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45篇 |
免费 | 10篇 |
专业分类
财政金融 | 3篇 |
工业经济 | 1篇 |
计划管理 | 23篇 |
经济学 | 54篇 |
综合类 | 9篇 |
旅游经济 | 2篇 |
贸易经济 | 2篇 |
农业经济 | 40篇 |
经济概况 | 21篇 |
出版年
2025年 | 4篇 |
2024年 | 6篇 |
2023年 | 6篇 |
2022年 | 7篇 |
2021年 | 3篇 |
2020年 | 10篇 |
2019年 | 2篇 |
2018年 | 4篇 |
2016年 | 1篇 |
2015年 | 2篇 |
2014年 | 6篇 |
2013年 | 5篇 |
2012年 | 3篇 |
2011年 | 9篇 |
2010年 | 9篇 |
2009年 | 8篇 |
2008年 | 10篇 |
2007年 | 7篇 |
2006年 | 8篇 |
2005年 | 8篇 |
2003年 | 5篇 |
2002年 | 6篇 |
2001年 | 8篇 |
2000年 | 3篇 |
1999年 | 4篇 |
1998年 | 1篇 |
1997年 | 3篇 |
1996年 | 1篇 |
1994年 | 2篇 |
1993年 | 1篇 |
1991年 | 1篇 |
1989年 | 1篇 |
1988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赵崔莉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08,(2):85-91
晚清当涂官圩水灾频仍、圩规修改频繁、圩区乡董无力举赈.种种迹象表明昔日盛极一时的官圩在逐渐走向衰落.本文将从自然环境、人地关系、圩区管理、世风日下、社会形势、战乱破坏等方面,多角度探求其衰落原因. 相似文献
2.
关于制约我国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地利用对其他资源的开发利用以及社会经济活动的空间布局等具有重要的定位功能,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实现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前提和基础。与世界各国相比,我国的人地关系更为严峻。 相似文献
3.
凌世新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1989,10(1):54-55
江苏省土地总面积为10.24万平方公里(折合15360万亩)。仅大于浙江、宁夏、台湾和海南四省,居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中的第26位。由于幅员小、人口多,社会经济相对发达,在土地利用结构、耕地消长和人地关系变化方面都有其显著的个性和特点。 相似文献
4.
5.
华南沿海地区人地关系态势与调控机理——以雷州半岛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口与耕地的关系是人地关系的基础。近 2 0年 ,非农产业及城镇化快速发展导致华南沿海地区农业用地迅速递减。 2 1世纪初 ,中国城镇化进入加速发展期 ,若缺乏科学的人口再生产与土地调控机制 ,华南地区快速转型过程中的人地关系矛盾将直接制约区域持续发展目标与进程 ,届时我国传统的热作基地也将不复存在。通过雷州半岛人口与耕地及人地比率变动态势的案例分析 ,探讨了华南沿海地区人地互动协调机制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调控对策。 相似文献
6.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补偿问题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的补偿问题,即如何对那些生态环境建设的直接效应的受损者与受益者之间进行公平性调控,亦即受益者对受损者如何进行补偿的问题,可以有多种不同的研究角度。其中之一为地理学理论视界。本文运用地理学的研究核心“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的思想分析了区域生态环境的补偿问题,得出了生态环境的建设地域应该得到多元补偿和应该以生态环境建设产业或企业为主体来运作多元补偿的资本的结论。 相似文献
7.
8.
天人合一在中国哲学思想中占有重要地位,其中许多思想对我们今天的实践仍具有指导意义。低碳旅游是一种以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在旅游过程中尽量减少碳排放的绿色旅游,其核心是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符合天人合一中的整体思想、民胞物与、与天地参、顺应自然思想,而这些思想也能指导低碳旅游的实践。 相似文献
9.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是践行生态文明的重要组成,也是“两山”转换的关键。虽然已有多种将生态产品内在价值转化为经济效益的途径,但缺乏对支撑生态产品合理化定价的环境伦理、生态学和经济学理论的系统化梳理和反思。文章梳理了生态价值概念随着人类对自然从顺应、利用到重视的变化过程,阐述了理论的升级和价值观的转变,重点探讨了生态产品定价的两个重要争议:(1)定价是否属于“人类中心主义”的范畴;(2)市场化定价可能会对生态价值观产生怎样的冲击。研究发现:在既关注了生态产品为人类提供的“直接价值”,又以充分保护和重视其“内在价值”为目的范式下,生态产品市场化定价已脱离了纯粹的人类中心主义;但将生态产品融入资本市场后,仍需要警惕可能出现的价值观担忧,以及重视生态产品与其他产品相比的非线性、不可逆、产权特殊等属性,还要平衡好生态产品使用价值和非使用价值的关系等。 相似文献
10.
喀斯特环境与贫困类型划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贵州省为主的南方喀斯特山地地区是我国五大典型脆弱生态区和最贫困的地区之一,其脆弱的喀斯特环境与贫困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相关性。本文以人地关系理论为基础,分析喀斯特环境与贫困的关系,并根据与贫困关系密切的喀斯特环境问题,把喀斯特环境的贫困类型划分为:喀斯特石漠化、水资源缺乏、自然保护与生存冲突、环境污染、自然灾害贫困型。同时,在环境的背景下提出解决贫困的对策:调整产业结构、倡导以环境保护为导向的扶贫工作、建立和完善环境补偿机制、加强社区对环境的监测和多部门的共同合作。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