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2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商品经济的存在是商业信用的基础,而商业信用在一定的情况下又是商品经济往来的媒介。如果适当利用商业信用,对社会主义经济发展会超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1.适当利用商业信用,可以节约部分信贷资金。市场商品供不应求的情况,有时是由于生产资金不足造成的,要扩大这一商品的再生产,满足市场的需要量,就必须先安排一部分资金投入生产,如果在信贷资金偏紧的情况下,适当利用商业信用,采取预付货款或部分预付货款的办法,吸取一部分资金,就可以代替部分信贷资金的投放,把节约的部分信贷资金,用于支持生产的发展。 2.适当利用商业信用,有利于积压商品的处理。商晶供过于求时,商品积压就会增多,如果适当利用商业信用,采取赊销或代销的方式,把一些积压的商品转化为市场上供应的商品,对销售单位来讲,可以在先垫付资金的情况下扩大一些销售,获得一定的利  相似文献   
2.
傅义林  叶望居 《金融研究》1980,(S1):349-354
社会主义社会有没有、存在不存在"经济危机"、"通货膨胀"?这个问题,经济学界正在讨论。我们认为经济危机就是买和卖的分离。有商品生产,就有卖买分离的可能性,也就孕育着发生经济危机的可能性。社会主义社会有商品生产,因此也有发生经济危机的可能性。同时,社会主义社会还保留货币交换,货币的五种职能仍然存在,当货币发行量超过商品可供量的时候,也会发生通货膨胀。从我国建国三十年来的实践证明。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