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6763篇
  免费   2598篇
  国内免费   1099篇
财政金融   62354篇
工业经济   19383篇
计划管理   83059篇
经济学   77265篇
综合类   22528篇
运输经济   3598篇
旅游经济   633篇
贸易经济   84537篇
农业经济   43658篇
经济概况   101218篇
信息产业经济   765篇
邮电经济   1462篇
  2024年   45篇
  2023年   3553篇
  2022年   2718篇
  2021年   3631篇
  2020年   5839篇
  2019年   5692篇
  2018年   2066篇
  2017年   5081篇
  2016年   6666篇
  2015年   10624篇
  2014年   28310篇
  2013年   26493篇
  2012年   34013篇
  2011年   37787篇
  2010年   35456篇
  2009年   39352篇
  2008年   39137篇
  2007年   30436篇
  2006年   28178篇
  2005年   28183篇
  2004年   20079篇
  2003年   21399篇
  2002年   14306篇
  2001年   13119篇
  2000年   12601篇
  1999年   5389篇
  1998年   5403篇
  1997年   6369篇
  1996年   6022篇
  1995年   3676篇
  1994年   2889篇
  1993年   2274篇
  1992年   2538篇
  1991年   3400篇
  1990年   3295篇
  1989年   2816篇
  1988年   407篇
  1987年   348篇
  1986年   287篇
  1985年   252篇
  1984年   120篇
  1983年   78篇
  1982年   15篇
  1981年   23篇
  1980年   63篇
  1979年   11篇
  1958年   3篇
  1900年   18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数字化转型与企业价值——基于文本分析方法的经验证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基于中国上市企业2007-2019年数据,借助爬虫技术归集企业年报中的"数字化转型"关键词,实证检验数字化转型对企业价值的影响及其渠道机制.研究发现,数字化转型能够显著提升企业的价值水平.异质性检验结果发现,企业数字化转型对于"国有企业-非国有企业"的价值水平都具有显著的正向驱动作用,但对于非国有企业而言,这种促进作用更为明显;企业数字化转型对"高科技企业-非高科技企业"的价值都具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对于其中的高科技企业而言,这种促进作用更为明显.从渠道机制检验来看,企业数字化转型能够有效提升技术创新能力、增强要素配置水平并对风险具有更强的可控力,这些因素的改善,都有助于企业价值水平的增加.  相似文献   
2.
本文基于2008—2018年非枢纽城市上市企业的面板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模型考察高铁开通对非枢纽城市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高铁开通提高了非枢纽城市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促进了其高质量发展.分组回归结果显示,高铁开通对非枢纽城市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积极影响主要体现在中部地区企业、劳动密集型企业、民营企业以及二线和三线非枢纽城市企业,而对东部和西部地区企业以及国有企业的影响不显著,对资源密集型企业以及一线非枢纽城市企业有显著的抑制作用.本文从微观企业层面拓展了高铁建设的经济后果研究,丰富了非枢纽城市企业高质量发展研究的文献,对高铁建设的规划布局及其经济分布效应分析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3.
基于"北京大学数字普惠金融指数(2011-2018)"数据,文章综合运用空间自相关检验、Dagum基尼系数分解、核密度估计和Markov链等分析工具,多视角分析了我国数字普惠金融发展的地区差异及动态演变.研究表明:数字普惠金融呈现逐年上升趋势,具有明显的异质性和空间集聚特征;区域间差异是数字普惠金融总体差异的主要来源;全国和三大区域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总体呈现向右移动趋势;各发展状态较为稳定,且彼此之间的流动性较低,呈渐进式动态演进.据此,研究从市场和政府联合调控、实施差异化发展策略及统筹区域间和区域内发展等方面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基于2005—2018年中国内地285个地级市数据,对城市科技人才集聚与全要素生产率(简称“TFP”)进行测度分析,实证考察科技人才集聚对TFP的影响。结果表明:①城市科技人才集聚与TFP空间分异特征显著,但二者具有较强的时空一致性,即科技人才集聚特征显著的城市,其TFP也相对稳定;②城市科技人才集聚对TFP的影响呈倒U型,但研究期内大多数城市仍处于集聚效应占主导阶段,科技人才集聚通过提升城市技术进步水平促进TFP增长,而科技人才集聚对技术效率的影响呈倒U型;③不同类型城市科技人才集聚对其TFP影响的异质性显著,且适宜集聚区间也存在差异。省会城市及一、二线城市等优势特征显著的城市所能承受的科技人才集聚规模上限更高,有利于通过释放集聚红利促进TFP增长,而非省会城市、三线及以下城市等则拐点值较低。  相似文献   
5.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理论与实践探索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研究的基本命题.目前,农村混合所有制经济的土地产权实现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面临的一个重要挑战,学术界关注较少,所遗学术纷争、疑点和空白尚多.针对初级阶段中国社会主义农村混合所有制经济的土地产权实现存在的诸多问题,在对人类所有制占有关系的沉思、百年来农地所有制及其产权实现历史逻辑的拷问、农村混合所有制经济内涵及其农地产权实现理论厘定的基础上,提出了着力优化社会主义农地占有关系、发展农地公有权和使用权两个市场、扩充农地公有占有权及处分权能、赋予农地公有单位优先流转受让权等创新性政策立法改革建议.  相似文献   
6.
数字化时代的经济运行方式呈现出数据驱动、万物互联、创新迭代的特征,数字经济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属性对创新活动产生了深刻影响。运用空间杜宾模型,对361座城市2010-2018年度数据进行实证检验。检验结果表明,数字经济发展不仅能够带动本地创新绩效提升,而且对周边城市创新绩效也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与中、西部地区相比,东部地区数字经济对创新绩效的促进作用更强,空间溢出效应也更显著。由此,建议可从挖掘数据要素价值、搭建数字化平台、推动数字技术创新等角度发展数字经济,促进本地区和周边地区创新绩效共同提升。  相似文献   
7.
沈立 《发展研究》2021,(3):68-76
优化医疗卫生资源空间配置,对提升公共卫生危机应对能力至关重要。虽然我国区域间医疗卫生资源总体配置相对均衡,但依旧存在诸多问题:一是医疗卫生资源配置与人口分布不匹配;二是部分都市圈医疗卫生资源总体不足;三是都市圈内部中心城市与非中心城市之间存在明显落差。对此,亟需加强薄弱地区的医疗卫生资源投入,推动区域间医疗卫生合作,支持远程医疗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8.
东盟不仅是世界各国对外投资的首选地,还是互联网经济发展最快的地区之一.近年来,以东南亚地区为代表的泛亚太地区积极参与数字经济合作与交流,促进投资和基础设施建设,成为推动区域内数字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虽然包括对外投资在内的世界经济活动普遍受到COVID-19影响,但东盟各国与周边国家的投资额依然显著增长,特别是与中国,这不仅显示了东盟与他国合作交流的加速,还凸显了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国家的宏观经济目标是为了实现最理想的经济效益,因此评价、对比、分析每个国家的宏观经济指标、市场因素等对国家的数字化建设和FDI效率的影响是一种可行的办法.研究表明:外部环境对其宏观经济产出具有积极影响,数字化建设与FDI效率均保持高水平.  相似文献   
9.
2020年以前,中西方宏观经济政策调节都经历了供给侧与需求侧主张的交替过程,供给侧与需求侧的政策主张并没有共存过,主要是呈现出此消彼长的态势.而在2020年后的中国,供给与需求均被关注、强调.二者之间除了具有对立性,在社会背景、科技创新和基础设施等方面也具有一致性,双方能够发挥协同作用.在国际形势复杂多变的当下,中国提出了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供需双侧发力对于新发展格局的构建具有重要意义,而政府通过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可以在供给侧和需求侧进行同时调节,使供需双侧发挥协同作用,更好地促进经济双循环体系的构建和国民经济的稳健运行.  相似文献   
10.
协作治理,是应对公共危机形成的一种新的治理形式。本文使用文本分析法考察了2020年2月末各省区市政府在本次疫情应对政策中协作治理能力的四种关键机制:促进式顶层领导、开放式参与路径、明确的协作职责、透明信息披露的运用情形及运用效果。研究结果显示,30个省区市都在运用协作治理机制抗击疫情、恢复经济。四种机制的运用存在差异,整体上沿海地区运用协作治理机制更充分。进一步的分析显示政府协作治理机制的运用显著促进了各省份疫情中第三产业的经济恢复水平,原因在于其改善了省级层面经济恢复的市场环境。本文的研究结论表明,强大的政府协作治理机制有助于社会快速有效应对公共危机,也是优化市场环境的政府治理新途径。本文为政府协作治理的机制构成与实际效果提供了重要补充,在公共危机应对的背景下发展了政府治理的理论内容,为公共危机情境下政府职能转变思路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