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工业经济   3篇
计划管理   1篇
综合类   3篇
贸易经济   2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气相色谱指纹技术是地球化学方法判别油藏连通性中一种准确性更高、更有效率、更省时的方法,已经广泛用于连通性研究。哈拉哈塘油田跃满区块跃满2缝洞系统原油物性相似,进行全烃气相色谱分析,判断出井间连通性,可进一步了解剩余油分布并为下步油田井位部署和注水注气提高采收率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基于GIS的普达措国家森林公园火险区划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以云南省普达措国家森林公园为研究对象,以TM遥感影像图像、普达措地区DEM和森林火灾情况调查数据为信息源,在分析普达措森林公园森林火险因子基础上,选取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这两大类作为主要林火等级区划分析因素考虑。借助遥感影像图像处理软件ENVI以及利用GIS相关理论方法,通过采用因子加权叠置法,对研究区森林火险情况进行了定量评价,并将火险等级分为5类风险等级。结果表明:普达措森林公园森林火险等级较高、高火险区比重较大,森林防火任务较重。高火险区主要位于易燃树种生长区和地形影响较大区,研究结果可为森林防火部门提供相关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3.
原油价格对于国民经济平稳运行具有重要的影响,有关原油的研究事关国计民生。文章基于超星发现系统提供的学术分析系统,对我国2006—2016年有关原油价格方面的学位论文进行了统计归纳,重点对成果数量的变化规律、主要的研究主题、研究单位、作者分布等进行了分析,以期为我国相关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针对目前L油田油藏动用程度高、采出程度低、综合含水高等问题,加强剩余油分布研究,分析油藏分布影响因素,做好油藏进一步挖潜工作,成为L油田二次开发的重要手段。文章在区域地质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建立三维地质模型对目标区的构造特征和储层物性进行了分析;结合油藏数值模拟对L油田庙125×1断块剩余油在纵、平面上的展布特征及影响因素进行了深化研究,总结出剩余油的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综合研究表明,纵向上各小层顶部含水低,剩余油富集;平面上剩余油主要富集在渗透率相对较低的地带,井网不完善的部位以及局部构造高部位;剩余油分布主要受断层,井网分布及油藏非均质性控制。  相似文献   
5.
罗瑞 《化工管理》2015,(7):139-140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各行业对油气资源的需求也逐渐增加,油气勘测成为了研究的热点,本文重点研究了断层输导体系特征以及其对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以便进一步提高勘探的效率,为油气勘探研究指明方向。  相似文献   
6.
二氧化碳封存技术可以有效解决当前碳排放过量的问题,但是其注入地层后与地层发生相互作用引发地层变形,会对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为了探究CO_2注入对地表变形的具体影响,基于渗流-应力耦合理论,通过数值模拟,研究了二氧化碳封存对地表变形的影响,得到了二氧化碳注入速度、注入压力和原始地层压力对地表变形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地表变形与注入速度和注入压力为正相关关系,与原始地层压力为负相关。研究可为降低CO_2地质封存过程中的地质灾害风险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7.
为了查清米仓山自然保护区内地质遗迹状况,文章在保护区地质资源调查报告的基础上,参考合适的地质遗迹分类方案将区内地质遗迹分为3大类,6个基本类型,褶皱构造形迹、岩溶地貌、流水作用地貌是保护区典型性遗迹景观。论文从科学价值、审美价值、开发价值三个方面进行了定性评价,评价结果表明,区内地质遗迹资源的科研科普价值、美学价值高,自然性、典型性较好;运用层次分析法和专家咨询法相结合选取了菲什拜因-罗森伯格模型做了定量评价,结果表明保护区以省级地质遗迹为主,结合研究区实际条件总体开发潜力较大。  相似文献   
8.
杜垚  郑晓芸  于百江 《商》2014,(37):65-66
我国各类农作物秸秆资源十分丰富,但其综合利用率极其低下。我国很多地方采用焚烧秸秆这样原始的方式来处理废弃的秸秆,这不仅浪费了生物质资源更造成了极大的环境污染。本文以四川省新都区为例,分析了秸秆综合利用存在的困境,由此提出了秸秆处理中转站这一概念,强调了秸秆处理中转站在秸秆综合利用中所处的关键地位。  相似文献   
9.
为了探索环四川盆地区域内地质公园空间分布的影响因素,以及量化研究各影响因素对地质公园空间分布的影响程度,基于环四川盆地2000—2019年的地质公园数据,采用地理统计的方法研究该区域地质公园的时空分布特征。研究表明:环四川盆地的地质公园空间分布表现为两个特征:(1)在2005—2019年间,环四川盆地地质公园的空间分布类型为离散分布,总体具有“东多西少”的分散分布状态。(2)在时间变化上呈现出明显的阶段特征,即2005—2010年为空间分布较为分散的缓慢发展期和2010—2019年为多核形成的快速发展期。在此基础上,结合地理探测器模型和Pearson相关系数法进一步量化研究地质公园空间分布的影响机制。(3)各影响因子的影响强度大小依次为:年降水量>高程值>土壤类型>地质环境分区>公路里程>人均GDP>地貌类型。(4)各影响因子的相关性大小排序为:年降水量、人均GDP和公路里程数对地质公园的建设与发展有促进作用,高程值与地质公园的发展存在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