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3篇
  免费   32篇
  国内免费   2篇
财政金融   3篇
工业经济   4篇
计划管理   44篇
经济学   99篇
综合类   29篇
运输经济   1篇
旅游经济   4篇
贸易经济   8篇
农业经济   148篇
经济概况   47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45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过量施用化肥导致水体富营养化是造成洱海流域上游面源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调查分析农户减少化肥用量和采用有机肥的意愿有助于了解其调整施肥结构的行为。当前研究忽视了农户减少化肥施用强度和采用有机肥的意愿间的替代性,未能开展联立研究。[方法]基于洱海流域上游397个水稻种植户的问卷调查数据,通过Bivariate-Probit模型对农户减少化肥用量和采用有机肥两种意愿进行分析。[结果]年龄负向影响农户减少化肥量的意愿,农户对有机肥好处的认知正向影响其减少化肥量的意愿,农户参加农业社会化服务对其减少化肥用量和采用有机肥的意愿均产生正向影响,相比之下,对农户采用有机肥意愿的促进作用更大。[结论]引导农户参加农业社会化服务以及加强宣传和培训,提高农户对有机肥作用的认知可能是加强其减少化肥用量和增加有机肥施用量意愿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
派河为巢湖一级支流,水质差,针对派河流域开展了多项研究,产生了多项清水廊道技术,尚缺乏有效的产业化推广模式,基于此,构建了多层次、多元化清水廊道技术产业推广模式(“2S”VIP)。该模式包括组织机构、运行机制、推广模式平台、保障措施等。其中清水廊道技术推广模式平台包括综合技术信息平台、综合服务平台、产业化推广平台,以综合技术信息平台为支撑,以互联网+、大数据等为手段,综合服务平台为依托,产业化推广平台实现技术与市场的衔接。在政府的引导和监督下,通过一系列保障措施使各平台能顺利运行,达到产、学、研、用的有机融合。  相似文献   
3.
为了全面总结内蒙古自治区水权试点工作,介绍了内蒙古黄河干流跨盟市水权试点过程中强化行业监管方面的一些做法,总结了试点过程中坚持问题导向、坚持两手发力、强化节水管理、创新体制机制的一些重要经验。  相似文献   
4.
运用沉积学、岩石学等,结合钻孔资料对平庄盆地含煤岩系沉积相及聚煤规律进行了分析。根据含煤岩系各种成因标志的分析研究,识别出的沉积相类型有冲积扇相、扇三角洲相、河流相、三角洲相及湖泊相。论述了各煤系沉积相类型的空间配置及不同环境的聚煤规律。  相似文献   
5.
在全球区域经济一体化、多元化发展及可持续发展的总趋势下,如何整体开发界河流域旅游资源,以促进各个国家旅游业的发展,维护流域生态系统,不仅成为区域国际合作的主题之一,也成为各个国家关注的焦点和研究的主题。为此以"点一轴系统理论"为指导,构建以鸭绿江水旅游环境容量为前提,以鸭绿江地缘文化为主线,以丹东、集安和长白县为增长极的跨国旅游为辅轴的"系统网络"整体开发模式,旨在实现鸭绿江流域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两山"理论要求重构"经济—环境"生态,因地制宜设计生态补偿机制。以漓江流域作为研究对象,利用演化博弈理论分析不同情境下漓江流域各主体策略的演化趋势,再使用SD进一步模拟仿真,结论如下:(1)上下游地方政府实施策略概率的初始值会影响最终的稳定状态;(2)仅依靠上下游政府的相互自发监督,不能有效实施利于生态补偿的合作机制;(3)上下游都不履行义务时的惩罚应比只有一方不履行义务时的惩罚更大,上下游履行义务时的奖励应比不实现合作时的惩罚更大;(4)当中立机构监管流域水质状态时,上游提供给下游的补贴应该比下游给上游的生态补偿更少。据此提出漓江流域生态补偿机制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应用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技术构建基于GIS模型的蓄滞洪区空间数据库,对蓄滞洪区内的基础地理数据进行存储、管理,并对空间数据进行可视化和空间分析等操作;运用RS技术对蓄滞洪区内的土地利用、生态环境变化等情况进行动态监测,建立蓄滞洪区发展指标体系;探求蓄滞洪区的和谐发展模式,为蓄滞洪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The agricultural sector is commonly regarded as one of the most vulnerable to climate change. Current understanding of the impact of climate change on this sector relies on the underlying assumptions about farmers’ possible responses to weather variability, including changes in crop choice, input combinations and land management practices. Many previous analyses rely on the implicit (and restrictive) assumption that farmers operate under a fixed technology set across different states of nature. This assumption, represented through stochastic production or profit functions, is commonly made but seldom tested and may understate farmers’ responses to climate change if state‐contingent production technologies are, in reality, more flexible. The potential for farmers to adapt production technologies in response to unforeseen events is at the core of the state‐contingent approach. Advanced in Chambers and Quiggin (2000), the theory contends that producers can manage uncertainty through the allocation of productive inputs to different states of nature. In this article, we test the assumption that farmers’ observed behaviour is consistent with the state‐contingent production theory using farm‐level data from Australia. More precisely, we estimate the milk production technology for a sample of irrigated dairy farms from the southern Murray–Darling Basin over the period from 2006–2007 to 2009–2010.  相似文献   
9.
[目的]长江下游城市群作为我国重要的工农业生产基地,推进其农业产业结构的发展,探究影响农业产业结构的因素,对该区域甚至全国均有一定的应用参考价值。[方法]文章通过文献调查法对长江下流城市群进行理论研究,选取上海、南京、杭州、苏州及无锡等5个城市为研究对象,针对农业产业结构进行实证分析,进而采用分析比较法研究长江下流城市群农业产业结构的影响因素。[结果]上述5个城市农业产业结构在社会生产力水平、社会发展水平、社会需求、国家政策与导向以及农业设施、农业科学技术等因素的影响下不断变化发展。[结论]调整及优化长江下游城市群农业产业结构使其达到最佳合理状态,应基于影响其发展变化因素,影响因素为一个综合体,包括社会生产力水平、社会发展水平、社会需求、国家政策与导向以及农业基础设施和农业科技水平等。  相似文献   
10.
以行政区划为单元的水环境管理体制是造成太湖流域水污染加剧的重要原因之一。排污权交易制度是污染治理的有效手段,水环境的治理应该以流域为单元,充分利用市场机制配置水资源,构建覆盖整个流域的排污权交易市场。本文从法规政策、监测技术、市场潜力和试点经验等方面分析了太湖流域实施排污权交易的有利条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由排污权交易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组成的流域排污权交易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