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1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近年来,我国的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发展迅速,各种新型金融产品层出不穷。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现代信息技术正影响着我们生活的金融模式,不仅拓宽了传统金融行业的销售渠道。更是为消费者带来了便利与实惠。本文通过分析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金融行业的冲击,解读互联网金融的优势,对其风险监控措施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贷款人可以利用家庭的支付数据来推断他们的信誉。当家庭重视隐私时,他们就会在保护隐私和信贷条件之间做出权衡。本文研究了引入更具信息入侵性的数字支付工具是如何对家庭的现金使用、信贷获取和福利产生影响,以及私人和社会最优是如何分化的。新技术正在从根本上改变支付和信贷提供的方式,并为数据垄断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空间。技术垄断者控制着新支付方式的入侵性,操纵家庭和寡头垄断银行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以获取比自己放贷更有利可图的数据合同。自由放任的均衡需要一种比最优状态更具入侵性的数字支付工具,为监管提供窗口。本刊编译此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工作论文,以期为读者带来启示。  相似文献   
3.
本文使用信用卡数据来评估货币政策对消费者支出的影响。与传统的消费者支出数据相比,信用卡数据具备两个关键优势:按日提供高频数据,按支出类别和用户特征进行分类。这提高了货币传导的识别能力,能更精确地描述传导滞后的特征。研究发现,短期利率相比中期利率对消费支出的冲击要快得多;同时还存在货币政策效果的显著不对称,利率上调(紧缩货币政策)会强烈抑制消费支出,尤其再加上股价下跌,加息的收缩效应会更加明显;相反,利率下调(宽松货币政策),同时股价上升,信用卡支出往往会适度增加。最后,文章利用信用卡数据的分类来研究货币政策在不同支出类别和用户特征之间的异质性影响。本刊编译此篇国际清算银行(BIS)的论文,以期为读者带来相关领域的启发。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