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浙江省山林权属争议初步研究——山林权属争议研究之一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山林权属争议是林区生产建设中的老大难问题。作者通过对浙江省山林权属争议案件的调查分析,系统总结了山林权属争议的种类,详细分析了产生山林权属争议的原因,并积极探索在形势下调处山林权属争议的途径和措施,以期减少和及时调处山林权属争议,保障林区正常生产建设秩序和社会的稳定。 相似文献
2.
珠江三角洲耕地数量变化及其可持续利用对策 --以南海市为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刘毅华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03,(2):34-36
同珠江三角洲的其它城镇一样,改革开放以来南海市的耕地数量变化虽然存在一定的时间与区域差异,但基本上是以耕地数量锐减为特征。南海市耕地数量的减少,形式上是农业结构调整、居民点与工矿建设占用等,但实际上有其更深层次的、多方面的原因,分析表明是受到了多种自然、社会与经济因子共同作用的结果;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提出了南海市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研究目的:对中国频繁暴发土地冲突的经济原因、社会经济原因、人口原因、行政原因和法律原因做全面分析。研究方法:文献法,演绎法,归纳法。研究结果:经济、人口、行政、法律等原因是中国频繁暴发土地冲突事件的真正原因。研究结论:根据土地冲突事件频繁暴发的原因,制定科学的防范、缓解和化解中国土地冲突事件的方案,已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4.
黑土生态系统脆弱性成因与修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孟凯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05,(2):66-67
黑土生态系统脆弱性成因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自然因素是水土流失发生发展的潜在条件,人为因素对水土流失的发生发展起了促进和加速作用;遵循生物种群与环境相适应原则,对不同地貌类型导致生物生态分异,生物种群必须与地貌格局相一致;将黑土脆弱区分为3个生态系统进行生态修复。 相似文献
5.
农村地区水体污染已经成为新农村建设中必须直面的一个突出问题。该研究以2008年对湖北省农村水体污染现状专题调研为基础,在介绍了湖北农村水环境污染现状、成因的同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措施,为农村水体污染治理提供依据,这对农村生态环境治理和新农村建设无疑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历史时期淮北地区涝灾原因探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历史时期淮北地区频生涝灾,严重影响了当地人民的生产和生活。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方面:淮河中下游河床比降小、北岸支流流域面积大和支流曲系不发达等地理因素;特殊气候原因而形成雨期集中;黄河长期泛淮、湖泊、河流、植被变化和治河等原因所致的生态环境恶化。人类的某些活动加剧了生态环境的恶化。 相似文献
7.
福建省沿海地区脆弱生态环境特征和调控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黄民生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02,(4):45-47
沿海地区是地质、地貌、气候、水文、生物、植被等自然要素激烈变化、人类经济活动最活跃地区,因此也是生态环境比较脆弱地区,人调导致暴雨、洪涝、台风、旱灾、风暴潮等自然灾害频繁发生;工业污染、农业污染、生活垃圾污染严重;植被严重破坏,水土流失加剧,从地理位置、地貌、人口增长、经济过快发展、植被破坏等方面分析了脆弱生态环境的形成原因;提出调控措施。 相似文献
8.
科学经营森林必须实施森林经营方案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论述了当前我国森林经营中所存在4大主要问题。指出了问题存在的根本原因。提出了从加强森林经营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提升森林经营方案的法律地位等5方面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浙江森林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森林生物多样性丰富,但森林生物多样性资源利用与保护的协调存在许多问题。原因在于:人类中心论的观念、保护的“外部性”特点、国家宏观调控能力和财力不足、经济利益驱动。因此,必须从理念、法规、制度、方法、手段等各层面上改进,加强各保护环节的工作,才能使森林生物多样性得到更有效的保护。 相似文献
10.
长江流域粮食的台阶增长与波动成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49~ 1996长江流域粮食总产量增长了 3倍多,实现了 4个台阶的跨越。但也伴随着 13次波动徘徊.其成因是全国宏观经济政策环境和农村生产关系的变迁、长江流域耕地面积的递减、粮食价格的导引联动和长江流域生态环境质量的下降。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