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4篇
经济学   5篇
综合类   1篇
贸易经济   1篇
农业经济   1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目的]我国的粮食安全问题一直备受关注,作为粮食安全重要保障的粮食主产区近年来却面临着粮食生产与经济发展协调性、可持续性下降的困扰。文章以湖北省46个粮食主产县为研究区,对其粮食生产与经济发展的耦合协调状况进行研究,以期为地方政府粮食安全政策制定提供参考。[方法]以研究区粮食产量、地区生产总值、行政区划图层为数据源,构建重心模型和空间耦合模型,对粮食主产县2006—2015年间粮食重心和经济重心迁移路径、粮食生产与经济发展耦合协调状况进行分析。[结果](1)研究期间粮食主产县的粮食重心和经济重心整体上皆向西北方向转移,经济重心始终位于粮食重心东南部,经济重心的移动幅度大于粮食重心,但经济重心的移动方向更稳定。研究区北部的粮食生产地位高于南部,南部的经济地位则高于北部,粮食生产的稳定性相对低于经济发展。(2)两重心整体上虽均向西北方向转移,但具体移动方向存在较大差异,两者空间重叠性整体下降,变动一致性减弱,空间耦合性变差。(3)粮食生产与经济发展空间一致性地域分异特征明显,相较于2006年,2015年粮食经济整体协调性进一步减弱,粮食生产与经济发展日趋分散。[结论]建立重心模型和空间耦合模型对粮食生产与经济发展耦合协调状况进行研究是有效可行的,为推动粮食生产与经济发展协调稳步发展决策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2.
基于2008—2018年中国212个地级市面板数据,构建双重差分模型,评估智慧城市建设对城市科技创新能力的政策影响效应,并对城市异质性进行拓展分析。结果显示,智慧城市政策能够显著提高区域科技创新能力,且城市科技创新基础越好,政策效应越突出。据此提出智慧城市建设应从优化科技创新投入结构、共建协同创新平台、完善成果转化机制、优化创新空间布局等多个维度协力打造科技创新生态,整体提升科技创新实力。  相似文献   
3.
湖北省土地整治项目投资的时空分异及地域分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目的:分析土地整治项目投资的演化阶段及空间格局,探寻投资时空分异内在规律和影响因素,并对土地整治项目投资进行地域分区,可以为土地整治相关政策的制定和投资方向的引导提供科学决策依据。研究方法:聚类分析法、变异系数法和重心模型法。研究结果:湖北省土地整治项目投资演进总体上可以划分为3个阶段,投资县际之间的差距呈逐步缩小趋势但差异仍较为明显;投资空间分布呈现出以江汉平原腹地为中心,向西北方向呈沿汉江流域与丹江口水库的"M"形增长带,向东南方向呈沿长江流域的"C"形增长带的发展格局;投资重心呈现明显的东南方位偏向;以投资规模为主要标准,湖北省可划分为7个投资类型区。研究结论:自然条件、地区功能定位以及国家政策设计是影响土地整治投资的重要因素,未来湖北省土地整治项目投资需做好区域统筹,同时各区域应结合各自整治的重点方向用好土地整治资金,优化土地整治项目投资效益。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违法主体、违法用地类型、违法用地面积及其变化趋势等不同角度,对自然资源部公布的违法乱占耕地建房典型案例进行了归纳整理,分析了农村违法占用耕地的原因,查找了其共性规律,并提出了相应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基于改进城市引力模型的湖南省经济区空间格局演变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郭源园  胡守庚  金贵 《经济地理》2012,32(12):67-72,90
提出从"城市质量"和"吸引惯性指数"两个方面改进城市引力模型,并以湖南省14个城市作为研究对象,测算了研究区各城市在2002、2007、2010年3个时间点彼此间的吸引力。同时基于层次聚类法分析了14个城市的经济区空间格局及其演变,结果表明:①2002年湖南省可分为长株潭经济区、环洞庭湖经济区、湘中南经济区和湘西经济区;②2007年和2010年相比于2002年则增加了一个离心经济区。研究结果可为城市引力测算及区域城市间经济协同发展规划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正>核心提示本文基于湖北省地方国有企业盘活利用存量土地工作专项调研成果,阐明了国有企业盘活存量土地的重要性,探讨了存量低效闲置用地的成因及盘活所面临的困难,并提出了优化多种盘活方式、分类稳慎处置问题、强化信息化管理机制等盘活路径及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7.
[目的]多维度多时序区域土地利用转化度量,揭示土地利用转化特征和动力机制,是区域国土空间规划和管制的重要依据。[方法]基于GIS空间分析、土地利用交换变化率、空间分离度等方法,研究1995—2015年桂西资源富集区各时段土地利用转化的时空特征。[结果](1)研究初期主要表现为农用地之间的相互转换,后期土地利用转化类型复杂多样,建设用地面积较研究初期大幅增加。(2)土地利用转化强度随时间变化由北部向南部转移,各时期土地利用转移强烈程度地域分布及转移类型有所差异。(3)研究期初和期末土地利用转化空间分离度平均值较中间时期更大。(4)土地利用转化与地理位置、地形地貌、矿产开采及加工、人口转移及劳动力构成、国家政策等因素有关。[结论]短时期内资源型地区受人类活动干扰强烈,土地利用转化活跃,分析其转化特征对统筹协调区域国土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研究目的:揭示安徽省各地市土地可持续利用程度及时空格局特征,实现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变权模型(VW模型)、层次分析法(AHP)。研究结果:(1)2005—2013年安徽省各地市土地可持续利用指数总体偏低,介于轻度不可持续(III1)到临界可持续(II1)状态之间;(2)从土地可持续利用指数的变化情况来看,增速最慢的为马鞍山市,增速低于2%,增速较缓慢的地区为合肥、阜阳、六安、芜湖、铜陵、黄山,年均增长率介于2%—3%之间,其余地市土地可持续利用指数年均增长率较快,均超过了3%;(3)土地可持续利用程度在空间上呈现一定的地域特征,总体上看,土地可持续利用指数由高到低依次为江南地区、江淮地区、淮河以北地区。研究结论:安徽省土地可持续利用程度总体较差,但各地市土地可持续利用程度不断提升,土地可持续利用格局呈良性发展态势。  相似文献   
9.
研究目的:对"中国知网"刊载的土地科学期刊文章进行计量分析,探讨土地科学发展特征。研究方法:科学计量学、网络分析法。研究结果:通过对1980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中国知网土地科学文献题录数据的处理分析,可以刻画土地科学研究现状,梳理土地科学发展脉络和演进逻辑。研究结论:(1)土地科学影响力逐步攀升,并已形成了稳定的学者群体,新一代学者逐渐开始引领土地科学发展方向。(2)土地科学主要研究机构多为高等院校和中国科学院等科研院所,研究活动分布具有显著的空间集聚性。土地科学研究基金资助力度持续增加,文章来源期刊多元化。(3)土地科学发展经历了土地制度探索阶段、耕地保护阶段、城镇化阶段、城乡统筹发展阶段。"人地关系权籍时空系统"理论和时空锥理论构成了土地科学演进的内在逻辑。(4)"人地权三位一体"理论和三维空间研究域模型及其理论构成了土地科学研究域的基础,即土地科学主要研究内容是解决在特定发展阶段,土地生产关系与土地生产力不匹配所衍生的土地利用问题,而土地政策研究、土地资源利用和管理研究、工程技术研究则是解决相关问题的土地科学理论实践,土地科学是一门典型的"问题导向型"和"实践推动型"的科学。  相似文献   
10.
基于1999-2015年OECD专利数据库数据,依据药品专利申请数和医疗设备专利申请数,分析中国医疗技术进步现状与发展趋势。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医疗技术进步并不是平稳增长,而是呈现出跳跃式特点。新医疗保险政策出台是导致上述结果的主要原因,其影响往往滞后1~2年。医疗保险通过降低患者的价格敏感度,从而推动医疗技术进步:一方面刺激患者消费更多药品和医疗设备,提高药品和医疗设备的市场利润,刺激厂商加大研发力度;另一方面,强化患者对医疗质量的关注,加剧医院竞相引进医疗设备,激励厂商研发医疗设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