促进性别教育平等方面不存在显著差异,这可能由于在一孩半政策下独女户和双女户数量较少,家庭受性别偏好影响会将资源向男性倾斜,导致政策没有通过控制家庭规模提高女性相对教育获得机会。研究认为,随着中国放松生育政策,农村地区由一孩半政策过渡到二孩政策并不会对女性教育获得产生明显影响,应该关注生育政策调整对严格独生子女政策地区女性教育获得的影响。同时,随着性别教育差距逐步缩小,可以利用劳动力市场政策降低市场性别歧视,进一步提高女性地位并促进性别平等。  相似文献   
9.
员工建言行为是组织竞争优势的重要源泉。领导作为员工建言的主要对象,其对员工建言行为有着重要的影响,以往的相关研究主要侧重于对变革型领导作用的研究,然而已有实证研究证实变革型领导对员工建言行为的影响并不稳定。事实上,公开说出组织中的问题是一种与伦理价值观有关的行为,而伦理型领导作为一种与伦理有关的领导类型,其对员工建言行为理应有着较大的影响。文章分析了伦理型领导对员工建言行为影响的理论基础,并通过引入合理的中介变量深入探讨了该影响的内在机制。文章在一定程度上拓展了伦理型领导与员工建言行为领域的相关研究。  相似文献   
10.
农民增收问题备受社会各界重视,小农户通过组织化的方式获取农业生产性服务对其家庭收入的影响效应有待验证。基于对山东省博兴县372个种粮小农户的微观调查数据,利用倾向值得分匹配(PSM)方法实证分析了小农户组织化获取农业生产性服务对其家庭收入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组织化获取农业生产性服务可以显著提高小农户家庭人均总收入(23.03%)和非农收入(23.12%),对农业纯收入也有正向影响。(2)从不同组织模式看,村级代理托管模式和土地入社托管模式均能显著提升小农户家庭人均收入和非农收入,且土地入社托管模式的提升效应高于村级代理托管模式。(3)村级代理托管模式对小农户农业纯收入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土地入社托管模式则相反。因此,应充分发挥村集体的统筹协调功能,不断提高小农户在获取农业生产性服务时的组织化程度,同时强化农业服务主体建设,更好地带动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