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2篇
经济学   6篇
经济概况   2篇
  2009年   9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我国四大国有控股商业银行当前的信贷模式主要借鉴美国商业银行的做法,以客户信用评级为切入点,实行单个分支机构对单个客户的经营。它对四大行来讲,实际上是扬短避长。四大行应当立足现代市场特点,充分利用机构网点和客户多的优势,重构信贷模式,才能实现信贷业务的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2.
自从美国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各界人士一直没有停止对其原因的探究。目前,国内外大多将原因集中在美国金融机构过度创新、华尔街的贪婪、监管饥构失职等方面。但是,这种分析无法解释美国金融机构为什么会过度创新、华尔街为什么会贪婪、监管机构为什么会失职。其实,更为深层的原因是美国金融机构的人力资源管理没有跟上经济发展的步伐。  相似文献   
3.
自去年11月中央实行积极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货币政策以来,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的信贷投放出现了井喷式增长,去年后两个月新增1.2万亿元,占去年全年新增量的25%;今年前5个月新增5.83万亿元,是去年全年新增投放量的1.2倍。巨量的新增信贷一直备受争议,监管部门、商业银行、专家学者和新闻媒体的意见莫衷一是,观点纷纭。  相似文献   
4.
我国四大国有控股商业银行当前的信贷模式主要是以客户信用评级为切入点,实行单个分支机构对单个客户的经营,这种模式实际上是扬短避长。四大行应当立足现代市场经济特点,充分利用自身机构网点和客户多的优势,重构信贷模式,才能实现信贷业务快速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5.
我国商业银行支持经济结构调整的信贷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结构调整是我国今后一段时期经济工作的重点。结构调整需要商业银行有效地信贷支持,但是,目前我国商业银行信贷管理的经营导向、经营模式、奖惩制度还不尽适应这一要求.因此,研究商业银行支持经济结构调整的信贷策略问题就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商业银行必须加快战略转向,模式完善,奖惩改进,机构调整,信贷业务拓展。  相似文献   
6.
刘关新 《经济师》2009,(8):195-196
有效的内部控制是确保我国商业银行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但是,我国商业银行目前顺应COSO框架构建的内部控制并不足以满足全面管理的需要。正确的做法是。顺应全面风险管理,对COSO框架进一步完善,拓宽其外延,构建更为有效的内部控制体系。  相似文献   
7.
自去年11月中央实行积极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货币政策以来,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的信贷投放出现了井喷式增长,去年后两个月新增1.2万亿元,占去年全年新增量的25%;今年前5个月新增5.83万亿元,是去年全年新增投放量的1.2倍.巨量的新增信贷一直备受争议,监管部门、商业银行、专家学者和新闻媒体的意见莫衷一是,观点纷纭.  相似文献   
8.
实施中心城市行业务优先发展战略已基本成为建设银行各级管理层的共识,但是,伴随我国金融业改革开放的进程的加快,实施这一战略将不仅只是面临着其他国有银的挑战,不断进入的外资银行和数量不断增加的国内新兴商业银行也都将把注意力聚焦在中心城市,行业、客户选择也会大致相似,全新的营销机制,有效的激励措施和高效的资金运作能力,将弥补其资金规模的不足,形成对建设银行中心城市行业务优先发展战略的极大威胁。建设银行为了确保这一战略的实施,必须培育有效的战略实施能力。  相似文献   
9.
我国四大国有控股商业银行当前的信贷模式主要是以客户信用评级为切入点,实行单个分支机构对单个客户的经营,这种模式实际上是扬短避长.四大行应当立足现代市场经济特点,充分利用自身机构网点和客户多的优势,重构信贷模式,才能实现信贷业务快速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0.
刘关新 《经济师》2009,(9):212-212,214
目前关于国际金融危机原因的探究很多,但都不足以解释危机的爆发。文章认为,引发金融危机的根源在于美国金融机构视人力资源为成本、过于偏重当期绩效和注重物质激励的人力资源政蓑,并对这一政策引发金融危机的机理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了我国金融机构应当采取的人力资源管理政策。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