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16篇
综合类   1篇
经济概况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7篇
  2000年   2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从1998年开始,中国为了防止亚洲金融危机的冲击,实行了积极的财政政策。据统计,从1998年至2001年底,我国政府累计发行国债5100亿元,带动了1万亿元以上的银行配套资金,完成了一大批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工程项目的投资和建设。作为—项应急性的短期政策措施,扩张性财政政策的实施确实对国民经济保持适度快速增长起到了重要的拉动作用。但是积极的财政政策作为一项短期的宏观政策措施不可能长期实行下去;正如财政部长项怀诚在2002年早些时候所指出的:“积极的财政政策一定要逐步淡出,没有一个国家的政府、也没有—个国家的财政部长能够长期地执行积极的财政政策而不出问题。”那么,在积极的财政政策淡出后,货币政策应如何调整呢?  相似文献   
2.
3.
中小金融机构市场退出的方式:收购或兼并,行政关闭和撤销,破产清算。市场退出应把握的原则:法律严肃性原则,稳定性原则,市场性原则,协调配合性原则,自愿性原则,多并购少破产原则。中小金融机构市场退出应注意:建立中小金融机构预警机制;通过建立存款保险体系、完善法制、对退出准确全面界定,确保退出平稳。  相似文献   
4.
5.
侯正芳 《济南金融》2005,(10):21-22
市场经济条件下,金融资源配置的市场性导向越来越明显,信贷资金的流向与流量的大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金融生态环境的优劣;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是打造“资金洼地”的基本条件;当前,需要发挥“四个作用”着力改善金融生态、打造“资金洼地”,促进区域经济金融的协调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侯正芳 《济南金融》2002,(11):11-13
积极的财政政策淡出后,货币政策需做进一步的松动,才能支撑国民经济适度增长。所以,本文认为,今后一段时期,我国货币政策应做以下改进:一是进一步改进和灵活应用货币政策工具;二是改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提高货币政策的有效性;三是依法加强金融监管,为货币政策的顺利实施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7.
从边缘管理的新视角分析征信管理工作中交叉、衔接部位易出现的协调障碍问题:1.与社会各界的协调障碍问题;2与银监局的协调障碍问题;3.与金融系统的协调障碍问题;4.人民银行内部的协调障碍问题。  相似文献   
8.
金融开放与货币政策宏观调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作为WTO的新成员,我国将履行金融开放的承诺,金融开放后将对我国的货币政策产生深刻影响,本文分析了金融开放给货币政策带来的问题,提出了完善货币政策框架的设想。  相似文献   
9.
10.
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地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起到十分积极的作用,正视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建立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政策支持体系。金融服务体系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