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4篇
  1990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1.
当前,乡镇企业发展的资金供求矛盾很突出,企业一出现资金周转困难,就埋怨银行紧缩银根.到底是银行紧缩银根出现企业资金困难?还是企业资金管理混乱造成本身生产资金困难?或是两者均有呢?笔者最近到木乐镇调查了四个乡镇企业:木乐康连皮件厂(村属联户办性质).该厂一九八一年初办时,由六户农民投资24000元,村委投资2000元办起来的,五年来分别产值为7.4万元、15.4万元、24.2万元、32.3万元和45.5万元.五年共实现利润27万多元.该厂实行投资分成所得收入,大部借用来扩大投资和增加投资户办法来扩大再生产资金.现在投资户33户,投资额10.68万元,比初办时增长四点一倍.去年底贷款余额3万元.检查物资保证,材料库存7.3万元,待结算资金和产成品7.24万元,现金及存款1万元,合计15.54万元,几年来生产正常发展,贷款不增加,资金周转灵活,年生产周期为三点三次.  相似文献   
2.
农业银行信贷计划管理,实行“统一计划,划分资金,实贷实存,相互融通”的新体制,它的核心是“实贷实存”.意图在于促使专业银行充满生机,调节自如,提高效率;有利于全国信贷规模的控制,有利于调节货币流通.从现行的管理措施和方法上还不适应,存在着总的活、具体“死”的上实下虚弊病.  相似文献   
3.
我国银行信贷管理手段长期疲软,影响了贷款效益的提高,抑制了信贷职能作用的发挥。改革十年来,虽然在银行体制、信贷管理机制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但是仍然偏重于内部管理方面,忽略了外部管理和外部环境的改革。其表现在:一是银行信贷政策约束软化。企业与银行不是同心协力,共同求是贷款的最佳效益。而是不把贷款政策当回事,我行我素,信贷监督实际上失去了应有的权威。以致出现多种挤占  相似文献   
4.
本文所讲的信用,是指有借有还,到期归还而言。一、三十年农业信贷信用差的根本原因过去,造成农业贷款放多收少,信用差的根本原因:一是银行内部实行统存统贷的指标管理制度。年初上级行层层下达指标;基层行根据指标多时多放,少时少放。二是历次运动的瞎指挥贷款把思想搞乱。如合作化运动时发放贫农合作基金贷款,大跃进时期大搞“卫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