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1篇
经济学   2篇
综合类   1篇
贸易经济   3篇
农业经济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生猪期货作为传统生猪保险的重要创新,是保障生猪产业发展更为有效的风险管理工具,对于生猪产业的稳步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通过梳理农户参与生猪保险影响因素的文献,结合以江西省为调查对象的实地调研结果,分析得到了农户参与生猪期货意愿的影响因素.并利用ISM模型从个体特征、家庭特征等5个维度研究影响因素以及相互之间的关联.研究结果显示:年龄、对生猪期货的认知与了解程度、性别3个因素是表层直接因素;生猪养殖成本、养殖专业化程度、养殖规模等9个因素是中层间接因素;生猪市场价格波动、受教育程度、政府支持的力度和态度3个因素是深层根源因素.因此,建议生猪养殖农户应主动提高自己的专业技术水平,从事期货交易的相关公司应提高业务员素质,政府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等提高农户的参与意愿.  相似文献   
2.
基于1978年~2012年《中国统计年鉴》数据,应用消费经济学原理,借助多元回归等计量经济学方法,对城乡居民口粮消费和猪肉消费的动态变化及互动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城乡居民人均口粮消费量总体呈现先缓慢下降然后趋于平稳的状态,猪肉消费量变化的波动性大,总体呈现波浪式上升状态;农村居民的人均口粮消费量高于城镇居民的口粮消费量,而对猪肉产品的人均消费量却低于城镇居民,但城乡居民人均口粮消费和猪肉消费量的差距正在缩小;人均口粮消费与猪肉消费存在着替代效应、收入效应、价格联动效应和粮食生猪发展的梯度效应及财政政策的激励效应等.基于此,笔者提出宏观农业政策调整应关注粮食和猪肉消费需求变化、重视饲料粮的安全和正确运用政策杠杆稳定生猪生产等政策建议,以满足城乡居民日益增长的食物消费需求.  相似文献   
3.
农村公共品供给是新农村社区建设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财力不足已成为制约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瓶颈,"零税费时代"这一问题更加突出。在农村公共品供给不足的背景下,提升农户参与新农村社区公共品供给的意愿是一个有研究价值的问题。基于农户自愿供给的角度,建立了信息对称和信息不对称背景下农户参与农村社区公共品供给的博弈模型。研究表明,农户在单价段博弈中容易陷入"囚徒困境",而在无限次重复博弈过程中可以实现"帕累托"最优。应该采取典型示范、增加农村社区中社会资本的存量、发展民间组织、完善农户的需求偏好表达机制、实现多主体供给等多方面的激励机制,使农户之间的非合作博弈走向合作博弈。  相似文献   
4.
借助多元统计方法识别2000年1月~2016年12月江西省生猪价格波动的成因,选择生猪价格波动率作为警情指标,借助时差相关法,确定风险预警指标,建立BP人工神经网络模型,预警生猪价格波动的风险.结果表明,玉米价格、仔猪价格、猪肉价格、活鸡价格、豆粕价格、生产者预期和疫情为主要警情指标,其中先行性指标是仔猪价格和生产者预期,同步指标是玉米价格、猪肉价格和活鸡价格,豆粕价格和疫情是滞后指标;除个别样本点外,BP神经网络模型输出的生猪价格预警值和实际价格数据比较接近,生猪价格波动风险预警模型具有良好的预警效果.根据不同级别的风险程度提出相应对策建议,以便政府能够根据不同警情采取具有针对性的措施,使生猪生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5.
考察双创教育和大学生双创能力的耦合机制,有助于解决大学生就业难、教育资源过剩、企业创新型人才匮乏等问题。基于三螺旋理论,对江西省六所院校学生进行问卷调研,调查发现:高校学生双创能力的平均分为3.03,处于一般水平;6.6%的学生有创业的想法并采取行动,47.41%的学生有想法却不知从何下手;在双创教育和双创能力的驱动机制上,73.66%的学生认为参与双创教育对提升双创能力有重要的推动作用。最后,从政府、高校和企业三方面,提出促进双创教育与大学生双创能力耦合发展的优化路径,即政府充分发挥引力作用,企业积极加强助力作用,高校主动增强支力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生猪价格的省际空间溢出效应,并通过各省域间价格联动效应探究我国生猪价格体系的传导机制,对治理我国生猪产业区域不均衡发展问题具有重要意义。方法 文章建立空间杜宾模型探索生猪价格的空间传导特性,引入溢出效应分解分析替代品价格、成本要素对省域生猪价格的冲击效应,并运用广义预测误差分解测定省际生猪价格关联水平及方向。结果 (1)我国生猪价格波动具有显著空间相关性和异质性,其空间集聚特征随时间推移愈发显著,产业布局呈现“高—高南部簇拥,低—低东向西扩”的空间演变特征。(2)省内替代品价格、成本要素对生猪价格波动的影响显著但作用力度有限,省际溢出效应是生猪价格发生空间传导的主导因素。(3)鸡肉价格与省内、省外的生猪价格存在密切正向关联;牛肉价格波动推动本省生猪价格同步波动;豆粕价格波动对本省或邻省生猪价格均起到正向推动作用;玉米价格变化引起本省或邻省生猪价格的负向变化。(4)辽宁、河北、吉林、河南等省的正向净关联度较大,属于波动“主导者”或“发动者”;上海、广西、重庆等省市的负净关联度较大,隶属价格波动的“接收者”;江苏、湖南、福建等省市的关联度和全国平均关联度持平,在价格波动传导体系中属于波动“中介者”。结论 有关部门应针对不同省域在生猪价格传导体系中所发挥职能的不同,分级管控生猪价格,同时促进地方畜牧业经济发展,不断优化我国生猪养殖产业区域布局。  相似文献   
7.
笔者基于2000年1月~2013年6月的数据,运用多元逐步回归方法识别出我国农产品价格波动的显著影响因素,然后用通径分析方法研究了国际农产品价格、通货膨胀等因素对我国农产品价格的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结果表明,货币供应量和通货膨胀是影响国内农产品价格波动的主导因子,它们不仅直接影响大,且其他因素也主要是通过它们来间接影响农产品价格;国际农产品价格和农业生产成本的影响次之;国际石油价格的直接作用很小,但它通过通货膨胀和农业生产成本的间接影响很大;城镇居民收入的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8.
生猪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及自身的“弱质性”决定了国家对生猪产业发展的原则是“市场主导、政府调控”,而国家对生猪产业宏观调控的有效性取决于用科学的方法 对生猪价格进行预测。研究得出:随机森林价格预测模型中的两个最优参数ntree、mtry的值分别为450和4,随机森林模型预测的残差平方和0.72,拟合优度为98.25%,说明拟合效果较好;在特征选取上,综合平均下降精度和平均下降基尼系数的排序结果,得出影响生猪价格因素最重要的两个变量是去皮带骨猪肉和仔猪价格;随机森林模型和BP神经网络模型对价格的预测对比发现:随机森林模型中均方误差和平均绝对误差分别为0.0231和0.408,BP神经网络模型中均方误差和平均绝对误差为0.0828和0.71,随机森林在生猪价格预测方面预测精度更优。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