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7篇
计划管理   3篇
经济学   1篇
经济概况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建立全国统一的信贷征信体系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根据近六年来银行信贷登记咨询系统建设和个人征信试点建设的实践经验,在充分借鉴发达国家征信建设成功经验的基础上,试图探索建立一个符合现代市场经济要求的全国统一的信贷征信体系模式,旨在通过信贷征信体系的建设促进全社会信用意识的提高,营造守信增益、失信受损的良好社会氛围。  相似文献   
2.
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也是信用经济,市场交易要靠信用关系来维系。当前,我国经济体制已经完成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融人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正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的历史时期,建立全国统一的征信体系,加快信用立法,构筑打击逃废金融债务的联防体系,巳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部门是社会信用信息最大需求方和  相似文献   
3.
4.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经济结构的转型,大众信用意识发生了深刻变化。本文结合中国人民银行海口中心支行在全省范围内开展的大众信用意识和征信知识问卷调查,分析了贷款人特征对个人贷款发展变化的影响、大众信用意识状况以及大众征信知识状况,并提出新时期开展征信宣传教育的几个途径。  相似文献   
5.
海南省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小企业是海南省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在繁荣市场、扩大就业、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已经成为推动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与此同时,一些始终困扰中小企业发展的矛盾也日益尖锐起来,资金紧张、融资困难已成为制约海南省中小企业发展的瓶颈问题。据人民银行有关调查,中小企业融资难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信息不对称,为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人民银行海口中心支行于2007年5月开始在全省开展了以创建中小企业信用档案为基础的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建设活动,截至2008年12月底,海南省金融机构已累计组织对中小企业培训及宣传1千多次,建立中小企业电子档案5千多户,提供查询1千多次;累计有上百户企业取得银行授信意向。  相似文献   
6.
现代市场经济是建立在法制基础上的信用经济,高度发达的信用体系在防范金融风险、提高市场资源配置效率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从一些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的经验看,一般都建立起比较完善的社会信用制度,而发展中国家也开始着手建立本国的社会信用体系,文章通过学习借鉴世界上其他征信国家的先进做法和经验,探讨适合我国征信市场建设的发展模式,以促进我国征信市场的又好又快地发展。  相似文献   
7.
邢越  伦祖炜 《海南金融》2004,(11):32-34
数据库质量是银行信贷登记咨询系统建设成败的关键。几年来,人民银行海口中心支行始终把提高数据库质量作为系统建设的首要工作来抓,严把五关,勇于探索,创造了“三维核对”“关联搜索”等经验和做法,系统数据库质量不断提高,预警服务作用日益显现,系统为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构筑了一道坚实屏障,也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夯实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本文在分析当前基层公共机构节能减排工作存在难点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十一五"规划有关节能减排的要求,从完善节能减排管理体系,加强能源消耗统计,采用节能新技术,推广合同能源管理和加强节能减排宣传五个方面提出基层公共机构促进节能减排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伦祖炜 《时代金融》2012,(35):90-91
良好的社会信用是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重要保障。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海南要加快国际旅游岛建设,构建良好的区域信用体系就成了不可或缺的"顶层设计"要求。本文从国家信用体系建设的总体安排和海南信用体系建设的主导力量着眼考虑,提出了"地方政府牵头、人民银行主导、部门联席配合"的海南国际旅游岛信用体系的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0.
李唐超  伦祖炜 《海南金融》2007,(11):63-65,69
当前我国征信市场建设的一个突出问题是社会征信机构定位不清、边界不明,加上认识上的分歧,严重影响了征信法规、政策的制定.为此,笔者从国内征信机构类型和经营模式研究入手,通过学习借鉴世界上其它征信国家的先进做法和经验,探讨如何加强对我国征信业的监督管理,促进我国征信市场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