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80篇
  免费   81篇
  国内免费   35篇
财政金融   105篇
工业经济   84篇
计划管理   314篇
经济学   305篇
综合类   205篇
运输经济   26篇
旅游经济   32篇
贸易经济   149篇
农业经济   299篇
经济概况   177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37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43篇
  2016年   46篇
  2015年   48篇
  2014年   95篇
  2013年   110篇
  2012年   123篇
  2011年   155篇
  2010年   107篇
  2009年   73篇
  2008年   123篇
  2007年   142篇
  2006年   123篇
  2005年   94篇
  2004年   67篇
  2003年   62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35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现代经济中,金融在资源配置方面发挥的作用明显不足,出现严重的资源浪费和供需错配现象,加剧了中小企业面临的融资难问题.本文从供应链金融的内涵切入,建立以利益相关者为主体的融资量化模型,利用多阶段博弈理论对企业不同模式下的成本收益进行检验,结果表明:供应链金融在实现上、下游各利益相关者个体的最优化的同时,也可有效促使供应链整体的利益最大化、实现高效运作和价值增值,全面实现链上企业间的资源共享、互利共赢.  相似文献   
2.
本文采用文献法和比较法,对中国耕作制度的历史演变进行梳理和总结,探讨当前中国实行耕地轮作休耕制度的现实背景,归纳轮作休耕国家试点和地方试验的做法,分析传统耕作制度对轮作休耕的经验意义,提出完善轮作休耕制度的思路。研究发现:(1)中国主要经历了撂荒耕作、休闲耕作、连作耕作和复种轮作4种耕作制度,形成了精耕细作的土地用养结合模式及相关的一整套技术措施。(2)目前高度集约化的复种轮作制使耕地产能严重透支,耕地总体健康状况堪忧。(3)中国实行轮作休耕可从传统的用地养地模式中汲取经验,但并非简单的复制。(4)实行轮作休耕制度需要综合考虑国内外制度基础和政策环境,需要在区域操作模式、技术路径、时空配置等方面进行完善。  相似文献   
3.
我国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在法理上存在明显的法律冲突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地方如何因地制宜完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介绍福建省在完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方面的一些具体做法,如下游补上游的创新,超前的分级保护,补偿类别的细分。对这些做法进行法律评价:下游补上游是市县政府履行一部分补偿基金筹集职责的好办法;比国家早四年多提出对公益林的保护分三个等级;分析存在的不足,如没有补偿标准的增长机制,补偿标准大幅落后于相邻省份;模仿中央财政管护补偿的模式,使得征用补偿落空;国有公益林得到了不应得的征用补偿(即产权损失补偿);没有专门的公益林补偿管理机构;公益林补偿基金管理办法的位阶不合法。  相似文献   
4.
天津市美丽乡村建设模式及效益评价体系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美丽乡村”建设是全面推进现代化农业发展,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归纳天津市“美丽乡村”建设模式,构建效益评价体系,并对乡村建设效益进行评价,以期为实现该市乡村建设奋斗目标提供理论参考。[方法]通过调研天津市乡村发展现状,在归纳总结该市乡村建设模式的基础上,采用层次分析法和综合加权法,从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3个层面构建了美丽乡村建设效益评价体系,并对“美丽乡村”建设项目实施前和2016年的建设效益进行评价。[结果](1)天津市乡村建设模式可分为4种类型,分别为休闲旅游、文化传承、高效农业和环境整治型,涌现出了一批各具特色的典型村落,发展较为迅速。(2)从启动美丽乡村建设项目止2016年,该市乡村建设取得了明显的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评价分值相比项目实施前分别提高了6513%、4167%和3621%,综合效益评分提高了50%。[结论]天津市美丽乡村建设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其他村庄在建设过程中,可参考已建设成型的典范,因地制宜,选择适合规划的发展模式。已建设成型的村庄发展空间还很大,仍需不断缩短城乡差距,推动美丽乡村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5.
音乐节作为一种舶来品,在我国得到了迅速的发展。音乐节不仅为举办城市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也成为提升城市形象的一种重要手段。论文对连续成功举办八届的“咪豆音乐节”进行分析,探讨户外音乐节的经济效益以及对举办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希望为我国其他城市举办音乐节提供可行路径。  相似文献   
6.
从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和生态保护3个维度出发,构建资源型城市均衡发展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多指标综合评价法测算2010—2018年可再生资源型城市(伊春市)和不可再生资源型城市(大庆市)的均衡发展效益。结果表明:伊春市和大庆市在经济增长、产业结构调整、固定资产投资、人均可支配收入、人力资源水平等方面存在显著差距;2010—2018年,大庆市的均衡发展效益整体优于伊春市,尤其是经济发展层面和生态保护层面与伊春市存在较大差距;伊春市依托林业生态工程的长期投入在社会发展层面的均衡效益优于大庆市,但大庆市在改善贫困、提升地区医疗保障水平、构筑多层社保体系等方面表现突出,值得伊春市学习借鉴。最后,围绕产业转型、民生改善、生态建设等方面对伊春市均衡发展提出若干建议及思考。  相似文献   
7.
论文调查分析了近年来热度较高的跨境社交媒体平台以及相关使用数据,利用相关性分析方法分析了多个平台的数据,在此过程中发现了各平台间具有相当高的互惠性,并运用互惠比例和推广方式适配度模型完成了对跨境社交平台的运行模式以及推广方式的对比分析,最终研究得出跨境社交媒体平台的产品推广模式。  相似文献   
8.
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was to investigate the interactions between perceived benefits and risks of outsourcing and outsourcing adoption from the hoteliers’ perspective. Data were collected from 123 hotels in Egypt using a list of 32 hotel activities. Results revealed that managers’ perceived benefits of outsourcing had a direct positive effect on the current level of outsourcing, while indirect effects on the desired level of outsourcing. Interestingly, results confirmed the mediating role of current outsourcing between managers’ perceived benefits and the desired outsourcing. However, the perceived risks of outsourcing had a nonsignificant moderating effect. The findings provide implications for both theory and practice.  相似文献   
9.
当前,合作社异化已成为阻碍合作社进一步发展的痛点,其中"合作制"下社员剩余索取权和控制权的丧失是矛盾核心,因而探求其改进方式对合作社长远发展、实现乡村振兴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效率与公平衡量维度,通过对MGL合作社这一典型案例进行剖析发现,有效的合作社在治理结构和利益分配上具备"合伙人制"特征,并且基本契合不完全契约理论有关能够有效解决契约双方信息不对称以及剩余索取权、控制权被少数社员占有的论述。对此,应充分重视合伙人制在合作社发展中的内在有效性,弱化其是否具有规范的外在形式。  相似文献   
10.
Orangutans are projected to become critically endangered or extinct this century if humans continue to destroy their habitat. Threats include legal and illegal clearcutting of rain forests to establish palm oil plantations, climate change, and transnational organized crime. This study examines how self-benefit and other benefit appeals, knowledge of threats, concern about habitat loss, and liking orangutans are associated with (a) intent to protect habitat due to licit threats and crimes against wildlife, and (b) seeking information to save habitat. Upon entry to a zoo, 251 (118 men, 128 women, and 5 unknown) persons viewed posters highlighting the benefits of habitat conservation to self or others and completed a survey. Concern, threat knowledge, liking, and self-benefit and other benefit appeals accounted for 28% of the variance associated with intent to take action to protect the habitat. Integrating social influence principles into zoo displays and addressing barriers that prevent conservation behavior are discussed. The ideas in this paper are relevant to many primates and endangered speci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