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95篇
  免费   428篇
  国内免费   56篇
财政金融   98篇
工业经济   119篇
计划管理   532篇
经济学   978篇
综合类   227篇
运输经济   25篇
旅游经济   111篇
贸易经济   299篇
农业经济   841篇
经济概况   349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33篇
  2022年   176篇
  2021年   193篇
  2020年   245篇
  2019年   179篇
  2018年   138篇
  2017年   165篇
  2016年   143篇
  2015年   156篇
  2014年   176篇
  2013年   278篇
  2012年   277篇
  2011年   263篇
  2010年   192篇
  2009年   139篇
  2008年   152篇
  2007年   133篇
  2006年   124篇
  2005年   71篇
  2004年   67篇
  2003年   41篇
  2002年   36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目的]粮食安全的根本是在耕地,关键在于耕地质量。目前新增耕地主要源于土地开发项目、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土地复垦项目等,这些新增耕地需要对其开展耕地质量等别评定工作,了解新增耕地的质量状况,分析其空间特征,这对落实国家耕地保护制度、开展农村土地整治工作等具有重要作用。[方法]文章以南方典型丘陵区域——江西省宜春市作为研究区域,在新增耕地质量评价的基础上,运用地统计学、景观生态学、Arcgis空间分析技术和典型相关分析方法,研究宜春市新增耕地质量的空间特征,掌握耕地质量等别的分布规律,了解耕地质量的影响因素,为制定合理的耕地资源利用与保护政策提供依据。[结果](1)Moran′s I值结果表明宜春市2014年新增耕地利用质量在空间分布上的空间自相关性最强,而耕地自然质量空间自相关性最弱。(2)景观破碎度指数结果表明优、高等别的新增耕地质量破碎度大于中、低等别的; 多样性指数结果表明新增耕地质量多样性指数比较大; 优势度指数结果表明新增耕地质量等别优势度指数比较小,与多样性指数结果相呼应; 均匀度指数结果表明,新增耕地质量等别均匀度指数相差不大,新增耕地质量等别比较均匀。(3)质心结果表明2013—2014年间宜春市新增耕地质量的格局整体上是向西南方向变化。[结论]宜春市新增耕地质量不高; 新增耕地的利用水平差异性较小,自然本底状况差异较大; 新增耕地质量等别类型多,各质量等别类型耕地均有增加,耕地质量参差不齐,较高等地的新增耕地相对低等地而言更破碎化; 新增耕地的开发格局向着西南方向移动; 该研究为南方丘陵区的新增耕地保护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Haze pollution has become a new threat to China's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but it may be that local government behaviour can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pollutants. A dynamic spatial autoregressive (SAR) model is used to stud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ocal government competition and haze pollution. To further explore the indirect impact of factor market distortion on haze pollution and control potential endogeneity problems, a newly developed intermediary effect model that incorporat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generalized method of moments (GMM) is utilized to explore how factor market distortion indirectly affects haze pollution. The research results show that regional haze pollution in China is characterized by significant spatial correlation, and local government competition has a positive impact on haze pollution; that is, local government competition exacerbates haze pollution. In general, local government competition not only directly leads to an increase in haze pollution but also further intensifies it by distorting the local factor market, and the intermediary role of factor market distortion is approximately 7.04%. The results of the regional inspection found that competition among local governments in the eastern region did not lead to haze pollution, and distortion of the factor market did not exist as an intermediary effect. However, both direct and intermediary effects are significant in the central and western regions. Therefore, an official performance appraisal system that includes ecological constraints should be established to guide the benign transformation of local government competition, and an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mechanism must be developed for joint prevention and control to reduce haze pollution. In addition, the free flow of factors and marketization are equally important.  相似文献   
3.
我国省域农业隐含碳排放及其驱动因素时空动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我国区域农业发展模式由于气候、环境的不同存在较大的差异,而目前针对农业隐含碳的时空动态研究较为缺乏,导致对于区域减排目标的设定缺乏全面的考虑,无法实现农业碳减排的效率性和公平性。因此,有必要分析农业隐含碳排放在不同省域的特征并分析其驱动因素,为制定体现地区间公平性且有效率的碳减排政策提供依据。[方法]文章利用2002年、2007年和2012年3年的投入产出表估算我国各省(市、区)农业隐含碳排放量,根据Kaya恒等关系将其分解为经济规模、经济结构、一般农业技术进步和低碳农业技术进步4类影响因素,并利用LMDI分解分析法对这4类影响因素的驱动力进行了分析。[结果]2002—2012年我国大部分地区农业隐含碳排放量呈上升趋势,空间上呈现从西到东、从南到北逐渐增加的分布规律,经济规模效应在各省份均呈正向驱动,且在经济发展较为迅速、经济增长后劲较强的地区驱动效应逐渐增强;经济结构效应在大部分省份呈负向驱动,且在重型工业的聚集区域负向效应逐渐增强;一般农业技术因素正向驱动区域逐渐扩散,且在农业大省正向驱动效应逐渐增强;低碳农业技术进步因素在东部发达地区负向的驱动效应较强,在西部驱动效应较弱。[结论]在未来的农业减排政策制定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产业结构、农业生产等特点。  相似文献   
4.
马楠  吴玥 《科技和产业》2021,21(3):252-256
采用灰熔点测定、SEM-EDS分析、FTIR分析和XRD分析,研究甘蔗渣灰成分中不同氧化物CaO、MgO、Fe2 O3对甘蔗渣灰熔融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甘蔗渣灰中CaO和Fe2 O3的加入使甘蔗渣灰熔点降低,M gO的加入使甘蔗渣灰熔点小幅提升;CaO的加入形成了多种碳酸盐以晶体形式存在,碳酸盐之间形成低温共熔物,使灰熔点下降;MgO的加入虽然生成了多种碳酸盐相互之间会形成低温共熔现象,但由于部分MgO仍以简单的金属化合物的形式存在未参与反应,使得灰熔点有小幅提高;Fe2 O3的加入形成低温共熔物硅酸盐,但尖晶石的存在使灰熔点变化不明显.甘蔗渣灰熔点低的主要原因是新硅酸盐类和新碳酸盐类物质的生成,使其灰熔点提高可从硅酸盐类和碳酸盐类物质的减少或者高熔点物质生成量增加两个角度进行考虑.  相似文献   
5.
文章通过数据包络模型测算2013-2018年我国31个省的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剖析其时空分布演进特征,在测算结果基础上构建空间杜宾模型,探讨农业科技创新对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空间溢出效应。研究发现:2013-2018年全国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空间分异与集聚特征明显;本省农业科技创新显著促进了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而其辐射作用阻碍了周边省的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研究结果对于深化完善农业科技创新机制、提升农业科技教育水平、创新农业科技推广模式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记得住乡愁”是乡村旅游和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本文基于居民和游客视角,以苏南传统村落为案例地,探讨乡愁的时间特征。结果表明:(1)乡愁主体方面:相对暂居村落的外来人口,三代以上的世代居民对家乡乡愁情感更加强烈;出生在1950—1959和1960—1978年间的这两代游客较多成长在乡村,乡愁文化感知相对更高;离开家乡在外工作生活时间越长的游客在传统村落旅游时,其乡愁情感和乡愁记忆比起未离开家乡或离开家乡较短的人更加强烈。(2)乡愁触点方面:触发居民和游客乡愁的季节集中在秋天和冬天,天气集中在下雨和落雪时,时辰集中在深夜和傍晚时,节庆集中在春节、中秋节、清明节和家乡特有节日,假日主要集中在周末、寒假和“十一”国庆假期。(3)乡愁记忆方面:主客乡愁记忆都主要集中在童年,其次是青少年,最后是成年和老年;游客产生乡愁的频率比居民频率相对高。(4)乡愁载体回忆顺序:主客乡愁载体都会提到“家”和“乡”相关场所和空间,其回忆的顺序是家人、家、家乡和国家。文章最后总结了乡愁旅游开发的启示。  相似文献   
7.
[目的]后危机时代是目前我国各地区经济发展面对的一个巨大变量,也是近年来区域经济发展关注的焦点话题。[方法]选取福建省县域经济的5项指标作为解释变量,利用探索性空间分析方法和地理加权回归模型,对2010—2015年福建省县域经济格局及其驱动机制进行探讨。[结果](1)总体上看,福建省经济空间格局变化较小,呈现东南高西北低的态势,重心向福州、莆田地区转移,省内发展均质化与极化现象并存;(2)产业结构调整与城镇化水平提升主导省内经济重心在东西方向上的移动,两者的空间格局具有相似性;(3)创新投入与金融零售业的变化主导了经济重心南北向的移动,其与各市县的经济基础和产业调整政策密切相关。[结论]在后危机时代福建省需根据市场特征推进区域协同发展、实现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区域共同富裕; 地方经济政策应与自身经济发展特征相适应,实现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对个性化的江西省乡村旅游区的空间分布进行研究,并对个性化的红色旅游资源进行评价,以期对乡村旅游的发展提供新的思考路径,建立具有个性化的乡村旅游体系。[方法]运用GIS102操作平台对江西省119个红色乡村旅游区的空间分布情况进行研究,通过计算最临近点指数、地理集中指数和核密度计算分析其空间分布特征。以资源要素价值、开发价值和社会效益组成评价层,下分14个指标,对江西省红色旅游资源进行评价研究。[结果](1)江西省红色旅游区分布类型为集聚型,分布不均衡; (2)在评价准则层中,旅游资源要素价值权重最大,为0647 9,其次为社会效应,权重为0229 9,开发条件权重最低,为0122 2; (3)指标层权重排名前三位的依次为资源完整性、教育性和组织管理,权重值分别为0162 0,0116 5和0111 7。[结论]江西省乡村红色旅游区数量较多,但整体呈集聚型分布特点; 旅游资源要素价值权重最高,且整体资源禀赋较强,社会带动效应明显,具有极强的开发价值。  相似文献   
9.
为了提高煤田地震勘探的精度,提出了煤矿地震数据动态解释的思路,并通过Qt编程开发了地震资料动态解释软件系统.该系统包括矿井多元数据综合管理、三维地震资料解释、解释成果编辑、三维可视化分析与地震地质成果输出等功能.工程应用表明该软件能够把煤矿三维地震勘探获得的静态勘探成果与矿井生产过程中所获得的各类地质信息相互融合,实现地震资料动态解释,实时更新地震资料解释成果,为煤矿安全高效开采提供了地质保障.  相似文献   
10.
Abstract

Global tourism growth is unprecedented. Consequently, this has elevated the sector as a key plank for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its utility is deeply embedded in political, economic and social-ecological discourse. Where the expansion of the sector leverages natural and cultural landscapes, this applies pressure to social and ecological underpinnings that if not reconciled, can become problematic. The way this plays out in Australia’s Shipwreck Coast and the wider Great Ocean Road region, especially the implications for community resilience, is the focus. Emphasis is placed on the vulnerability of peripheral coastal areas to development that withdraws from destination endowments, yet fails to provide commensurate economic yield as a suitable trade-off. This is obvious where tourism intensification has led to concerns about the breach of normative carrying capacities. Temporal overtourism driven by seasonal overcrowding is countenanced as emblematic of tourism in the Anthropocene where focus tends to be largely growth-oriented, with much less attention given to bolstering social-ecological resilience, especially community resilience. At stake is the resilience of regional areas and their communities, who in the absence of garnering commensurate economic returns from tourism expansion find themselves in social and ecological defici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